炎癥性腸病研究又有新突破 不安全性行為是重要誘因之一
炎癥性腸病,是近年來消化道疾病領域的熱點話題,在美國紐約布法羅兒童醫院平均每周就有1位兒童因炎癥性腸病致死,而再把視野聚焦到中國廣州地區,僅廣州中山大學附屬六院每年都有超過100臺炎癥性腸病手術。
近日,家庭醫生在線從中山大學附屬第六醫院獲悉,該院蘭平教授和朱立新副研究員參與了關于炎癥性腸病病理機制的一項國際突破性研究,其結果表明,不安全性行為很有可能亦是炎癥性腸病的一大誘因。這一發現成果已被美國炎癥性腸病雜志(美國克羅恩病和結腸炎基金會官方雜志)接受,有望在將來助力業界發展出更富有針對性的治療策略。
克羅恩病和潰瘍性結腸炎發病器官和組織的分布差異
克羅恩病以及潰瘍性結腸炎結腸粘膜代謝通路的變化
新研究有望實現“對癥下藥”,助力“精準打擊”
炎癥性腸病包括兩種疾病:克羅恩病和潰瘍性結腸炎。兩者的共同點包括:同屬胃腸道疾?。欢己湍c道菌有關;都有抗自身免疫的特征(病人的免疫系統錯把自身的蛋白看成入侵的外敵);均尚無療效明確的治療手段。
可就病理、組織分布、對一些治療手段的反應等方面而言,兩者又存在一些明顯的差異。但是,在分子病理機制層面上,業界研究此前還不明確克羅恩病和潰瘍性結腸炎的具體差異,因此,目前一般只能對這兩種病“一視同仁”,采取同樣的治療手段。
中山大學附屬第六醫院在炎癥性腸病領域一向走在國際前沿。最近由該院主導,與上海中醫藥大學脾胃病研究所、同濟大學生物信息學系,美國布法羅兒童醫院胃腸病和營養中心、以及比利時魯汶大學胃腸病轉化醫學中心合作,發起了一項關于炎癥性腸病病理機制的國際研究,在全世界率先觀察到克羅恩病和潰瘍性結腸炎在分子病理機制上的差異,有望在將來發展出對這兩種病不同的有針對性的治療策略 。
據蘭平介紹,克羅恩病人的腸道組織有更為顯著的抗病毒免疫以及抗自身免疫的特征,并且,抗病毒免疫相關基因活性和抗自身免疫相關基因活性顯示高度特異的統計相關性;另一方面,潰瘍性結腸炎病人則顯示更加顯著的抗細菌免疫的特征。
當前,在國際上頗多爭議的糞便移植治療以及益生菌治療,均經常被報導證實對潰瘍性結腸炎病人有效,但對克羅恩病人卻鮮有成功的報導記錄。這個現象也和中山六院的研究結果非常一致。
種種結果均提示,克羅恩病的治療可以更多考慮抗病毒免疫以及抗自身免疫通路上的靶點;而潰瘍性結腸炎病的治療可以更多考慮細菌感染通路上的靶點。由此,炎癥性腸病終于可以向真正的“對癥下藥”邁進,必將通過“精準打擊”為患者帶來更多福音。
世界首次發現,不安全性行為可能導致炎癥性腸病
更引人深思的是,研究結果顯示,克羅恩病人腸道的免疫反應是特異針對性病病毒的。此次研究的樣本群體主要來自歐美,研究者認為,這種性病病毒感染腸道的現象或許和歐美地區較為開放性的性行為方式有關。
不安全性行為指沒有使用避孕或是抗性病措施、或心理狀況不健康的情況下進行的性行為,由于艾滋病的肆虐而受到越來越多的關注。但也正因此,或許很多民眾都沒有意識到,不安全性行為背后其實還潛藏著很多除了艾滋病以外的巨大健康隱患。
盡管性病病毒感染腸道現象是否在亞洲國家普遍存在還有待進一步證實,但這項研究仍有其重大意義。蘭平指出,在多元化社會高速發展的今日,人們不應認為不安全性行為只會傳染性病從而放松警惕,需注意其還可能導致炎癥性腸病——這種可以致死并且多發的消化道疾病。保護自己,同時也愛護他人,世界的和平健康,需要所有人類攜手共同呵護。
專家簡介:
蘭平,二級教授,一級主任醫師,博士,博導,結直腸外科專業,中山大學首屆名醫,衛生部有突出貢獻的中青年專家,國家重點研發計劃首席科學家,南粵百杰,國務院特殊津貼獲得者。
結直腸外科臨床工作30余年,擅長結直腸腫瘤及炎癥性腸病的手術治療,尤其是對低位直腸癌的功能保護、復發性結直腸腫瘤、克羅恩病并發癥以及潰瘍性結腸炎的手術有深入研究和獨到見解。
名優專家門診:周一上午
家庭醫生在線(www.zpeb.net)原創內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違者必究,內容合作請聯系:020-37617238
(責任編輯:詹遠 通訊員:簡文楊、李饒堯)
相關文章推薦
合作醫生
相關問答
專家答疑
飲用荔枝水有何益處
2024-10-21嬰兒不完全性腸阻塞致肚脹消化不良怎樣
2024-10-21八步區治療胃病哪家醫院比較好
2024-10-21寶寶吃飯存在諸多問題如何解決
2024-10-21克羅恩病應選用哪些藥物治療?
2024-10-21孩子得了腸炎應如何處理
2024-10-21寶寶便秘近一個月該如何應對
2024-10-21寶寶腸胃不適的原因及應對方法有哪些?
2024-10-21
熱門文章
幽門螺桿菌的克星,詳解治療方案與效果
2024-10-18胃潰瘍和十二指腸潰瘍有什么區別?
2024-10-11中藥幽門螺旋桿菌 它的效果是怎么樣的呢?
2024-10-09幽門螺旋桿菌什么意思 應該怎樣去預防它的感染呢?
2024-10-08切脾手術后遺癥:預防與應對策略
2024-09-26治療幽門螺旋桿菌 應該怎樣去治療呢?
2024-09-18食道炎患者必看,快速康復的藥物選擇
2024-09-13八旬老人罹患胃底巨大腫物 內鏡微創手術成功剝離
2024-09-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