細菌性肺炎的致病機制
細菌性肺炎是吸入性肺炎的其中一種,是由于細菌被吸入肺部而引起的,這大家都了解,但實際上,細菌性肺炎的致病機制與患者本身的免疫系統的狀態也有密切關系,但是并不是與免疫力相關,而是與本身免疫系統運作的機制相關,當呼吸道有破損,吸入的細菌數量多或毒性強,就容易致病。
按解剖學分類,肺炎可分為大葉性,小葉性和間質性,為便于治療,現多按病因分類,主要有感染性和理化性如放射線,毒氣,藥物以及變態反應性如過敏性肺炎等,臨床所見絕大多數為細菌,病毒,衣原體,支原體,立克次體,真菌和寄生蟲等引起的感染性肺炎,其中以細菌最為常見。
肺炎的病原體因宿主年齡,伴隨疾病與免疫功能狀態,獲得方式(社區獲得性肺炎或醫院內肺炎)而有較大差異,社區獲得性肺炎的常見病原體為肺炎鏈球菌,流感嗜血桿菌,金黃色葡萄球菌,化膿性鏈球菌,軍團菌,厭氧菌以及病毒,支原體和衣原體等,而醫院內肺炎中則以綠膿桿菌與其他假單胞菌,肺炎桿菌,大腸桿菌,陰溝與產生腸桿菌,變形桿菌,耐甲氧西林金葡菌(MRSA)和真菌等常見,吸入性肺炎大多數為厭氧菌感染。
免疫防御機制如對吸入氣體的過濾和濕化,會厭和咳嗽反射,支氣管纖毛粘液排泄系統,體液和細胞免疫功能的作用,使氣管,支氣管和肺泡組織保持無菌狀態,免疫功能受損(如受寒,饑餓,疲勞,醉酒,昏迷,毒氣吸入,低氧血癥,肺水腫,尿毒癥,營養不良,病毒感染以及應用糖皮質激素,人工氣道,鼻胃管等)或進入下呼吸道的病原菌毒力較強或數量較多時,則易發生肺炎,細菌入侵方式主要為口咽部定植菌吸入(aspiration)和帶菌氣溶膠吸入(inhalation),前者是肺炎最重要的發病機制,特別在醫院內肺炎和革蘭陰性桿菌肺炎,細菌直接種植,鄰近部位感染擴散或其他部位經血道播散者少見。
(責任編輯:吳敏 )
相關文章推薦
合作醫生
相關問答
專家答疑
阿奇霉素單次 1g 的劑量含義及后續
2024-10-24白帶有小白粒且持續低燒、全身無力、口
2024-10-24土霉素能否治療上呼吸道感染,哪些人禁
2024-10-24反復咳嗽有黃濃痰難以咳出怎么辦
2024-10-24深呼吸感覺肺里有痰,呼吸稍重,咳痰困
2024-10-24頭孢克洛和頭孢克肟有何區別,咳嗽能吃
2024-10-24懷孕時用了婦炎康等藥,寶寶能留嗎
2024-10-24阿奇霉素片和阿奇霉素分散片有何區別?
2024-10-24
熱門文章
速福達干混懸劑 開啟兒童流感治療新時代
2024-08-09喉嚨很癢總咳嗽怎么辦?
2024-06-20掌握呼吸道傳染病基本知識,科學應對流感
2024-04-25呼吸道感染性疾病在兒童群體中高發 專家提醒及時確診、盡快干預
2024-04-24一有流行病就中招?提升孩子免疫力是關鍵
2024-03-11肺病有哪些種類
2024-02-19支氣管擴張能否徹底治愈?
2024-02-06支原體感染咳嗽的癥狀及其診斷與治療
2024-0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