詳解流行性出血熱病因
流行性出血熱又名腎綜合征出血熱,是漢坦病毒所致自然疫源性急性傳染病。鼠類為傳染源,其他動物如犬、貓、家兔、野兔等也可為傳染源。現在就為大家詳解流行性出血熱的病因吧!
1、宿主動物和傳染源。
2、主要傳染源
主要傳染源是小型嚙齒動物、包括姬鼠屬(主要為黑線姬鼠)、大鼠屬(主要為褐家鼠、大白鼠)、鼠(棕背、紅背)、田鼠屬(主要為東方田鼠)、倉鼠屬(主要為黑線倉鼠)和小鼠屬(小家鼠,小白鼠)。我國已查出30種以上動物可自然攜帶本病毒,除嚙齒動物外,一些家畜也攜帶EHFV,包括家貓、家兔、狗、豬等,證明有多宿主性。這些動物多屬偶然性攜帶,只有少數幾個鼠種從流行病學證明為本病的傳染源,其中在我國黑線姬鼠為野鼠型出血熱的主要宿主和傳染源,褐家鼠為城市型(日本、朝鮮)和我國家鼠型出血熱的主要傳染源,大林姬鼠是我國林區出血熱的主要傳染源。至于其他攜帶本病毒的鼠類在流行病學上的作用,有待進一步觀察研究。
3、傳播途徑
主要傳播為動物源性,病毒能通過宿主動物的血及唾液、尿、便排出,鼠向人的直接傳播是人類感染的重要途徑。
目前認為有以下途徑可引起出血熱傳播:
(1)呼吸道 含出血熱病毒的鼠排泄物污染塵埃后形成的氣溶膠顆粒經呼吸道感染。
(2)消化道 進食含出血熱病毒的鼠排泄物污染的食物、水,經口腔黏膜及胃腸黏膜感染。
(3)接觸傳播 被鼠咬傷、鼠類排泄物、分泌物直接與破損的皮膚、黏膜接觸。
(4)母嬰傳播 孕婦患病后可經胎盤感染胎兒。
(5)蟲媒傳播 老鼠體表寄生的螨類叮咬人可引起本病的傳播。
4、人群易感性
一般認為人群普遍易感,隱性感染率較低,在野鼠型多為3~4%以下;但家鼠型疫區隱性感染率較高,有報告為15%以上,一般青壯年發病率高,二次感染發病罕見。病后在發熱期即可檢出血清特異性抗體,1~~2周可達很高水平,抗體持續時間長。
(責任編輯:吳敏 )
相關文章推薦
合作醫生
相關問答
專家答疑
鹽酸左旋咪唑糖漿的作用是什么?
2024-10-24克林霉素磷酸酯凝膠能用于多種皮膚感染
2024-10-24服用埃索美拉唑和依卡倍特鈉顆粒是否需
2024-10-24背上起好多疙瘩,中藥無效,能吃鹽酸多
2024-10-24皰疹患者能否用泛昔洛韋片,效果如何
2024-10-24惡寒發熱頭痛胸悶伴惡心嘔吐,六合定中
2024-10-24頭干霍亂、痧脹能否用周氏回生丸,其成
2024-10-24左氧氟沙星片一盒十粒,服用劑量是多少
2024-10-24
熱門文章
什么是漢坦病毒?一文全面解讀與科學應對
2024-10-28艾滋病窗口期多久:定義、影響因素與科學度過策略
2024-10-10什么叫氣溶膠傳播?一文帶你全面了解
2024-10-10乙類傳染病知識全面普及
2024-09-29艾滋病有哪些癥狀?一文帶你全面了解
2024-09-23兩歲嬰兒患艾滋病怎么辦?
2024-09-09艾滋病早期預警信號,深度解析皮疹癥狀
2024-09-02專家:HIV感染者可實現每兩月給藥一次
2024-08-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