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濟失調的癥狀表現有哪些
共濟失調是脊髓的前角細胞接受大腦皮質,大腦皮質下底核、小腦、前庭迷路系統,深感覺等上行下行傳導束的調節與控制,使人體保持一定的姿勢來恰當地完成隨意運動,保持平衡,若上述部位發生病變,導致協調作用障礙,稱為共濟失調。共濟失調主要反映小腦半球及其與對側額葉皮質間聯系的損害,但在其他部位的病變中也可能產生,如急性迷路水腫產生前庭性共濟失調,同時伴發眩暈。深感覺障礙則產生感覺性的共濟失調。累及四肢、軀干及咽喉肌可引起姿勢、步態和語言障礙。
臨床表現:
(一)一般表現特征
在病人對肌肉收縮的時間和空間控制發生障礙時。出現判距不良、動作分解孤立,收縮、松弛(肌束、肌群、肌團)不統一、不協調,造成各種不同的共濟失調性動作,這稱為共濟失調綜合征,表現為精細和輪替動作、姿勢步態、發音言語障礙的共濟失調。根據病因及特征分為如下各型。
(二)分型及特征
1、小腦共濟失調綜合征
(1)肌張力改變具有特殊性:小腦半球病變出現同側的肌張力降低。
(2)蚓部病變時,出現軀干性共濟失調。
(3)閉眼難立征,向病側傾斜或傾倒。
(4)齒狀核病變出現意向性震顫。
(5)并發有下橄欖核受損,動作增多、陣攣。
(6)急轉彎行走歪倒。
(7)輪替運動緩慢、節律不勻。
(8)步行不穩、闊底步態、構音吶吃等。
2、前庭性共濟失調
(1)眩暈綜合征,眩轉感,旋轉性幻視。
(2)閉眼時旋轉減輕或消失。
(3)閉目難立征陰性。
(4)服球水平性震顫。
3、皮質性或周圍神經深感覺性共濟失調
(1)頂葉或枕葉病變,或深感覺障礙。
(2)深感覺障礙或距離覺障礙(視覺)。
(3)對姿位性感知發生障礙。
(4)深感覺性平衡失調。
(5)行為動作在意識清晰情況下,目的性、準確性判定失誤。
(6)行為動作共濟不協調、不統一、分離現象。
(7)闊底步態、雙目稅地、閉目步不規則。
4、基底節性共濟失調
(1)常見基底動脈疾病或基底節鈣化。
(2)CT可見基底節鈣化。
(3)共濟失調,小步狀態。
(4)說話不清、有重復詞字。
(5)震顫或扭轉性痙攣。
(6)可有手足徐動。
(7)癡呆等。
在分型方面,有的疾病以共濟失調綜合征為主要癥狀。有的疾病共濟失調可為癥狀之一,有的疾病為次要癥狀。因此,上述分型的特征也說明了這一問題。有關藥源性共濟失調,在神經科和精神科中,常見的是抗抽搐藥、肌肉松弛藥物、鎮靜安眠藥物,及抗精神病藥引起的共濟失調,應該予以注意。
(責任編輯:張琴琴 )
相關文章推薦
合作醫生
相關問答
專家答疑
家人 07 年腦出血至今未愈,如何治
2024-10-24腦出血后無法正常進食的病人能否吃全素
2024-10-2420 歲女性小腦出血左小腦畸形,走路
2024-10-24腦梗塞患者用藥多久能康復,有無效果
2024-10-24腦出血后遺癥肢體活動不利能吃步長腦心
2024-10-24腦梗塞患者康復期間適宜服用哪些藥物
2024-10-24腦血栓患者丁苯酞軟膠囊服用多久為宜
2024-10-24僅對腦梗治療過應注意什么
2024-10-24
熱門文章
經常指尖發麻,到底是哪里出了問題?
2024-10-28驚厥是什么意思?一文帶你全面了解
2024-10-28坐下來時身體不自主搖動,這是怎么回事?
2024-10-25漸凍人是什么病?一篇帶你全面了解
2024-10-17老年人癡呆如何治療?要注意以下這幾點
2024-10-17三叉神經痛無法吃飯、洗臉,3D可視化技術快速驅痛
2024-10-15中風嚴重嗎?中風發作前的征兆
2024-10-14偏執型精神分裂癥要注意鑒別和檢查
2024-1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