25公分罕見巨大胃間質瘤 腹腔鏡下全摘除未新增疤痕
4年前,剛剛四十歲的蔡阿姨在一次體檢中查出胃底部有一個直徑不足一公分的間質瘤。當地醫生考慮到蔡阿姨患有多囊肝多囊腎且此前已有過兩次腹部手術史,而蔡阿姨這顆腫瘤體積尚小,故建議她定期復查即可,暫未做處理。
此后半年,這顆腫瘤在她的體內一直很是“乖巧”沒有任何異樣,蔡阿姨便連復查也放在了腦后。
誰知到了今年10月份,蔡阿姨開始出現胃痛和嚴重貧血癥狀,到醫院做了胃鏡和超聲內鏡后才發現,胃內出兩處大潰瘍出血,曾經那顆小小的間質瘤已被“養”成直徑足足25公分的“龐然大物”,且瘤體破裂同時伴有腹腔內出血。
腹腔鏡下全摘除,保留脾臟還未新增疤痕
這可嚇壞了蔡阿姨,經熟人介紹轉診到暨南大學附屬第一醫院胃腸外科找到龔瑾教授,龔博士在了解蔡阿姨的情況之后又為她安排了進一步的詳細檢查,才發現情況比想象的更糟,這顆25公分的罕見巨大胃間質瘤已累及到蔡阿姨的胰腺和脾門血管。
這時,擺在龔主任面前的是一個兩難的選擇:一邊是選擇常規開放術式,但卻需要聯合切除蔡阿姨的部分胰腺和脾臟;另一邊選擇腹腔鏡下胃巨大間質瘤切除,但因腫瘤體積巨大和胰腺及脾門血管關系密切而手術難度很高,對外科醫生來說是個挑戰。
權衡之下,為了蔡阿姨術后能夠有個高質量的生活,龔博士最終決定為蔡阿姨選擇后一個方案——行腹腔鏡下保留胰腺和脾臟的胃巨大間質瘤完整切除術式。
經過手術團隊的努力,整臺手術非常順利地完成,不僅按計劃保留了胰腺體尾部和脾臟,還未新增手術疤痕。這又是如何做到的呢?原來手術前龔主任了解到蔡阿姨此前有過2次腹部手術經歷,便考慮將切除的腫瘤從原有手術切口處取出,最大限度減少對患者術后生活的影響。術后按照加速康復的理念,病人恢復非常順利,第二天恢復飲食,第六天順利出院并口服針對胃腸間質瘤的靶向藥物治療。
專家:特定人群需定期胃鏡
龔博士說,由于胃間質瘤的發病癥狀初期較為不明顯,因此很容易被公眾所忽視。往往是出現強烈胃痛、胃脹氣等胃部癥狀時才后知后覺到醫院檢查,但此時可能已經像蔡阿姨這般處在比較嚴重的情況。
所以,一般情況下,有胃腸疾病家族史、年齡在40周歲以上、大便潛血陽性或是胃部長期不適(胃脹氣、補充癥狀)的人群一定要定期到醫院進行胃鏡或超聲內鏡檢查,規避風險。
專家介紹:
龔瑾,主任醫師、醫學博士、碩士研究生導師、美國匹茲堡大學醫學中心(UPMC)訪問學者。胃腸外科副主任、天河區人民醫院副院長、普外一黨支部書記。診治胃、結直腸和肛門疾病;甲狀腺、腹壁疝疾病。擅長消化道腫瘤的腹腔鏡微創手術,對胃癌、結直腸癌的綜合治療有豐富的臨床經驗,對處理消化道出血、重癥胰腺炎和重癥膽管炎等普外科危重癥具有獨到之處。
家庭醫生在線(www.zpeb.net)原創內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違者必究,內容合作請聯系:020-37617238
(責任編輯:詹遠 通訊員:王雪)
相關文章推薦
合作醫生
相關問答
專家答疑
16 個月寶寶拉肚子怎么辦?
2024-10-21小孩口臭便秘該如何處理
2024-10-21七個月嬰兒不吃飯應如何處理
2024-10-21急急!拉肚子是什么原因,怎么應對?
2024-10-21望江縣治療胃病哪家醫院比較好
2024-10-21寶寶排便異常的原因及應對方法有哪些?
2024-10-21腸易激綜合征的定義及相關特征是什么
2024-10-21三月嬰兒拉肚子應如何處理
2024-10-21
熱門文章
幽門螺桿菌的克星,詳解治療方案與效果
2024-10-18胃潰瘍和十二指腸潰瘍有什么區別?
2024-10-11中藥幽門螺旋桿菌 它的效果是怎么樣的呢?
2024-10-09幽門螺旋桿菌什么意思 應該怎樣去預防它的感染呢?
2024-10-08切脾手術后遺癥:預防與應對策略
2024-09-26治療幽門螺旋桿菌 應該怎樣去治療呢?
2024-09-18食道炎患者必看,快速康復的藥物選擇
2024-09-13八旬老人罹患胃底巨大腫物 內鏡微創手術成功剝離
2024-09-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