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解讀腦癱致病兇手 錯過黃金時間后患無窮
腦癱是導致兒童神經性損害和殘疾的常見疾病之一。腦癱兒的出現會給他們的家庭帶來很大的壓力,特別是在一些不發達的地區。限于醫療水平和家庭經濟水平,多數腦癱兒得不到科學的治療和正規的康復訓練,他們的病情就一直拖著,慢慢的惡化,最終甚至會出現死亡的現象。為了讓更多的人能夠了解腦癱兒,家庭醫生在線特意采訪了南方醫科大學第三附屬醫院神經外科主任劉承勇教授,劉教授給編者詳細講解了腦癱兒的癥狀病因以及治療相關的知識。
南方醫科大學第三附屬醫院神經外科主任劉承勇教授
腦癱表現隨月齡逐漸現形
兩歲左右腦癱癥狀基本定型
對于腦癱的表現劉承勇教授指出,由于腦癱患兒的臨床癥狀多變以及缺乏一個明確的診斷標準,使得腦癱的早期診斷很困難。不同年齡不同時期表現是不一樣的,剛出生的嬰兒有可能從外表看不出什么端倪,但是可以從其對外界的反應、眼神、四肢的活動這幾個方面進行判斷;如果嬰兒神經系統發育不全的話,眼神就會有些異常,眼球的活動的靈活性也跟正常的嬰兒有所不同。除此之外,腦癱的嬰兒面部表情也會出現呆滯的情況,四肢的發育可能也不是很健全,四肢的肌張力也比同齡的嬰兒增高很多。在患兒出生后4-6個月,特別是后來確定有痙攣性四肢癱或偏癱的患兒,就應高度懷疑有腦癱的可能。
在早期,大概在嬰兒半歲之前腦癱都還沒有完全的表現出來。隨著嬰兒的腦袋逐漸發育成熟,大概到了半歲左右正常的嬰兒這個時候就可以爬行了,可以自己翻身了。但是有腦癱的嬰兒跟同齡正常的小孩相比情況就差很多,腦癱兒通常這個時候還不能翻身。等腦癱兒再大點就表現為不能坐立,連爬也爬不了。劉承勇教授跟編者總結道:“不同月齡,腦癱兒的表現有不同。隨著時間推移,腦癱的癥狀會慢慢表現出來,首先表現在精神、肢體活動、大小便這幾個方面,特別是姿勢和步態不穩,肌體痙攣會逐漸表現出來。除此之外還會體現在語言方面,本來是小孩該說話的時候,腦癱兒卻不能說話,大概在兩歲左右,該表現出來的癥狀都會表現出來了。程度輕一點的腦癱會體現為單側肢體的偏癱和單側肢體的硬癱,情況嚴重一點就會出現癡呆。如果是智力發育不好,語言功能發育不好,就是俗稱的‘弱智’了。”
電離輻射或成為誘發腦癱的“元兇”
嬰兒出生前后需提防致腦癱因素
網上有報道稱電離輻射會加大腦癱兒出現的風險,對于這個觀點劉承勇教授也持有肯定的態度:“物理因素引起腦癱往往都是在胎兒發育過程中受到輻射從而導致大腦發育不全和神經系統發育遲緩而導致腦癱。有這可能性是存在的。” 由于輻射對胎兒的腦部發育是有影響的,所以一般在孕早期可以采取防輻射的措施,比如帶電子圍裙等,這至少會有一定的作用的。而特別是一些經常需要出入高輻射場所的孕媽媽對于防輻射的措施就更加需要謹慎了,比如說專門是做磁共振的,或者其他一些職業會接觸這些高輻射的。
劉承勇教授談到,腦癱的病因較復雜,是在大腦發育過程中受到多種因素作用的結果。導致腦癱兒出現的因素可以分為兩個階段,首先在胎兒時期,受到輻射及化學毒物的影響,或者受到病毒的感染等等都可能會導致腦癱兒的出現。另外,孕婦在懷孕期間生病了,錯誤的服用了一些藥物,就會導致大腦和神經系統正在發育過程中的胎兒受到影響,從而導致胎兒神經系統發育遲緩,就會出現腦癱兒。第二個容易導致腦癱兒出現的時期就是在生產的過程中,難產相對于順暢出現腦癱兒的概率高很多,難產的情況嬰兒出來的時間相對較長了,這個時候臍帶有可能繞緊嬰兒,或者出來的時候羊水栓塞了,羊水窒息了,就會導致嬰兒缺氧從而損害了嬰兒的神經系統的功能,這些都是在出生的過程中導致腦癱的原因。
如果有驚無險的度過了上述兩個危險時期也不是代表平安了,在嬰兒出生以后,如果發生病毒性感染、缺氧或者其他可以影響神經系統發育的因素都會導致腦癱的出現。因此作為孕媽媽,一定要在嬰兒出生前后都要提高警惕。
半歲到兩歲是嬰兒治療的黃金時期
錯過好時機只能“亡羊補牢”
對于腦癱的治療,很多人都會很關心。劉承勇教授也跟編者詳細的講解了這個問題:“腦癱治療的目的不是治愈而是最好地獲得功能,對于大多數患兒來說,通過正規的和合理的康復訓練來達到功能的較好狀態,越早發現,越早治療和康復,功能恢復的可能性就越大。腦癱兒的治療黃金時期就是半年到兩歲之間。因為這個時期是嬰兒大腦和神經系統發育的關鍵時期。在這個時期的腦癱兒治療,主要還是以改善腦發育為主,最普遍的方法就是對腦癱兒進行功能康復訓練,這個在很多康復中心都會有的。功能康復訓練包括肢體的訓練和語言的訓練。這個時期主要是以物理康復訓練為主。當然 腦癱有很多種類型,針對不同類型的腦癱治療方法有所差別。如果是四肢偏癱的情況,就要進行全面的康復訓練。如果是單側肢體偏癱就要通過單側肢體的訓練,比如針灸按摩、高壓氧啦甚至還有海豚治療等等,上述所說的措施都是通過外部刺激調動嬰兒大腦沉睡的神經元細胞自動修復,或者有些細胞功能不全,通過外界刺激進行反饋性治療,讓其慢慢發育起來。”
而在小孩2歲到6歲這個階段,小孩的腦細胞神經系統基本上就發育完成了。這時候只能采用一些藥物或者手術的方法進行治療。如果表現為單側肢體癱瘓,或者是脖子痙攣就可以通過藥物或者手術干預。藥物治療主要是服用可以促進神經元發育的藥物,或者是改善循環的藥物啦,另外還可以服用一些緩解肌張力痙攣的藥物。而手術手段從神經系統的角度來說就可以做神經根的切斷術,骨科關節的矯形術,肌肉的轉移,畸形的矯正等等。
劉承勇教授總結道,腦癱兒的治療黃金時期就是半年到兩歲之間。因為出生以后大腦有個發育的過程。在這之后就只能通過藥物或者手術手術來治療,這些都算是對腦癱后遺癥的處理了。對于腦癱的治療沒有最好的方法,也沒有一個絕對的標準。因為每個人的癥狀表現都是不一樣的,采用的治療方法的重點也是不一樣的,所以要綜合評估然后對癥下藥。總之,腦癱的治療康復過程是一個全社會的系統工程,早期正確合理的治療康復訓練,多數患兒恢復生活自理,有些患兒的治療結果經常會超出你的想象。
指導專家:
劉承勇,男,第一軍醫大學南方醫院神經外科博士,南方醫科大學第三附屬醫院神經外科主任,主任醫師、教授。
在南方醫科大學神經外科從事醫療、教學和科研工作30多年,在顱腦損傷、神經系統腫瘤、腦血管疾病及椎管脊髓內腫瘤等疾病的診斷和治療方面,具有扎實的理論基礎和豐富的臨床經驗,尤其是重型顱腦損傷規范化救治、神經腫瘤的顯微外科治療,特別是腦膠質瘤的綜合治療、帕金森病外科治療、癲癇微侵襲外科治療和顱腦疾病放射外科等方面具有獨特專長。獲軍隊醫療成果二等獎2項,軍隊科技進步三等獎1項。主編專著2部,如由人民衛生出版社出版《帕金森病外科治療學》對帕金森病的治療有重要指導作用。
家庭醫生在線(www.zpeb.net)原創內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違者必究,內容合作請聯系:020-37617238
(責任編輯:鄧瑩瑩 通訊員:陳曉霖)
相關文章推薦
合作醫生
相關問答
專家答疑
腦血栓患者能否服用華佗再造丸?
2024-10-24輕微腦梗患者能否長年服用倍他司汀片?
2024-10-24服用銀杏葉片和阿托伐他汀鈣的注意事項
2024-10-24腦血栓恢復期適宜服用哪些藥物?
2024-10-24復方三維亞油酸膠丸有何療效及能否預防
2024-10-24氟哌啶醇對腦梗塞引起的舞蹈癥狀是否有
2024-10-24腦絡通膠囊(邦民制藥)有何作用?
2024-10-24腦梗塞能否用消栓通絡片治療?
2024-10-24
熱門文章
經常指尖發麻,到底是哪里出了問題?
2024-10-28驚厥是什么意思?一文帶你全面了解
2024-10-28坐下來時身體不自主搖動,這是怎么回事?
2024-10-25漸凍人是什么病?一篇帶你全面了解
2024-10-17老年人癡呆如何治療?要注意以下這幾點
2024-10-17三叉神經痛無法吃飯、洗臉,3D可視化技術快速驅痛
2024-10-15中風嚴重嗎?中風發作前的征兆
2024-10-14偏執型精神分裂癥要注意鑒別和檢查
2024-1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