溶血性貧血疾病的癥狀表現
溶血性貧血是血液病的一種,對人們的健康造成了嚴重的危險,如今人們只有先了解到發生溶血性貧血的癥狀表現,才能夠及時發現及時進行治療,從而不讓溶血性貧血的病情加重危害到人們的生命。那么,接下來就帶大家認識具體的溶血性貧血疾病的癥狀表現。
溶血性貧血疾病的癥狀表現
1、慢性溶血性貧血
及時了解到出現溶血性貧血的主要癥狀表現,一般為血管外溶血,這種溶血性貧血,是由于異常的紅細胞在流經脾臟時被脾阻留、破壞所致。起病緩慢,癥狀體征常不明顯。典型的表現為貧血、黃疸、脾腫大三大特征。有的病例由于溶血的速度未超過骨髓代償的能力,可不出現貧血,黃疸不重。
溶血性貧血患者的肝臟清除膽紅素的能力很強,也可不出現黃疸。有癥狀者常為乏力、蒼白、氣促、頭暈等。體檢除發現肝脾腫大、黃疸外,還可能有骨痛及下肢踝部的慢性潰瘍。此種溶血常見于血紅蛋白病的溶血、紅細胞膜異常所致的溶血等。溶血性貧血的診斷主要依靠實驗室檢查。當患兒有貧血伴有網織紅細胞增高時,應考慮到溶血性貧血存在的可能性,應選擇下列試驗尋找紅細胞破壞增加的直接和間接證據。
2、急性溶血性貧血
常見的溶血性貧血的具體癥狀會表現在很多方面,一般為血管內溶血,這種溶血發生在血管內,紅細胞破壞的產物血紅蛋白在血漿中與結合珠蛋白結合,因此消耗結合珠蛋白而使其含量下降。表現為急性起病,可有寒戰、高熱、面色蒼白、黃疸;此外還可有惡心、嘔吐、感胸悶、腹痛;以及腰酸、背痛、少尿、無尿、排醬油色尿(血紅蛋白尿)、甚至腎功能衰竭等。
3、溶血性貧血的癥狀
溶血性貧血患者嚴重時神志淡漠或昏迷,甚至發生周圍循環衰竭,休克。此種溶血常見于嚴重的溶血性輸血反應、藥物或毒物誘發的溶血、紅細胞酶缺乏所致的溶血、PNH、冷凝集素誘發的溶血、微血管病性溶血性貧血、燒傷引起的溶血等。
溶血性貧血的檢查表現
(一)血象 紅細胞和血紅蛋白可顯著降低,成熟紅細胞形態改變和易見球形、新月形、棘形紅紉肥皺縮,碎裂紅細胞等。如出現大量球形紅細胞、靶形紅細胞,則分別提示遺傳性球形細胞增多癥及地中海貧血可能。當發生溶血危象時則全血細胞減少,網織紅細胞升高達10%,提示紅細胞代償性增生。
(二)血膽紅素 血膽紅素增高,總膽紅素一般<85.5mol/L以間接膽紅索增高為主,膽紅素定性試驗呈間接陽性。
(三)血紅蛋白尿 尿浴血陽性,而鏡下無紅細胞或紅細胞很少。
(責任編輯:吳敏 )
專家答疑
種植牙骨粉多少錢一克
2024-10-25金屬烤瓷牙多少錢一顆
2024-10-25馬里蘭橋修復義齒圖解
2024-10-25種牙什么情況下需要加骨粉
2024-10-25全口種植牙齒一般需要多少錢
2024-10-25前列腺炎患者不可以吃什么食物
2024-10-25怎么判斷是否陽痿早泄
2024-10-25有乳腺增生的話還能吃紅豆嗎
2024-1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