顱內壓增高的病理學原因
顱腔容納著腦組織、腦脊液和血液三種內容物,當兒童顱縫閉合后或成人,顱腔的容積是固定不變的,約為1400—1500ml。顱腔內的上述三種內容物,使顱內保持一定的壓力,稱為顱內壓(intracranial pressure, ICP)。由于顱內的腦脊液介于顱腔壁和腦組織之間,一般以腦脊液的靜水壓代表顱內壓力,通過側臥位腰椎穿刺或直接腦室穿刺測量來獲得該壓力數值,成人的正常顱內壓為0.7-2.0kPa (70-200mmH2O),兒童的正常顱內壓為0.5-1.0kPa (50-100mmH20)。臨床上顱內壓還可以通過采用顱內壓監護裝置,進行持續地動態觀察。
顱內壓的調節與代償
顱內壓可有小范圍的波動,它與血壓和呼吸關系密切,收縮期顱內壓略有增高,舒張期顱內壓稍下降;呼氣時壓力略增,吸氣時壓力稍降。顱內壓的調節除部分依靠顱內的靜脈血被排擠到顱外血液循環外,主要是通過腦脊液量的增減來調節。當顱內壓低于0.7kPa(70mmH20)時,腦脊液的分泌則增加,而吸收減少,使顱內腦脊液量增多,以維持正常顱內壓不變。相反,當顱內壓高于0.7kPa (70mmH2O)時,腦脊液的分泌較前減少而吸收增多,使顱內腦脊液量保持在正常范圍,以代償增加的顱內壓。另外,當顱內壓增高時,有一部分腦脊液被擠人脊髓蛛網膜下腔,也起到一定的調節顱內壓的作用。腦脊液的總量占顱腔總容積的10%,血液則依據血流量的不同約占總容積的2%-11%,一般而言允許顱內增加的臨界容積約為5%,超過此范圍,顱內壓開始增高。當顱腔內容物體積增大或顱腔容量縮減超過顱腔容積的8%-10%,則會產生嚴重的顱內壓增高。
(責任編輯:吳敏 )
相關文章推薦
合作醫生
相關問答
專家答疑
甲減患者適宜多碘還是少碘
2024-10-25甲減病會不會導致肌肉酸痛、渾身乏力?
2024-10-25亞臨床甲減會發展為甲減嗎
2024-10-25甲減病會一直發胖嗎
2024-10-25做甲狀腺檢查時需要空腹嗎
2024-10-25甲亢患者適合吃什么水果比較好
2024-10-25甲亢會不會導致腹瀉
2024-10-25小孩感冒,復方氨酚烷胺膠囊作用是什么
2024-10-24
熱門文章
細菌感染要做什么檢查?一文帶你全面了解
2024-08-12腋窩35.7度是低燒嗎?
2024-01-23成年人38度算發燒嗎?
2024-01-15慢性胃炎怎樣治療
2024-01-12滴水觀音中毒的癥狀
2023-12-2937.3算不算發燒
2023-12-2636.8度正常嗎
2023-12-26菌血癥的癥狀
2023-12-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