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染性單核細胞增多癥是怎么引起的?
傳染性單核細胞增多癥(infectious mononucleosis)為EB病毒(Epstein-Barrvirus,EBV)所致急性淋巴細胞增生性傳染病。多見于兒童和青年,6歲以下兒童多呈隱性感染或輕型感染,15歲以上感染者多呈典型癥狀,35歲以上很少患本病。
傳染性單核細胞增多癥病因及發病機制:
1、病因
本病病原體為EB病毒,是一種嗜淋巴性的DNA病毒。EB病毒侵入咽部上皮細胞后繁殖、復制并通過口腔的淋巴組織進入B細胞,隨后入血引起病毒血癥,累及全身淋巴系統而發病。1964年首先從非洲兒童惡性淋巴瘤細胞培養中發現。主要在B淋巴細胞中生長,并在單核一巨噬細胞系統內增殖。實際上這種病毒的傳染性并不很強,與E-B病毒感染者密切接觸或接吻,是青少年傳染的主要途徑。主要是經口接觸傳染及飛沫傳播,病毒存在于唾液中,可持續或間隔排毒數周,數月或數年。亦可經輸血傳播,引起傳染性單核細胞增多樣輸血綜合征。IM患者或隱性感染的病毒攜帶者均為傳染源。本病可呈散發性或小流行,可在各年齡組發生。在熱帶地區,經濟及衛生條件較差的發展中國家,年幼兒EBV感染率幾近100%,對EBV具有免疫性,故IM很少流行;在發達國家,兒童EBV感染率僅35%~40%,約50%的美國兒童在5歲前已受過E-B病毒感染。青少年對EBV感染的敏感性明顯高于兒童,86%病例<13歲,最小3個月,以2~5歲多見。6歲以下兒童為隱性感染或呈輕型,常呈帶病毒狀態。
E-B病毒與伯基特淋巴瘤有相關關系,后者主要發生在熱帶非洲。免疫系統受損的人如器官移植的受者及艾滋病患者,以及一些鼻咽部癌癥患者中,E-B病毒在某些B淋巴細胞的腫瘤的發生上也可能有作用。雖然在這些癌癥中E-B病毒的精確作用尚不清楚,但主要認為是病毒基因物質的特別部分,改變了感染細胞的生長周期。
2、發病機制
EBV具有高度的宿主特性,僅侵襲具有EBV受體的B淋巴細胞。EBV侵入易感者口咽部,與B淋巴細胞受體結合,刺激B淋巴細胞在局部增殖,帶有EBV基因組的B細胞常有T淋巴細胞識別的膜抗原,可被T淋巴細胞識別,并激活T淋巴細胞大量增殖,形成以被激活的T細胞為主的異型淋巴細胞,浸潤全身內臟器官及淋巴結,引起急性咽峽炎及淋巴結腫大、脾腫大。同時亦可產生EBV血癥播散到機體其他部位的淋巴系統的B淋巴細胞,甚至導致中樞神經系統及全身臟器發生嚴重的病變。激活的B細胞大量產生多克隆抗體如嗜異凝集抗體、自身抗體、特異性EBV抗體等。同時,攜帶EBV基因組的B細胞被細胞毒T細胞消滅,T細胞亦因不冉有抗原刺激而數目減少,病變逐漸消退,疾病得以控制,促進本病病情的自限性。一般發病第1周B細胞增加,第2周降至正常,10~14天時T細胞達高峰,可持續4~8周。恢復期后,病毒在口咽部仍有少量復制,間歇排毒,使某些抗體持續終身。本病具有終身免疫力,罕見有再感染者。
(責任編輯:吳敏 )
相關文章推薦
合作醫生
相關問答
專家答疑
哪里能買到美扶伊曲康唑膠囊?
2024-10-24萘替芬酮康唑乳膏(必亮)的適應癥有哪
2024-10-24如何選擇治療腸胃炎的好醫院?
2024-10-24注射用重組人干擾素α1b對肝腎有保護
2024-10-24如何選擇治療腸胃炎的好醫院
2024-10-24生殖器感染有小白點如何處理?
2024-10-24皰疹性咽頰炎用利巴韋林噴劑可行嗎?
2024-10-24吃壞食物拉肚子多次,擔心有細菌怎么辦
2024-10-24
熱門文章
什么是漢坦病毒?一文全面解讀與科學應對
2024-10-28艾滋病窗口期多久:定義、影響因素與科學度過策略
2024-10-10什么叫氣溶膠傳播?一文帶你全面了解
2024-10-10乙類傳染病知識全面普及
2024-09-29艾滋病有哪些癥狀?一文帶你全面了解
2024-09-23兩歲嬰兒患艾滋病怎么辦?
2024-09-09艾滋病早期預警信號,深度解析皮疹癥狀
2024-09-02專家:HIV感染者可實現每兩月給藥一次
2024-08-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