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神經炎(面癱)要做什么檢查?
面癱是“面神經炎”的俗稱,是一種常見病、多發病。冬季寒冷,患面癱的人陡增。因為天氣變冷后,寒風如果長時間直接吹拂面部,面部會因過冷刺激引起局部營養神經的血管痙攣,導致該神經組織缺血水腫而致病。也有一部分病人,因過度勞累、患病毒性感冒等因素使面神經腫脹、受壓、損害以致引起面癱。
1、面神經損害定位檢查
根據對面神經分支功能檢查,確定神經干損傷部位。
(1)淚腺分泌試驗:測試巖大淺神經功能,將2.0cm×0.5cm濾紙分別鉤掛于雙下瞼緣,囑患者聞氨水,比較雙側濾紙浸濕長度,功能正常者5分鐘后濾紙全濕,雙側差50%以上者為陽性。
(2)味覺試驗:測試鼓索神經功能,囑受試者將舌伸出,將糖、鹽、醋或苦味液體涂于一側舌前2/3部位,以手示意有無味覺,分別測試雙側進行比較。也可用電味覺計,產生金屬味或苦味,取3次平均值,正常味覺閾為50~100mA,患側高于健側50%為陽性。
(3)唾液腺流量試驗:也是測試鼓索神經功能,雙頜下腺導管插管后,囑受試者口含檸檬,分別收集1分鐘時兩側唾液流量,如3次平均值患側較健側低25%以上時有意義。
(4)鐙骨肌反射試驗:測試鐙骨肌支功能,用聲導抗儀測試,鐙骨肌支受累時,患耳交叉及同側鐙骨肌反射均不能引出,而健側二者均正常。
2、面神經電生理試驗
1)肌電圖(EMG):用針電極刺入肌肉進行刺激,測出其運動單位的特殊電位。正常骨骼肌出現雙相式三相電位,如神經變性或除神經后則出現肌纖顫電位,能定量測示神經變性的程度。一般神經麻痹后3周才出現纖顫,表示有神經變性,即具手術指征,如無纖顫和運動單位電位,示面肌纖維化,則無手術指征。由于失神經支配電位在起病后14天之內記錄不到,所以該檢查在急性顳內面神經麻痹時沒有應用價值。
2)神經軸突電圖(ENOG):用雙極表面電極刺激面神經干時記錄面肌群的總和電位并進行兩側比較,估計患側神經纖維變性的百分數,為制定治療方案提供參考。是目前最好的定量檢測法。刺激電流為方波,0.2毫秒時程,50~150V波幅,頻率6次/秒。刺激電極置耳屏前莖乳孔外側,記錄電極置鼻唇溝(口角提肌、口輪匝肌、顴肌),記錄其總和電位,比較兩側總和電位之差,即神經變性的百分率。如兩周內變性達90%以上,表示功能很難恢復,必須進行手術。該檢查需在起病4天后才有意義。
(責任編輯:張琴琴 )
相關文章推薦
合作醫生
相關問答
專家答疑
家人 07 年腦出血至今未愈,如何治
2024-10-24腦出血后無法正常進食的病人能否吃全素
2024-10-2420 歲女性小腦出血左小腦畸形,走路
2024-10-24腦梗塞患者用藥多久能康復,有無效果
2024-10-24腦出血后遺癥肢體活動不利能吃步長腦心
2024-10-24腦梗塞患者康復期間適宜服用哪些藥物
2024-10-24腦血栓患者丁苯酞軟膠囊服用多久為宜
2024-10-24僅對腦梗治療過應注意什么
2024-10-24
熱門文章
坐下來時身體不自主搖動,這是怎么回事?
2024-10-25漸凍人是什么病?一篇帶你全面了解
2024-10-17老年人癡呆如何治療?要注意以下這幾點
2024-10-17三叉神經痛無法吃飯、洗臉,3D可視化技術快速驅痛
2024-10-15中風嚴重嗎?中風發作前的征兆
2024-10-14偏執型精神分裂癥要注意鑒別和檢查
2024-10-12理解與關愛:腦性癱瘓兒童的癥狀與早期識別
2024-10-11失眠危害大 吃什么有助緩解失眠
2024-1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