聰明孕媽 勿忘及時做“糖篩”
醫學指導:家庭醫生在線醫學委員會專家、廣東省中醫院內分泌科唐咸玉副主任醫師
受 “一個人吃兩個人補”的民間觀念影響,不少孕婦擔心營養不足,除了豐盛三餐外,還“狂吃”補品、水果、奶制品等加餐,導致營養過剩,埋下孕期肥胖和妊娠期糖尿病等隱患。 近日,家庭醫生在線進行的一項《妊娠期糖尿病預防認知調查》,以備孕期與孕期內的準媽媽為調查對象,發現31.25%參與女性不知道什么是妊娠期糖尿病,68.75%認為妊娠期糖尿病篩查(簡稱“糖篩”)并不是必須做的檢查,對妊娠期糖尿病缺乏警惕。
圖1
調查顯示:31.25%參與女性不知道什么是妊娠期糖尿病
圖2
調查顯示:68.75%認為妊娠期糖尿病篩查(簡稱“糖篩”)并不是必須做的檢查,對“糖篩”的重要性認知不足
糖篩很重要 并非可做可不做
在家庭醫生在線糖尿病頻道的咨詢貼里,不少網友也曾發表過“糖篩是否每個孕婦都必須做”的質疑。此次調查結果顯示,81.25%參與女性都不了解妊娠期糖尿病的危害,這可能是她們不重視糖篩的原因之一。家庭醫生在線醫學委員會專家、廣東省中醫院內分泌科唐咸玉副主任醫師建議有條件的孕婦都應在妊娠24-28周進行“糖篩”,以盡早檢測出是否有妊娠期糖尿病。唐主任指出,在妊娠期間首次發生或發現糖耐量減低或糖尿病稱為妊娠期糖尿病(GDM)。妊娠期糖尿病患者中可能包含了一部分妊娠前已有糖耐量減低或糖尿病,在孕期首次被診斷的患者。近年來,隨著生活條件越來越好,我國妊娠期糖尿病發病有增高趨勢。妊娠期各種因素導致的妊娠期糖尿病,很多患者可能沒有相應癥狀,查空腹血糖也屬正常,因此很容易會被忽視或漏診。然而妊娠期糖尿病對孕婦及胎兒具有多種不良影響,容易造成妊娠期高血壓疾病、感染、產道損傷、產后出血、羊水過多、巨大兒、糖尿病酮癥酸中毒、流產、早產、畸形兒、新生兒呼吸窘迫綜合癥及新生兒低血糖等,必須引起重視。
圖3
調查顯示:81.25%參與女性都不了解妊娠期糖尿病的危害,這可能是她們不重視糖篩的原因之一
再次懷孕 妊娠期糖尿病復發率高
隨著“單獨二胎”政策陸續落地,不少網友都非常關心頭胎妊娠期糖尿病,會不會對二胎產生影響。對此,唐主任指出,妊娠期糖尿病孕婦再次妊娠時,復發率高達50%左右,相當一部分妊娠期糖尿病患者更在多年內發展為2型糖尿病。為此,唐主任建議妊娠期糖尿病患者在產后三個月,可以去醫院做一個糖耐量試驗,如果檢測結果不正常,那就說明這已經不是單純的妊娠期糖尿病了,而是發展成糖尿病,需要在內分泌科醫生的指導下因人而異接受降糖治療。若糖耐量檢測結果正常,則說明糖尿病癥狀已經消失,但患者仍需定期監測血糖、定期復查,以便及早發現糖尿病。
孕期保健 水果不能當飯吃
此外,調查還發現參與女性對孕期保健存在著不少誤區,54.55%參與女性認為“水果富含維生素,多吃也沒有什么害處”,27.27%認為“孕早期不宜運動,以免流產”(見圖4)。唐主任表示,水果含有大量的糖分,吃得太多很容易升高血糖。吃水果的時間最好在兩餐之間,每次吃1~2個即可。預防妊娠期糖尿病,孕婦從飲食上要避免熱量過剩,又要照顧胎兒的營養需要,還要避免熱卡控制過于嚴格,建議一般每天可進食三頓正餐三頓副餐,每頓熱量控制在30~35千卡。至于孕期能否做運動,唐主任表示,運動是可以做的,但要先做產檢,以排除可能的風險,再根據孕婦的體質及生活習慣,確認適合哪類運動,建議孕婦每周至少進行三次有氧運動,運動強度應為低到中等,如散步、慢跑等。
圖4
調查顯示,參與女性朋友對孕期保健有著諸多認知誤區。
鑒于調查顯示18.75%參與女性都有“有妊娠期糖尿病只需控制好孕期飲食,無需再定期監測血糖”的誤區,唐主任特別強調到,妊娠期糖尿病孕婦不能忽略血糖監測,同時應定期產檢。如果血糖升高明顯,不能通過飲食及運動控制達標,應及時在專科醫生指導下予以胰島素治療,避免盲目服用口服降糖藥。
圖5
調查顯示參與女性對妊娠期糖尿病亦有著諸多的誤區,其中18.75%認為“有妊娠期糖尿病只需控制好孕期飲食,無需再定期監測血糖”,唐主任提醒妊娠期糖尿病孕婦切勿忽略定期的血糖監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