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角風”的病因與簡單識別
小兒癲癇俗稱“羊角風”,是小兒時期常見的一種病因復雜的、反復發作的神經系統綜合癥。由陣發的暫時性腦功能紊亂所致。分為原發性和繼發性兩種,臨床表現為反復發作的肌肉抽搐和意識障礙。那么小兒癲癇的病因有什么呢?下面小編就給您一一介紹。
1、年齡:年齡對癲癇的發病率、發作類型、小兒癲癇病的起因和預后均有影響。癲癇的初發年齡60%~80%在20歲以前。新生兒正常呈移動性部分性發作,6個月到5歲熱性驚厥多見。
2、遺傳:經譜系、雙生子及腦電圖研究和流行病學調查等,充分證明原發性癲癇有遺傳性,有的是單基因遺傳,有的是多基因遺傳,但不一定都有臨床發作。
3、內分泌改變:性腺功能改變對癲癇有一定影響。全身強直-陣發攣性發作及部分性發作常在月經初潮期發病,有的在經前或經期發作加頻或加劇。
4、覺醒與睡眠周期:有些全身強直-陣攣性發作患者多在晨醒后及傍晚時發作,稱覺醒癲癇;有的則多在睡入后和覺醒前發作,稱睡眠癲癇;覺醒及睡眠時均有發作者稱不定期癲癇。后者多為癥狀性癲癇。
那么面對小兒癲癇,父母如何識別呢?
1、多灶性陣攣性驚厥。這種驚厥是游走性的,沒有固定順序,發作中陣攣性運動迅速地從這一肢體轉移到另一肢體,或從身體一側轉到另一側,長時間的局灶性陣攣運動在其他部位開始前只限于一個肢體或同側的上下肢。
2、微小發作。與其他類型相比較,癥狀表現以頭面部表現為主,無肢體強直或陣攣,抽搐微弱而局限,發作時運動現象輕微??杀憩F為眼球偏斜或上翻、呼吸暫停、眼瞼抽動、面部肌肉抽搐、有吸吮吞咽動作、口唇顫動、瞳孔散大、有時伴有異常的哭聲或流口水,也可同時伴有肢體的踏車、跨步、游泳等動作。
3、新生兒驚厥多為癥狀性,常見于產傷、中樞神經系統感染、顱內出血、缺血缺氧性腦病、先天代謝異常、腦發育畸形等。此類疾病原發者比較少見,易留有后遺癥,病死率較高,只有少數新生兒驚厥屬于特定的癲癇綜合征。
4、強直性驚厥。表現為全身的伸展和僵硬,伴雙眼向上斜視、呼吸暫停,少數呈全身性強直發作。這種型以早產兒較為多見,常提示有器質性腦損害。
5、局灶性陣攣性驚厥。這種驚厥開始起于單側肢體或一側面部,并可擴展到同側其他部位。一般無意識障礙,發作時的腦電圖描記可在中央溝附近查到一側局限性高幅尖波,并可能擴展到同側半球的鄰近區域或對側。輕微的局限性發作有時不能辨認,如一側肢體或指的輕微顫動或強直,肢體的奇特動作,如雙下肢的踩踏板樣動作、上肢的擺鐘樣動作等。
(責任編輯:寧果容 )
相關文章推薦
合作醫生
相關問答
專家答疑
感冒發燒的成因與治療方法是什么?
2024-10-24哪里治療小兒麻痹癥比較好
2024-10-24鹽酸氟桂利嗪膠囊有何作用?
2024-10-24爺爺老年癡呆如孩童,吃什么藥有效?
2024-10-24某種藥物對多夢有無治療效果?
2024-10-24最近失眠常半夜醒來,能否用藥治療?
2024-10-24來月經期間能否服用復方棗仁膠囊及注意
2024-10-24通天口服液對偏頭痛是否有效?
2024-10-24
熱門文章
癲癇發作如何做好應急處理?
2024-10-14女性癲癇會遺傳嗎?專業解析與探討
2024-07-16癲癇治療新進展:科學探索與個性化方案并重
2024-07-12什么是原發性癲癇?
2024-07-10羊角風是否會遺傳?深入解析與預防策略
2024-05-28小伙被怪異行為困擾17年 原來竟是癲癇
2024-01-12哪些是癲癇的癥狀?會引發什么并發癥呢?
2020-11-19癲癇通常有哪些癥狀?應該如何檢查?
2020-1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