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細胞減少癥的常見癥狀有哪些?
白細胞減少癥是由于白細胞異常而引發的血液科疾病,白細胞減少癥的常見癥狀有哪些?
常見癥狀
原發性白細胞減少癥僅有乏力、低熱等全身癥狀。可伴有單核細胞增多,并無嚴重感染。
繼發性白細胞減少癥的臨床表現決定于原發疾病。也可伴有口腔炎、中耳炎、支氣管炎、肺炎等繼發感染。
周圍血白細胞大多在(2~4)×109/L范圍,淋巴細胞相對增高。粒細胞胞質內可有中毒性顆粒及空泡變性性變。血紅蛋白和血小板數大致正常。骨髓象早期正常,或有粒細胞再生低下或成熟障礙。
臨床表現
大多數患者起病緩慢,有頭暈、乏力、心悸、低熱、失眠、咽喉炎及黏膜潰瘍等。
白細胞減少癥病因雖不同,但其臨床癥狀相似。單純粒細胞減少者,起病多緩慢,癥狀較輕,常見乏力、心悸、頭暈、低熱、咽炎或粘膜潰瘍等;若白細胞減少癥由感染所致者,則見高熱,惡寒,周身酸痛;若為粒細胞缺乏癥,則起病急,可突然畏寒或寒戰,高熱,頭痛,關節痛,極度乏力,嚴重者有吞咽困難,譫語或昏迷,可在數日內死亡。
體檢早期示扁桃體紅腫,咽部粘膜潰瘍,稍后可見壞死、水腫,粘膜潮紅充血以及頸部淋巴結腫大等體征,因其病因不同,臨床表現亦不同。
慢性原發性中性粒細胞減少癥多見于40歲以下女性,病程長,白細胞長期有中至重度減低伴中性粒細胞明顯減少或完全缺乏,但很少合并嚴重感染。
慢性家族性中性粒細胞減少癥為一良性、常染色體顯性遺傳性疾病,以持續的中性粒細胞減少及反復感染為特征。
周期性中性粒細胞減少癥病程遷延多年,血中中性粒細胞周期性減少,常間隔21d(15~45d)發作1次,每次持續約l周,發作時全身不適,頭痛、發熱,伴有咽部或其他部位感染。
溫馨提示
白細胞減少癥患者應注意量避免去公共場所,以防止呼吸道感染。還要慎用可引起白細胞減少的藥物,如某些抗生素、抗腫瘤藥物及解熱鎮痛藥,應定期檢查白細胞,嚴格掌握藥量、用藥時間,一經發現白細胞減少,應立即停藥。
(責任編輯:吳敏 )
專家答疑
種植牙骨粉多少錢一克
2024-10-25金屬烤瓷牙多少錢一顆
2024-10-25馬里蘭橋修復義齒圖解
2024-10-25種牙什么情況下需要加骨粉
2024-10-25全口種植牙齒一般需要多少錢
2024-10-25前列腺炎患者不可以吃什么食物
2024-10-25怎么判斷是否陽痿早泄
2024-10-25有乳腺增生的話還能吃紅豆嗎
2024-1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