結核性腦膜炎的癥狀有哪些?
結核性腦膜炎(tuberculous meningitis)是結核病中最嚴重的肺外結核病型,也是小兒結核病致死的主要原因。常在初染結核1年內發生,尤其在初染結核3~6個月內發病最高。由于卡介苗的廣泛接種及結核病防治工作的開展,其發病率已明顯減少。但由于防治工作開展不夠平衡,有些地區本病仍較常見,所發現的患者仍以晚期為多。因此掌握其發生發展規律,早期診斷及合理的治療,對降低病死率,減少后遺癥有重要意義。
1、主要表現
(1)多呈亞急性,少數呈急性或慢性起病,但在嬰兒可見起病較急及以驚厥為首現癥狀,而被誤診為手足搐搦癥。
(2)早期低熱,全身無力,頭痛并伴噴射性嘔吐。
(3)進而高熱,頭痛加劇,煩躁,精神混亂。
(4)頸部強硬及克氏征( )較早出現,晚期腦神經障礙,偏側輕癱,抽搐及眼底視盤水腫。
根據臨床癥狀可分為:
①腦膜炎型
②腦膜腦炎型
③脊髓型
④混合型
2、小兒結核性腦膜炎癥候
(1)一般癥候:主要為結核中毒癥狀,包括發熱,食欲減退,消瘦,睡眠不安,性情及精神狀態改變等功能障礙癥狀。
(2)神經系統癥候:包括5方面:
①腦膜癥狀,是由于病理改變直接刺激軟腦膜而引起。
②腦神經損害癥狀。
③腦實質刺激性或破壞性癥狀。
④顱壓增高癥狀。
⑤脊髓障礙癥狀。
3、病程
病程一般3~4周,無特效治療以前病死率達100%,自出現抗結核藥物后,如能早期診斷,正確治療,可完全治愈。
根據臨床表現,病程可分3期:
(1)前驅期(早期):約1~2周,前驅癥狀包括有精神狀態的改變,如煩躁好哭,或精神呆滯,不喜游戲,此外可有低熱,食欲減退,睡眠不安,見瘦,便秘或無原因的嘔吐,年長兒可自訴頭痛,初期多輕微或非持續性,嬰幼兒可起病急遽,前驅期很短或無,一發病即出現腦膜刺激癥狀。
(2)腦膜刺激期(中期):約1~2周,頭痛持續并加重,嘔吐加重并可變為噴射狀,嘔吐是各個年齡組最常見的癥狀,逐漸出現嗜睡,或嗜睡與煩躁不安相交替,患兒可有知覺過敏,在觸動他或檢查時因感痛楚而喊叫,便秘加上經常同時出現的舟狀腹,為小兒結腦典型癥狀之一,可有驚厥發作,但發作后神志尚清醒。
此時期體征可有前囟飽滿或膨隆,項強直,屈髖伸膝征(Kernig′s sign,克氏征),屈頸動腿征(Brudzinski′s sign,布氏征)及病理跖反射(Babinski′s sign,巴氏征)陽性,淺層反射一般減弱或消失,腱反射多亢進,此外有肌肉震顫及皮膚紅色劃痕等。
常見腦神經障礙癥狀,如動眼神經麻痹可見眼瞼下垂,眼外斜,復視,瞳孔散大,展神經及顏面神經麻痹。
此期不少患兒已有明顯顱壓高及腦積水的癥狀及體征,如高熱,呼吸不正常,顱縫裂開有破壺音,頭皮靜脈怒張,頭皮及眼瞼水腫,瞳孔不等大,眼底視盤水腫等,最后可出現角弓反張,偏癱或肢體強直等。
(3)昏迷期(晚期):約1~3周,以上癥狀逐漸加重,神志由意識朦朧,半昏迷而進入完全昏迷,多于驚厥后陷入昏迷,陣攣性或強直性驚厥發作頻繁。
顱壓增高及腦積水現象更為明顯,最后四肢肌肉松弛,癱瘓,出現尿潴留,一切反射消失,或呈去大腦強直;臨危時可體溫驟增,血壓下降,脈搏細速,出現陳-施氏呼吸,終因呼吸及心血管運動中樞麻痹而死亡。
(責任編輯:吳敏 )
相關文章推薦
合作醫生
相關問答
專家答疑
甲減患者適宜多碘還是少碘
2024-10-25甲減病會不會導致肌肉酸痛、渾身乏力?
2024-10-25亞臨床甲減會發展為甲減嗎
2024-10-25甲減病會一直發胖嗎
2024-10-25做甲狀腺檢查時需要空腹嗎
2024-10-25甲亢患者適合吃什么水果比較好
2024-10-25甲亢會不會導致腹瀉
2024-10-25臨睡前誤服一粒匹維溴銨片該如何處理
2024-10-24
熱門文章
細菌感染要做什么檢查?一文帶你全面了解
2024-08-12腋窩35.7度是低燒嗎?
2024-01-23成年人38度算發燒嗎?
2024-01-15慢性胃炎怎樣治療
2024-01-12滴水觀音中毒的癥狀
2023-12-2937.3算不算發燒
2023-12-2636.8度正常嗎
2023-12-26菌血癥的癥狀
2023-12-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