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易體癡呆的診斷需要做那些檢查?
路易體癡呆(DLB)多見于老年人,是一組在臨床和病理表現上重疊于帕金森病與Alzheimer病之間以波動性認知功能障礙、視幻覺和帕金森綜合征為臨床特點,臨床表現有明顯的執行功能、解決問題、視空間行為異常,晚期表現為言語、記憶和其他全面認知障礙。
檢查
1、測定腦脊液
血清中APOE多態性Tau蛋白定量β淀粉樣蛋白片段,有診斷與鑒別意義。
2、CT、PET及MRI檢查
無特征性改變,部分病例可見彌漫性腦萎縮或局灶性額葉萎縮程度較輕。MRI冠狀掃描有助于DLB與AD的鑒別,AD可有顳葉內側萎縮,DLB不明顯。
Barber等比較了27例路易體癡呆和25例阿爾茨海默病患者的頭顱MRI,發現阿爾茨海默病的顳葉內側面、海馬、杏仁核萎縮較路易體癡呆明顯。Robles等則發現兩者的額葉、顳葉、頂葉及海馬的大小無顯著性差異。Cousins等發現路易體癡呆較阿爾茨海默病有明顯的殼核萎縮。有學者研究了這二類癡呆患者的腦萎縮速率,路易體癡呆組為1.4±1.1%/年,阿爾茨海默病組為2.0±0.9%/年,但兩組間差異無顯著性。
Minoshima等分析了尸檢證實的路易體癡呆和阿爾茨海默病患者的PET影像,二組均有頂顳葉聯系區、扣帶回后部和額葉聯系區皮層低代謝,但只有路易體癡呆患者顯示出枕葉皮層的低代謝,尤其在視皮層,可以此鑒別二者,敏感性90%,特異性80%。 Hu等用18F-fluorodopa PET對路易體癡呆和阿爾茨海默病進行多巴胺攝取的研究,發現在殼核鑒別二者的敏感性86%,特異性100%;在尾狀核的敏感性71%,特異性100%。
3、18F-dopaPET檢查
可發現黑質和紋狀體多巴胺攝取減少,PET顯示顳-頂-枕皮質葡萄糖代謝率降低較AD嚴重,可能與DLB視空間障礙、視幻覺等有關。AD主要是顳葉和扣帶回葡萄糖代謝率降低。
4、早期腦電圖
早期腦電圖多為正常,少數表現為背景波幅降低可見2~4Hz周期性放電,基本節律慢化,較多病人可見顳葉區α波減少和短暫性慢波,可出現短暫額顳葉暴發活動。睡眠EEG出現快速眼動期異常對診斷有一定參考價值。
5、 神經心理檢查
Olichney等對路易體癡呆和阿爾茨海默病患者進行MMSE評分,發現路易體癡呆患者(-5.8±4.5分/年)較阿爾茨海默病患者(-4.1±3.0分/年)認知功能減退迅速,生存時間也較短(7.7±3.0年相對于9.3±3.5年)。Ballard等對二類癡呆患者進行的為期1年的隨訪未發現MMSE評分的下降存在差異。但若延長隨訪期至數年,也許會有不同的結果。
診斷
1、DLB臨床診斷必備條件
包括進行性認知功能減退,影響社會及工作能力;具有以下3項中2項:
(1)波動性認知功能障礙,注意力和警覺障礙波動最明顯;
(2)反復發作的視幻覺;
(3)同時或之后發生帕金森綜合征。
2、支持DLB診斷條件
(1)反復跌倒;
(2)暈厥;
(3)短暫意識喪失;
(4)對安定劑敏感;
(5)其他形式的幻覺。
3、不支持DLB診斷條件:提示腦卒中的局灶性神經系統體征或影像學證據,或其他可能導致類似臨床癥狀的軀體疾病。
4、MRI冠狀掃描,DLB顳葉萎縮不明顯,AD顳葉內側萎縮,有助于鑒別。DLB早期腦電圖多正常,少數背景波幅降低,可見2-4Hz周期性放電、顳葉α波減少和短暫性慢波。睡眠腦電圖出現快速眼動期異常對診斷有一定價值。
1996年第一屆Lewy體癡呆國際工作組會議制定了可能的和很可能的Lewy體癡呆的診斷標準。其中臨床診斷的必要條件是進行性癡呆。
有三組臨床特征:
(1)波動性認知功能障礙:注意力和警覺隨時間有顯著變化;
(2)反復發作的視幻覺:形象、具體、生動,反復發作;
(3)自發性錐體外系功能障礙:典型的運動遲緩,肌張力增高,姿勢異常,少見靜止性震顫。
診斷標準:
(1)可能的Lewy體癡呆:進行性癡呆合并上述一組臨床特征;
(2)很可能的Lewy體癡呆:進行性癡呆合并上述兩組臨床特征;
(3)排除其他可能引起癡呆的病因。
提示Lewy體癡呆診斷的其他體征:
1 反復出現的跌倒發作;2 暈厥;3 短暫性意識喪失;4 對鎮靜藥敏感性增加,其中錐體外系癥狀可因使用鎮靜藥而加重;5 系統化錯覺;6 其他形式的幻覺,如聽、嗅幻覺;7 快速眼動期睡眠障礙;8 情緒低落。
可伴有自主神經功能紊亂的癥狀及抑郁、性欲減退、睡眠障礙、納差、周身乏力疼痛等。
鑒別診斷
1、Alzheimer?。ˋD)主要表現為進行性認知功能減退,常因遺忘、虛構使幻覺描繪含糊不清,精神行為異常,晚期病人可有錐體外系癥狀,不易與DLB區分,DLB認知障礙表現為波動性,視幻覺內容具體、生動,患者可形象描述和深信不移;有明顯視覺受損、錐體外系表現較早出現,CT及MRI檢查顯示彌漫性皮質萎縮。
2、帕金森?。≒D)部分PD患者晚期可出現癡呆,藥物治療中可產生視幻覺,臨床酷似DLB。但PD患者的癡呆癥狀多在發病數年后,出現以皮質下癡呆為特點,運動障礙突出,用左旋多巴癥狀消失。DLB患者早期有波動性認知障礙,運動障礙表現為強直少動,很少出現典型的靜止性震顫,對左旋多巴的治療反應通常較差。
3、血管性癡呆 常有明確的卒中史及神經系統局灶體征,病情呈階梯性進展,神經影像學清晰,提示梗死性或出血性病灶,易與DLB鑒別。
4、克-雅病(CJD)以癡呆和錐體外系癥狀為特征,病情進展較快,錐體外系體征多樣,可見肌陣攣和癲癇發作,典型腦電圖反復出現約每秒1次三相尖波有助于前診斷。病人預后較差,病程5-10年,病人多死于并發癥。
5、進行性核上性麻痹(PSP)出現眼球運動障礙前,PSP與DLB較難鑒別,PSP癡呆為皮質下癡呆癥狀無波動性,視幻覺少見。
(責任編輯:張琴琴 )
相關文章推薦
合作醫生
相關問答
專家答疑
家人 07 年腦出血至今未愈,如何治
2024-10-24腦出血后無法正常進食的病人能否吃全素
2024-10-2420 歲女性小腦出血左小腦畸形,走路
2024-10-24腦梗塞患者用藥多久能康復,有無效果
2024-10-24腦出血后遺癥肢體活動不利能吃步長腦心
2024-10-24腦梗塞患者康復期間適宜服用哪些藥物
2024-10-24腦血栓患者丁苯酞軟膠囊服用多久為宜
2024-10-24僅對腦梗治療過應注意什么
2024-10-24
熱門文章
經常指尖發麻,到底是哪里出了問題?
2024-10-28驚厥是什么意思?一文帶你全面了解
2024-10-28坐下來時身體不自主搖動,這是怎么回事?
2024-10-25漸凍人是什么???一篇帶你全面了解
2024-10-17老年人癡呆如何治療?要注意以下這幾點
2024-10-17三叉神經痛無法吃飯、洗臉,3D可視化技術快速驅痛
2024-10-15中風嚴重嗎?中風發作前的征兆
2024-10-14偏執型精神分裂癥要注意鑒別和檢查
2024-1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