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乳性黃疸鑒別診斷及護理措施
有的寶寶剛出生時,皮膚的顏色紅潤,但喂母乳后不久,就發現皮膚變黃,而且久久不退。但寶寶能吃能睡,精神很好。經化驗,膽紅素多在每100毫升血20毫克以下。寶寶的肝臟和脾臟也不大,無貧血,白細胞數不高,肝功能正常。這就是母乳性黃疸。
母乳性黃疸的發生率為1-2%,甚至更高。為什么有些寶寶用母乳喂養后會出現黃疸呢?醫生研究發現,其中的主要原因可能是與新生兒小腸對膽紅素的吸收有關。專家認為,母乳性黃疸是由于母親乳汁中含有葡萄糖醛酸苷酶,活性特別高,使膽紅素在寶寶的小腸中被重復吸收,于是,寶寶便出現了黃疸并持續不退。
母乳性黃疸一般可分為早發型及遲發型兩種類型。早發型與新生兒生理性黃疸的出現時間及達到高峰值的時間相似,即在出生后的2-3天出現,并于第4-6天最明顯,然后在兩周內消退。然而,從臨床實踐來看,母乳性黃疸的最高值要超過生理性黃疸。遲發型者出現的時間較晚,常緊接生理性黃疸之后發生,也可能在生理性黃疸減輕后加重,也就是說母乳性黃疸常在寶寶出生后7-14天出現。
無論是早發型或遲發型母乳性黃疸,一旦停喂母乳3-5天后,黃疸就減退;若再開始母乳喂養,黃疸又會重新出現。母乳性黃疸比一般生理性黃疸的持續時間長,有的可長達1-2個月,但通過化驗可與肝炎區別開。
母乳性黃疸的護理措施:
(1)嬰兒出生后就密切觀察其鞏膜黃疸情況,發現黃疸應盡早治療,并觀察黃疸色澤變化以了解黃疸的進退。
(2)注意觀察胎黃嬰兒的全身癥候,有無精神萎靡、嗜睡、吮乳困難、驚惕不安、兩目斜視、四肢強直或抽搐等癥,以便對重癥患兒及早發現及時處理。
(3)密切觀察心率、心音、貧血程度及肝臟大小變化,早期預防和治療心力衰竭。
(4)注意保護嬰兒皮膚、臍部及臀部清潔,防止破損感染。
(5)胎黃常因孕母遭受濕熱侵襲而累及胎兒,致使胎兒出生后出現胎黃,故妊娠期間,孕母應注意飲食有節,不過食生冷,不過饑過飽,并忌酒和辛熱之品,以防損傷脾胃。
(6)婦女如曾生過有胎黃的嬰兒,再妊娠時應作預防,按時服用中藥。
(7)需進行換血療法時,應及時做好病室空氣消毒,備齊血及各種藥品、物品,嚴格操作規程。
(責任編輯:吳敏 )
相關文章推薦
合作醫生
相關問答
專家答疑
感冒后未發燒但嗓子疼咳嗽流涕怎么辦
2024-10-24腦蛋白水解物片和小兒智力糖漿能同時服
2024-10-24小孩不吃飯消瘦,能喝營養粉嗎?安素營
2024-10-2447 天寶寶腹瀉能否用媽咪愛,有無副
2024-10-24小孩發燒流鼻涕,能用小兒氨酚黃那敏顆
2024-10-24小兒尿床有哪些貼劑類藥物可治療?
2024-10-24流產治療選擇哪家醫院好
2024-10-248 歲女兒近日晚上發熱鼻塞喉嚨痛,用
2024-10-24
熱門文章
12歲兒童身高正常值及影響因素和促進方法
2024-05-10什么是膽紅素腦病
2024-02-23上了熱搜的“親吻病”,到底是啥病?
2024-02-23寶寶乙腦疫苗接種時間表來了!新手爸媽建議收藏
2024-02-23為什么會有兔唇,怎么避免
2024-02-237個月的寶寶可以吃什么
2024-02-223歲寶寶發燒40度危險嗎
2024-02-2212歲孩子標準身高體重
2024-0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