癲癇是場持久戰 半途而廢易復發
癲癇是一種由多種病因引起的慢性腦部疾病,以腦神經元過度放電導致反復、發作性和短暫性的中樞神經系統功能失常為特征。癲癇在任何年齡、地區和種族的人群中都有發病,但以兒童和青少年發病率較高。癲癇的發作形式多種多樣,最常見的“全身性發作”,即俗稱的“羊癲瘋”,發病時突然倒地、意識喪失、喉中發出怪聲、口吐白沫、全身挺直繼而抽搐,數秒至數分鐘后復原。癲癇的診斷必須要由??漆t師經腦電圖和其他手段仔細檢查后做出。
據世界衛生組織(WHO)和兩大國際癲癇非政府組織國際抗癲癇聯盟(ILAE)、國際癲癇病友會(IBE)報告,全球癲癇患者約6000萬人,其中4/5在發展中國家。我國約有1,000萬癲癇患者,其中600多萬為“活動性癲癇”,即有發作的病人,而且每年還會出現40多萬新發癲癇病人。
癲癇是神經科常見疾病,而且是神經科治療效果比較好的疾病,絕非大眾中誤認的“不治之癥”。最近國際上發表的研究結果表明,新發病診斷的癲癇病人,在接受規范、合理的抗癲癇藥物治療條件下,首次發作后5年內的長期緩解率(即無發作率)約60%;其余40%則有著不同的病程模式,即20%“連續無緩解”、10%“間斷無緩解”和10%長期緩解,依是否接受正規的藥物、外科手術、神經調控和生酮飲食等治療而不同。在發展中國家,由于人們對癲癇缺乏正確認識以及醫療資源匱乏,大多數癲癇患者得不到合理有效的治療,存在很大的“治療缺口”。我國活動性癲癇患者的治療缺口(農村地區)達63%。據此估算,我國大約有400萬左右活動性癲癇患者沒有得到合理、正規的治療。
抗癲癇是場持久戰
抗癲癇藥物必須長期、不間斷、定時、定量服用,一般至少要服用 2-3 年,有時需 3-4 年甚至更長時間,直至發作已完全控制方可逐漸減藥。停藥時間一般要求在半年內逐漸少直至完成。如用苯妥英鈉0.1 克 ,每日 3 次,發作已控制,服用 2-3 年,可改服 0.1 克 ,每日 2 次;繼續若干月,如無發作方可停藥。即使服用中藥或伴發其他疾病,一般也應征得醫生同意才以改變治療方案。有時白天忘記服藥,可在晚間補足,使每日劑量保持恒定,以維持穩定有效的血藥濃度。
一般開始用量宜小,逐漸調整至既能控制發作又不產生中毒反應為宜。在休止期不要間斷服藥,不規律服藥是不能控制發作的主要原因。有學者認為完全不服藥比不規律服藥或許還要安全。
用某種藥物治療,經過一段時間觀察確認無效就需要更換藥物。更換藥物的方法有兩種:一種是 1 次劑量的新藥,另外一種方法是維持原來用的藥物,逐漸地增加新藥,以每周增加一次為宜,待兩藥合并取得效果時,可合并保持血液內藥物的有效濃度,部分患者可根據發作情況決定服藥時間和次數。
(責任編輯:付子顏 )
相關文章推薦
合作醫生
相關問答
專家答疑
雙氯芬酸鈉腸溶片的功效主治有哪些?
2024-10-24生命一號能與安神補腦液同服嗎
2024-10-24靈芝膠囊能治療哪些病癥?
2024-10-24腰酸且無法勃起是何原因
2024-10-24每天發作厲害,此藥對病情有無幫助?
2024-10-24經常失眠腦袋不適,能買到安眠藥嗎
2024-10-24坐骨神經痛應先買藥還是先去醫院檢查?
2024-10-24麻痹性臂叢神經炎是怎樣的一種疾病
2024-10-24
熱門文章
癲癇發作如何做好應急處理?
2024-10-14女性癲癇會遺傳嗎?專業解析與探討
2024-07-16癲癇治療新進展:科學探索與個性化方案并重
2024-07-12什么是原發性癲癇?
2024-07-10羊角風是否會遺傳?深入解析與預防策略
2024-05-28小伙被怪異行為困擾17年 原來竟是癲癇
2024-01-12哪些是癲癇的癥狀?會引發什么并發癥呢?
2020-11-19癲癇通常有哪些癥狀?應該如何檢查?
2020-1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