胸壁結核的治療
結核癥是一種全身慢性感染,胸壁結核只是其局部表現,因此,在治療上必須加強病人機體的抵抗力及抗癆藥物治療。其治療一般包括全身治療、局部治療以及手術治療。
1、全身治療早期、聯合、適量、規則、全程應用抗結核藥是基本的治療原則。
2、局部治療胸壁寒性膿腫若合并細菌感染時,宜早期切開引流后根據藥敏選用抗生素。若無混合感染,不應切開引流,需無菌穿刺抽膿后局部注射抗結核藥物,可用鏈霉素0.25~0.5g,每2~3天重復1次,局部加壓包扎。
3、手術治療寒性膿腫較大局部穿刺注入抗結核藥物治療無效,或胸壁組織破壞廣泛或竇道潰爛已形成,可在正規抗結核治療1個月后及原發病灶穩定、胸壁病變好轉時進行手術,徹底清除病灶。手術治療的原則要求徹底切除病變組織,包括受侵的肋骨、淋巴結、肋軟骨、肌肉和有病變的胸膜等。有時胸壁結核病變可能通向胸膜或肺,因此術前應作好開胸準備。徹底清除病變組織后以無菌生理鹽水清洗,用帶蒂肌瓣充填殘腔,并撒入青、鏈霉素粉劑預防感染。術畢加壓包扎,防止血液聚積。必要時安放引流,24~48h后去除,再重新加壓包扎。術后繼續抗結核治療6~12個月。
在合并有活動性肺結核或較廣泛的肺門淋巴結核病人,不應采取手術治療。只有在肺部或全身其它部位的結核癥得到有效控制和基本穩定以后,方可對胸壁結核施行手術治療,徹底切除膿腫、竇道及破壞的肋骨,然后放引流條,創口內留置鏈霉素2克,徹底止血后,縫合傷口,加壓包扎。在抗菌素幫助治療下,一般均可一期愈合。術后繼續應用抗癆藥物三個月以上。
對于較小的胸壁寒性膿腫,可試行穿刺排膿及腔內注射抗癆藥物治療,在盡量抽空積膿之后,注入鏈霉素0.5克,并行加壓包扎,每三日重復一次,再配合全身藥物治療,有部分病人可獲痊愈。
對單純的胸壁結核膿腫,不應進行切開引流。已有繼發感染的病例,應先行切開引流,并用抗菌素控制感染,等繼發性炎癥完全控制后,再作病灶切除治療。如已有慢性竇道形成,在經過局部及周身抗感染及抗癆藥物治療后,應作胸壁竇道及結核病灶的徹底切除手術。
(責任編輯:吳敏 )
相關文章推薦
合作醫生
相關問答
專家答疑
甲減患者適宜多碘還是少碘
2024-10-25甲減病會不會導致肌肉酸痛、渾身乏力?
2024-10-25亞臨床甲減會發展為甲減嗎
2024-10-25甲減病會一直發胖嗎
2024-10-25做甲狀腺檢查時需要空腹嗎
2024-10-25甲亢患者適合吃什么水果比較好
2024-10-25甲亢會不會導致腹瀉
2024-10-25慢性非萎縮性胃炎反復難受疼痛怎么治?
2024-10-24
熱門文章
細菌感染要做什么檢查?一文帶你全面了解
2024-08-12腋窩35.7度是低燒嗎?
2024-01-23成年人38度算發燒嗎?
2024-01-15慢性胃炎怎樣治療
2024-01-12滴水觀音中毒的癥狀
2023-12-2937.3算不算發燒
2023-12-2636.8度正常嗎
2023-12-26菌血癥的癥狀
2023-12-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