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童癲癇兒時癥狀不一 小兒癲癇該如何護理
小兒癲癇在我們生活中并不是罕見的,很多患兒都倍受癲癇病的困擾。患上小兒癲癇病以后,不僅對孩子的健康成長造成嚴重影響,還給患兒的家庭帶來沉重負擔。因此,家長們要警惕孩子患上癲癇,做好相應的預防措施。
兒童癲癇主要癥狀
一、新生兒及嬰兒時期
1、大田原綜合征:出生數天至3個月內起病,強直性痙攣,每天2~40次,發作時間短暫。
2、早發性肌陣攣腦病:多發病于出生幾天內,全身性或游走性肌陣攣,精神運動發育遲滯。
3、嬰兒痙攣:3個月~1歲起病,頻繁抽筋,多出現在覺醒后。
4、嬰兒良性肌陣攣癲癇:多1~2歲發病,全身肌陣攣發作,常有驚厥或癲癇家族史。
5、嬰兒嚴重肌陣攣癲癇:發病高峰期在出生5個月后。發病前發育正常,熱性驚厥、肌陣攣發作和不典型失神發作是最常見的發作類型,隨著病程進展,出現進行性精神運動發育遲滯。
二、幼兒及兒童時期
1、Lennox-Gastaut綜合征:多發于3~8歲,患兒智能發育遲滯,發作形式多樣且頻繁。
2、肌陣攣-站立不能性癲癇(Doose):以肌陣攣-站立不能為特征、跌倒,多有遺傳因素。
3、獲得性癲癇性失語(Landau-Kleffner):兒童期發病,以獲得性語言功能衰退、失語,聽覺失認為特征,多伴有行為和心理障礙。大約80%的病例伴有癲癇發作。
4、伴慢波睡眠期持續棘慢波的癲癇(ECSWS):多在3~10歲發病,有認知功能障礙。
5、良性癲癇伴中央顳區棘波:兒童最常見癲癇類型之一,多在5~10歲發病,多睡眠中發作。
6、兒童良性枕葉癲癇:視覺癥狀包括黑矇、閃光、視幻覺,頭痛、頭眼偏轉,繼發癲癇。
7、失神癲癇:兒童最常見癲癇類型之一,典型失神發作,每日可有多次發作,有遺傳傾向。
8、肌陣攣失神癲癇:肌肉快速收縮;多有遺傳,出生數月至青春前期都可發病,7歲高峰。
9、Rasmussen綜合征:多起病1~15歲,突出癥狀為難以控制的癲癇發作,易出現持續狀態,發作頻繁。主要影響一側大腦半球,伴有難治性癲癇,并導致嚴重神經精神缺陷。
三、青少年時期
1、少年失神癲癇:動作中止,凝視,叫子不應,通常持續5~20秒,可伴有輕微運動癥狀。
2、少年肌陣攣癲癇:快速短暫、觸電樣肌肉收縮,常成簇發生,遍及全身或限于某肌群。
3、全面強直-陣攣發作:意識喪失、跌倒、眼球上翻、尖叫、肌肉收縮、大小便失禁等。
小兒癲癇該如何護理
1、堅持服藥
癲癇病的治療是離不開抗癲癇藥物的控制的,療程相當長,因此藥物需要長期服用,家長在進行護理的時候不能擅自停止服藥,有些家長舍不得孩子,沒有經過醫生的同意自行調整孩子的用藥,反而使孩子的癲癇更加嚴重。
2、作息規律
科學地調整孩子的生活作息。孩子被確診患上癲癇之后,家長要合理為他們安排好學習的時間,同時又要保證小孩有充足的睡眠,注意勞逸結合。
3、均衡飲食
不要吃太多的東西,喝太多的水,反倒會增加孩子的身體負擔。在護理的時候,避免患兒暴飲暴食,飲食要有限制,不給孩子吃過于辛辣的東西,不要喝咖啡、濃茶等刺激飲品。
4、仔細看護
不將孩子單獨留在家里,也不讓他獨自外出,以免發生安全事故。不讓孩子做高強度運動,以免因運動太劇烈引發癲癇發作。孩子病情發作的時候,不適合立即給孩子吃藥、喝水和吃東西,不要用強力試圖喚醒或阻止孩子的抽搐,以免發生骨折、拉傷等意外。
5、小心監督
一旦發現異常情況,立即送往醫院接受救治。先要在思想上樹立起孩子戰勝疾病的信心,同時對患兒的癥狀仔細觀察,詳細記錄,定期帶孩子去醫院接受檢查,到正規系統找專業的醫生進行治療。
(責任編輯:付子顏 )
相關文章推薦
合作醫生
相關問答
專家答疑
雙氯芬酸鈉腸溶片的功效主治有哪些?
2024-10-24生命一號能與安神補腦液同服嗎
2024-10-24靈芝膠囊能治療哪些病癥?
2024-10-24腰酸且無法勃起是何原因
2024-10-24每天發作厲害,此藥對病情有無幫助?
2024-10-24經常失眠腦袋不適,能買到安眠藥嗎
2024-10-24坐骨神經痛應先買藥還是先去醫院檢查?
2024-10-24麻痹性臂叢神經炎是怎樣的一種疾病
2024-10-24
熱門文章
癲癇發作如何做好應急處理?
2024-10-14女性癲癇會遺傳嗎?專業解析與探討
2024-07-16癲癇治療新進展:科學探索與個性化方案并重
2024-07-12什么是原發性癲癇?
2024-07-10羊角風是否會遺傳?深入解析與預防策略
2024-05-28小伙被怪異行為困擾17年 原來竟是癲癇
2024-01-12哪些是癲癇的癥狀?會引發什么并發癥呢?
2020-11-19癲癇通常有哪些癥狀?應該如何檢查?
2020-1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