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小板減少癥的鑒別診斷
血小板減少癥是由于血小板數量減少或功能減退而引起的一種血液疾病,患者血液中的血小板小于正常水平。血小板減少常導致患者各個部位的異常出血,而顱內出血是本癥的致死原因,血小板減少危害之大可見一斑。因此,及時診斷并治療此病對于維護患者健康來說是非常重要的。
血小板減少癥應與以下疾病進行鑒別診斷:
(一)病毒感染急性期所致的血小板減少:病毒血癥可引起血小板凝集和破壞而數量減少并非免疫機制引起。特點是血小板減少發生在感染初期,減少程度與感染輕重成正比隨感染好轉而血小板上升。PA-IgG不增高。這些可與ITP鑒別。
(二)感染并發DIC所致的血小板減少:也發生在感染急性期出血癥狀及全身癥狀均較急性ITP嚴重,血小板減少進展更快,同時有凝血酶原時間延長纖維蛋白原降低、3P試驗陽性等實驗室檢查異常,可資鑒別。
(三)藥物性血小板減少性紫癜:有應用奎尼丁克尿塞衍生物、磺胺、新生霉素洋地黃毒甙等藥物史,起病時常伴有發冷、發熱頭痛、嘔吐等全身癥狀,以及結合實驗室檢查可資鑒別。
(四)繼發性血小板減少性紫癜:如急性白血病再生障礙性貧血、脾功能亢進、系統性紅斑狼瘡Evans綜合征、類風濕性關節炎、巨大血管瘤Wiskott-Aldrich綜合征、血栓性血小板減少性紫癜以及各種惡性腫瘤骨髓浸潤等均可引起繼發性血小板減少,需結合各該病臨床特點及相應的實驗室檢查加以鑒別。
體檢對診斷同樣很重要
(1)通常繼發于感染性或活動性系統性紅斑狼瘡(sle)的血小板減少癥以及血栓性血小板減少癥(ttp)時有發熱,而在特發性血小板減少性紫癜(itp)以及與藥物有關的紫癜則不發熱。
(2)由于血小板的破壞增加(例如特發性血小板減少性紫癜,與藥物有關的免疫性血小板減少癥,血栓性血小板減少性紫癜)而引起的血小板減少癥病人的脾臟捫診不增大;而繼發于脾臟對血小板阻留的血小板減少癥患者的脾臟大多可以捫及,繼發于淋巴瘤或骨髓增生性疾病的血小板減少癥病人也是如此。
(3)其他慢性肝病的體征對診斷也有意義,如蜘蛛痣,黃疸和肝掌。
(4)妊娠末期常引起血小板減少癥。
外周血細胞計數是確定血小板減少癥及其嚴重性的關鍵性檢查,同時血涂片檢查能為其病因檢查提供線索.若血小板減少不伴有其他影響止血功能的疾病(例如肝臟疾病或彌散性血管內凝血),止血功能篩選檢查則是正常的。
骨髓象檢查若在血涂片上見到除血小板減少以外的異常,有本檢查適應證.本檢查可提供巨核細胞的數量及形態的信息,并確定有或無引起骨髓功能衰竭疾病(例如骨髓異常增生)的存在。抗血小板抗體檢查臨床意義不大。若患者病史或檢查提供hiv感染危險依據,應對其進行hiv抗體檢查。
除了瘀斑,紫癜和粘膜出血(輕微或量多)外,體檢結果均為陰性。外周血檢查結果,除血小板數目減少外,均屬正常.骨髓檢查通常除可發現巨核細胞正常或數量增加外,其他亦屬正常。
(責任編輯:吳敏 )
專家答疑
種植牙骨粉多少錢一克
2024-10-25金屬烤瓷牙多少錢一顆
2024-10-25馬里蘭橋修復義齒圖解
2024-10-25種牙什么情況下需要加骨粉
2024-10-25全口種植牙齒一般需要多少錢
2024-10-25前列腺炎患者不可以吃什么食物
2024-10-25怎么判斷是否陽痿早泄
2024-10-25有乳腺增生的話還能吃紅豆嗎
2024-1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