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靜脈血栓形成的病因介紹
深靜脈血栓形成是指血液在深靜脈腔內異常凝結,阻塞靜脈管腔,導致靜脈回流障礙,引起遠端靜脈高壓、肢體腫脹、疼痛及淺靜脈擴張等臨床癥狀,多見于下肢,可造成不同程度的慢性深靜脈功能不全,嚴重時可致殘。深靜脈血栓形成的病因可分為以下四種,分別是內在因素、手術和創傷、疾病因素、輕度損傷。
一、 內在因素
1、靜脈血流滯緩
靜脈血流滯緩增加了激活的血小板和凝血因子與靜脈壁接觸的時間,容易引起血栓形成,若發生在受損的靜脈內膜,則血栓發生的概率大大增加,是下肢深靜脈血栓形成的首要因素。
2、靜脈內皮的損傷
靜脈內皮具有良好的抗凝和抑制血小板粘附聚集功能,若靜脈內膜受損可致靜脈內血栓形成。常見于化學性損傷、機械性損傷、感染性損傷。
3、血液高凝狀態
血液高凝狀態使血液在靜脈系統內易于凝固,加之內皮損傷或血流緩慢則可形成深靜脈血栓。
在以上三大因素中,每一因素都與血栓的發生密切相關,但單一因素尚不能獨立致病,常常是兩個或三個因素的綜合作用造成深靜脈血栓形成。
二、手術和創傷:
術后和創傷后靜脈血栓的形成與病人年齡、手術類型、創傷部位、創傷程度、輸血和制動時間等均有關。年齡大于40歲,下肢手術或骨折,以及大靜脈損傷等都可能成為誘發下肢深靜脈血栓形成的原因。
三、疾病因素:
許多全身或局部疾病,均可影響機體正常的抗凝、凝血功能,成為下肢深靜脈血栓形成的危險因素。
四、輕度損傷:
輕度腓腸肌撕裂和足踝扭傷等輕度下肢損傷,與下肢深靜脈血栓形成相關。下肢輕度損傷較常見,所以這可能是導致下肢深靜脈血栓形成的重要原因。下肢輕度損傷可導致損傷者活動減少或者制動,如果發生血管壁的損傷,也可增加損傷部位血液凝固危險,這些也是下肢輕度損傷增加靜脈血栓形成危險的可能原因。
(責任編輯:張琴琴 )
相關文章推薦
合作醫生
相關問答
專家答疑
家人 07 年腦出血至今未愈,如何治
2024-10-24腦出血后無法正常進食的病人能否吃全素
2024-10-2420 歲女性小腦出血左小腦畸形,走路
2024-10-24腦梗塞患者用藥多久能康復,有無效果
2024-10-24腦出血后遺癥肢體活動不利能吃步長腦心
2024-10-24腦梗塞患者康復期間適宜服用哪些藥物
2024-10-24腦血栓患者丁苯酞軟膠囊服用多久為宜
2024-10-24僅對腦梗治療過應注意什么
2024-10-24
熱門文章
經常指尖發麻,到底是哪里出了問題?
2024-10-28驚厥是什么意思?一文帶你全面了解
2024-10-28坐下來時身體不自主搖動,這是怎么回事?
2024-10-25漸凍人是什么???一篇帶你全面了解
2024-10-17老年人癡呆如何治療?要注意以下這幾點
2024-10-17三叉神經痛無法吃飯、洗臉,3D可視化技術快速驅痛
2024-10-15中風嚴重嗎?中風發作前的征兆
2024-10-14偏執型精神分裂癥要注意鑒別和檢查
2024-1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