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熾明 副主任醫師
擅長:泌尿系腫瘤、泌尿系結石、前列腺疾病的微創腔鏡診治....[詳情]
痰結核菌檢查是確診肺結核、發現傳染源、觀察療效、決定是否治愈和流行病學調查統計的主要依據和指標。其特異度可高達99%,遠較胸片準確。認真多次檢查對活動肺結核的痰菌檢出率可達50%以上,有的可達65%--75%。因此,現代對肺結核的診斷把痰菌檢查放在第一位。現一般用涂片法抗酸染色,也有用涂片螢光染色檢查的,速度快,適于大量檢查時。但要配螢光光源。要確定陽性與否至少初診查痰次數為2次,最好3次。必要時應更多。治療中強化期結束與全療程結束前2個月均應檢查。為確保查痰率可先作即時痰再留夜痰、晨痰。可將三個標本一次送檢。無痰時可用高滲鹽水霧化吸入引痰,可提高痰菌檢出率;培養法查痰菌,經纖支鏡取灌洗液查菌也都能進一步提高檢出率。兒童大多不會咳嗽留痰而常吞咽入胃,故可抽清晨胃液或嘔吐物查菌。
痰結核菌檢查的重要性
今年3月24日,是第12個“世界防治結核病日”。今年的宣傳主題是:結核流行廣泛,控制從我做起。結核病是一種經呼吸道傳播的慢性傳染病,在我國廣泛流行,嚴重危害人民群眾的身體健康,已成為重大的公共衛生問題和社會問題。我國的結核病患者數量居世界第二位,80%的病人在農村,75%的病人為中青年,許多人因病致貧、因病返貧。在世界防治結核病日到來之際,我們選編這組稿件,旨在喚起您對防治結核病的高度重視,無病早防,有病早治,積極控制,科學防治。
目前,不少肺結核病患者對“早期、聯合、適量、規則、全程”治療肺結核病的原則已熟悉及接受,但對在治療前及治療過程中要定期查痰還不能理解,甚至不能接受。其實,痰菌檢查對治療和控制肺結核病是極為重要的,也是必不可少的。
首先,痰菌檢查是診斷肺結核病以及判斷肺結核病傳染性強弱的最直接、最主要的依據。疑有肺結核病除進行X線胸透、攝片檢查外,必須進行痰菌檢查,醫生將根據痰檢結果制定合理的治療方案。痰結核桿菌陽性的病人還可享受政府提供的免費抗結核藥品。但由于肺結核病的早期癥狀很容易和感冒、支氣管炎等上呼吸道疾病相混淆,相當一部分病人在發病初期往往先到各級綜合醫院就診,在使用大量抗菌素藥物無效的狀況下,才會想到查痰結核菌。這樣,由于使用了大量不必要的抗菌素,不僅延誤了診斷、浪費了金錢、最主要造成病人機體尤其是肝臟的損害,使相當一部分病人明確了診斷卻由于肝功能損害而不能使用國家提供的免費抗結核藥品。因此,務必請廣大患者注意,在因咳嗽、咳痰等上呼吸道癥狀就診時,千萬不要忘記查查痰結核菌。
其次,痰菌檢查是治療過程中治療方案轉換的重要依據。目前全國統一的治療肺結核為分階段聯合用藥的方案,即在開始階段的強化期用4-5種藥物給予強力沖擊,以盡快殺滅大量結核菌控制傳染源阻斷傳播,以后減少為2-3種藥物以鞏固療效。大多數病人經過2個月的強化期治療后,病灶都會好轉,癥狀都會減輕甚至消失,但這時結核桿菌不一定被消滅。在痰菌尚未轉陰的情況下進入鞏固期治療,容易引起結核桿菌死灰復燃,甚至造成耐藥的嚴重后果。所以在治療滿2個月時的查痰尤為重要。如痰菌尚未轉陰,有必要再延長一個月的強化治療,如痰菌已經轉陰,則可放心進入鞏固期治療,因為長期的強化期治療不僅是一種浪費,也會對機體其他器官尤其對肝臟造成損害。
痰菌檢查是考核肺結核病治療效果的最主要的標準。在鞏固期的治療中,由于藥物比強化期減少,在經過2-3個月的治療后,必須查痰看看結核桿菌是否反復,以便及時調整治療方案。初治病人滿6個月,復治病人治療滿8個月時再進行痰檢,痰菌繼續保持陰性者,臨床上才算治愈了。
什么是核菌素試驗
舊結素(old tuberculin,OT)是從生長過結核菌的液體培養基中提煉出來的結核菌代謝產物,主要含有結核蛋白。在人群中作普查時,可用1:2000的OT稀釋液0.1ml(5IU),在左前臂屈側作皮內注射,經48-72h測量皮膚硬結直徑,如小于5mm為陰性,5-9mm為弱陽性(提示結核菌感染或非結核性分支桿菌感染),10-19mm為陽性反應,20mm以上或局部發生水泡與壞死者為強陽性反應。
結素的純蛋白衍化物(purified protein derivative,PPD)為純結素,不產生非特異性反應。PPD-PT23是由丹麥制造供應世界許多國家使用,已經取代OT。我國從人型結核菌制成PPD(PPD-C),又從卡介苗制成BCG-PPD,0.1ml為5IU,用于臨床診斷,硬結平均直徑≥5mm為陽性反應。
結素試驗除引起局部皮膚反應外,還可引起原有結核病灶和全身反應。臨床診斷一般使用5IU,如無反應,可在一周后再用5IU皮試(產生結素增強效應),若仍為陰性,大多可除外結核感染。
結素試驗陽性反應僅表示結核感染,并不一定患病。我國城市成年居民的結核感染率在60%以上,故用5IU結素進行檢查,其一般陽性結果意義不大。但如用高稀釋度(1IU)作皮試呈強陽性者,常提示體內有活動性結核灶。結素試驗對嬰幼兒的診斷價值比成年人大,因為年齡越小,自然感染率越低;3歲以下強陽性反應者,應視為有新近感染的活動性結核病,須給予治療。
結素試驗陰性反應除提示沒有結核菌感染外,還見于以下情況。結核菌感染后需4-8小時有變態反應充分建立;在這變態反應前期,結素試驗可為陰性。在應用糖皮質激素等免疫抑制劑者,或營養不良及麻疹、百日咳等病人,結素反應也可暫時消失。嚴重結核病和各種危重病人對結素無反應,或僅為弱陽性,這都是由于人體免疫力連同變態反應暫時受到抑制的結果;待病情好轉,又會轉為陽性反應。其他如淋巴細胞免疫系統缺陷(如淋巴瘤、白血病、結節病、艾滋病等)病人和老年人的結素反應也常為陰性
(責任編輯:藍單 )
文章關鍵詞:
肺結核(pulmonary tuberculosis)是由人型或牛型結核桿菌引起的肺部慢性傳染病。建國前流行廣泛,建國后人民生活普遍提高……詳細>>
小兒肺炎和小兒肺結核,同屬肺部疾患。而小兒肺炎是兒科臨床肺系疾患中最常見的病證。當患兒發熱、咳嗽、胸部透視有陰影時,就應慎重考慮是肺炎還……詳細>>
肺結核是一種頑固性慢性的傳染性的疾病,從這幾個詞中就可以看出肺結核疾病的特點,由于肺結核的難治愈和傳染性,給肺結核患者的而工作和生活帶來……詳細>>
肺結核是由結核桿菌引起的一種慢性肺部感染性疾病。病初有輕微咳嗽或咯痰,或有四肢結節性紅斑。部分病人表現為胸痛、咯血。常見的全身癥狀有周身……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