副傷寒預防需養成良好衛生習慣
兒童和上班族的青壯年都是副傷寒的重點目標對象,專家表示患上副傷寒的原因是食物污染、重度營養不良、貧血、低蛋白血癥等因素,因此預防副傷寒應該從生活做起,個人的衛生、飲食作息、政府部門的監督管理等都起重要作用。
專家表示,副傷寒的最關鍵預防是做好衛生宣教,搞好糞便、水源和飲食衛生管理,消滅蒼蠅。
對個人——良好衛生習慣
個人應當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尤其是抵抗力較弱的孩子。
1、切斷傳播途徑,搞好“三管一滅”(管水、管飲食、管糞便,消滅蒼蠅),做到飯前便后洗手,不進食生水和不潔食物,不要到衛生條件差的攤點、餐館就餐。不飲用生水、生奶等。
2、日常注意飲食作息規例,增強抵抗力。
3、家中以及周圍有傷寒病人時,更要注意自我保護。對可能污染的物品可選用煮沸、消毒藥浸泡等方式消毒。
4、對于家中及周圍患病者,應在飲食上注意維持水、電解質平衡。給予高熱量、高維生素、易消化的無渣飲食。退熱后,食欲增強時,仍應繼續進食一段時間無渣飲食,以免誘發腸出血和腸穿孔。
5、可接受疫苗預防。流行區內的易感人群可接種傷寒、副傷寒甲、乙三聯菌苗。這方法能夠起一定的保護作用。但副傷寒甲、乙三聯菌苗預防效果尚不夠理想,反應也較大,不作為常規免疫預防應用。根據目前醫學界共識,暫無推薦的確切有效藥物預防方法。
對衛生監督部門——做好監督措施
管理傳染源
改善給水衛生,嚴格執行水的衛生監督,是控制傷寒流行的最重要環節。傷寒的水型流行在許多地區占最重要位置,給水衛生改善后,發病率可明顯下降。一旦發生副傷寒爆發,及時發現、早期診斷、隔離并治療患者和帶菌者,隔離期應自發病日起至臨床癥狀完全消失、體溫恢復正常后15日為止,或停藥后連續大便培養2次(每周1次)陰性方可出院。對帶菌者應徹底治療。連續大便培養4次陰性可恢復與食品、兒童有關的工作。
隔離:凡有不明原因持續發熱病人,要及時到醫院診斷治療,以免延誤病情。及早隔離、治療患者。隔離期應至臨床癥狀消失,體溫恢復正常后15天為止。亦可進行糞便培養檢查,1次/5~7天,連續2次均為陰性者可解除隔離。患者的大小便、便器、食具、衣物、生活用品均須作適當的消毒處理。慢性帶菌者的管理應嚴格執行。飲食、保育、供水等行業從業人員應定期檢查,及早發現帶菌者。慢性帶菌者應調離上述工作崗位,進行治療,定期接受監督管理。密切接觸者要進行醫學觀察23天。有發熱的可疑傷寒患者,應及早隔離治療。
(責任編輯:吳敏 )
相關文章推薦
合作醫生
相關問答
專家答疑
頭孢羥氨芐顆粒的效果如何及替代藥物有
2024-10-24迪根和頭孢能否同時服用
2024-10-24服用治幽門螺桿菌藥物后拉黑便且胃響咋
2024-10-24如何選擇治療腸胃炎的好醫院?
2024-10-24艾滋病毒感染者能否用唐草片(百歲行)
2024-10-24治療睪丸炎選擇哪家醫院好
2024-10-24哪里是治療艾滋病的好去處?
2024-10-24治療睪丸炎選擇哪家醫院好
2024-10-24
熱門文章
什么是漢坦病毒?一文全面解讀與科學應對
2024-10-28艾滋病窗口期多久:定義、影響因素與科學度過策略
2024-10-10什么叫氣溶膠傳播?一文帶你全面了解
2024-10-10乙類傳染病知識全面普及
2024-09-29艾滋病有哪些癥狀?一文帶你全面了解
2024-09-23兩歲嬰兒患艾滋病怎么辦?
2024-09-09艾滋病早期預警信號,深度解析皮疹癥狀
2024-09-02專家:HIV感染者可實現每兩月給藥一次
2024-08-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