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膽取石”手術受追捧
- 隨著微創技術的發展,以前需要開腹切膽囊,現在基本可以做微創膽囊手術,無需開刀。目前膽囊手術分為兩種,一是切除全部膽囊,另一種是“保膽取石”手術。
- 由于越來越多的患者期望保留膽囊,所謂的保膽手術受到不少患者“追捧”,但是,保膽手術真的能“高枕無憂”嗎?【閱讀全文】
膽囊結石是膽結石中的一種,由于比較常見,而且一些患者得了膽囊結石后,也沒有什么癥狀,因此,很多人并不重視這種疾病,有些患者甚至覺得不需要急著去治療,真的如此嗎?如果要治療,一定要手術治療嗎?中山大學孫逸仙紀念醫院肝膽胰外科陳汝福教授,在接受家庭醫生在線采訪時,對膽囊結石的相關知識都作了詳細的解答。【閱讀全文】
廣東省抗癌協會胰腺癌專業委員會主委。從事普外科臨床工作30多年,在肝膽胰脾疑難疾病的診斷和手術治療面積累了豐富的經驗。擅長復雜胰腺癌、肝膽管結石、膽管癌、肝癌、門脈高壓癥和胃腸腫瘤的手術治療;熟練應用微創技術進行胰腺癌根治切除和膽道探查等手術。近年來對胰腺癌和膽胰結合部病變的診治有較深入的研究。獲得國家自然基金3項,國家高科技計劃(863)2項,省部級課題11項;主編外科專著5部……
特長:胰腺癌的規范化根治手術和綜合治療,以及慢性胰腺炎的個體化診治。此外,還對肝癌和復雜肝膽管結石的手術及治療有深入研究。【閱讀全文】
近年來,我國患膽囊結石的人數一直在不斷上升,到底什么原因會致膽囊結石發生?哪些人群更要留意這種疾病?膽囊結石前期真的沒有任何癥狀嗎? 【閱讀全文】
陳汝福教授向家庭醫生在線編輯表示,我國患膽囊結石的人數不斷增加,其實跟我們生活方式的改變密切相關。在正常情況膽囊中是不會出現結石的,但如果膽汁內的膽固醇、膽汁酸、卵磷脂三者比例失調,使膽固醇積累過多便會形成結石。 【閱讀全文】
其一是經常高脂飲食又不愛運動,這容易導致身體發胖、體重增加,形成膽結石。其次,經常節食,尤其是不吃早餐;因為空腹會造成膽汁的分泌減少,而其中膽固醇的含量卻不變,這樣就很容易沉淀形成膽固醇結石。此外,生活壓力大、生活不規律等因素也會導致膽囊結石的發生。 【閱讀全文】
有3F特點的人群更容易患上膽囊結石,那什么是3F人群?陳汝福教授向家庭醫生在線編輯解釋,分別是大于40歲(forty)、女性(femininity)、肥胖(fat)這3類人群。女性懷孕時候,患上膽囊結石的幾率也會提高。因此,有這幾類特點的人群平時更要注重飲食和生活習慣。 【閱讀全文】
如果患了膽囊結石卻沒有什么嚴重癥狀,還需要及時治療嗎?如果不及時會不會有什么危害?膽囊結石不通過手術就無法排出,所以膽囊結石一定要通過手術治療嗎?陳汝福教授對上述問題都做了詳細的解答。 【閱讀全文】
膽囊結石到底只要藥物治療,還是需要進行手術治療?陳汝福教授向家庭醫生在線編輯解釋,其實這個很難下定論,需要具體病情具體分析。
對于一些沒有明顯癥狀,又是比較年輕的病人,一般主張藥物治療,如果不舒服可以先吃藥物,基本上定期觀察就可以。相反,如果此前出現過黃疸、急性胰腺炎,或者有反復右上腹疼痛的患者,特別是老年、合并糖尿病的患者,一旦懷疑有癌變,還是主張盡快手術治療。
此外,膽囊結石大小、形狀不同,病情也有所不同。我們一般認為一些小的膽囊結石不危險,事實上可能剛好相反:小的結石更容易掉到膽管里面,引起膽管炎,或者卡住膽囊管,引起急性膽囊炎,反而更需要引起重視。如果是像泥沙一樣的結石,往往引起的癥狀相對較少;如果是2公分以上、較大的結石,則最好盡早做手術治療。【閱讀全文】
對此,陳汝福教授表示:膽囊切除后,對患者生活并沒有太大影響。膽囊切除手術后的三個月內,少數患者會出現消化不良的癥狀,但只需通過飲食調整,必要時加上口服藥物,調節好胃腸道即可。三個月后,胃腸道就會慢慢恢復,不影響患者的正常生活。當然,在日常生活中,患者還是盡量避免吃生冷、過于油膩的東西,適當控制煙酒,保持良好的生活習慣,就基本不會出現問題。【閱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