肌張力障礙是如何引起的
肌張力障礙綜合征(dystonic syndrome)簡稱肌張力障礙(dystonia),是主動肌與拮抗肌收縮不協調或過度收縮,引起以肌張力異常動作和姿勢為特征的運動障礙綜合征,具有不自主性和持續性特點。盡管名為肌張力障礙綜合征,但肌張力的變化不引人注意,而引人注意的是異常的體位姿勢和不自主的變換動作。 肌張力障礙可影響受累肢體的正常運動幅度、范圍、速度和肌肉的硬度等。
向您詳細介紹肌張力障礙綜合征的病理病因,肌張力障礙綜合征主要是由什么原因引起的。
(一)發病原因
1、遺傳因素(40%):
特發性肌張力障礙(idiopathic dystonia)病因不明,可能與遺傳有關。即是指親代的性狀又在下代表現的現象,時遺傳物質從上代傳給后代的現象。
2、網狀結構病變(50%):
繼發性肌張力障礙常是基底核,丘腦及腦干網狀結構等病變的癥候。基底核,丘腦及腦干網狀結構其主要功能為自主運動的控制。它同時還參與記憶,情感和獎勵學習等高級認知功能。基底核周圍的病變可導致多種運動和認知障礙。
(二)發病機制
1、特發性肌張力障礙(idiopathic dystonia)可為常染色體顯性(30%~40%外顯率)、常染色體隱性或X連鎖隱性遺傳,顯性遺傳缺損基因DYT1已定位于9號常染色體長臂9q32~34,編碼ATP結合蛋白扭轉蛋白A(torsin A),可有散發病例。環境因素如創傷或過勞等可誘發,如口-下頜肌張力障礙發病前,可有面部或牙損傷史,一側肢體過勞,常誘發書寫痙攣、打字員痙攣和運動員肢體痙攣等。
2、繼發性肌張力障礙是紋狀體、丘腦、藍斑、腦干網狀結構等病變所致,如肝豆狀核變性、膽紅素腦病、神經節苷脂沉積癥、蒼白球黑質紅核色素變性、進行性核上性麻痹、特發性基底核鈣化、甲狀旁腺功能低下、中毒、腦卒中、腦外傷、腦炎等;另外,藥物(左旋多巴、吩噻嗪類、丁酰苯類、甲氧氯普胺)也可誘發。
3、肌張力障礙還可由心理因素引起,特點是易受到暗示影響。
4、病理及神經生化改變:特發性扭轉痙攣可見非特異性病理改變,包括殼核、丘腦及尾狀核小神經元變性,基底核脂質及脂色素增多。繼發性扭轉痙攣病理學特征隨原發病不同而異,痙攣性斜頸、Meige綜合征、書寫痙攣和職業性痙攣等局限性肌張力障礙無特異性病理改變。
5、拮抗肌過度協同性收縮是本病主要的生理學特點,肢體每次收縮常由近端向遠程擴展。肌電圖檢查發現,肌肉收縮間歇期無不自主運動電位。根據肌電圖特點分為3型:
①持續30s的肌肉收縮,間隔短時間靜息;
②重復、節律性收縮和靜息狀態,收縮期和靜息期均為1~2秒鐘;
③快速、短暫肌肉收縮,持續100ms,表現類似肌陣攣。
6、遺傳方式 遺傳性肌張力不全的遺傳方式各不相同,各有其臨床特點,常染色體顯性遺傳性肌張力不全,伴不同程度的外顯率,以往認為只見于猶太人,現認為可見于各民族。顯性遺傳的缺陷基因位于9號染色體長臂上(9q34),有明顯的基因組印記(genomic imprinting)和遺傳早現(anticipation)現象。常染色體隱性遺傳的肌張力不全見于各民族,起病年齡較晚,病情進展較慢。X連鎖隱性遺傳見于菲律賓。以下重點討論顯性遺傳的肌張力不全。
7、錐體外系生理解剖功能 錐體外系結構非常復雜,廣義地講,除錐體系外,所有與運動有關的中樞神經結構都可屬于錐體外系。錐體外系包括基底節、黑質、紅核、丘腦底核、小腦齒狀核和腦干網狀結構等,其中主要的結構是基底節。基底節包括尾狀核和豆狀核兩部分,豆狀核分為外側部的殼核和內側部的蒼白球,尾狀核和殼核合稱紋狀體。錐體外系是多神經元結構,其傳導通路形成一個大的循環圈,在循環圈中興奮性介質為乙酰膽堿,抑制性介質為多巴胺,它保證錐體系統啟動的主動運動更精細準確和穩定。
(責任編輯:吳潔媚 )
相關文章推薦
合作醫生
相關問答
專家答疑
家人 07 年腦出血至今未愈,如何治
2024-10-24腦出血后無法正常進食的病人能否吃全素
2024-10-2420 歲女性小腦出血左小腦畸形,走路
2024-10-24腦梗塞患者用藥多久能康復,有無效果
2024-10-24腦出血后遺癥肢體活動不利能吃步長腦心
2024-10-24腦梗塞患者康復期間適宜服用哪些藥物
2024-10-24腦血栓患者丁苯酞軟膠囊服用多久為宜
2024-10-24僅對腦梗治療過應注意什么
2024-10-24
熱門文章
坐下來時身體不自主搖動,這是怎么回事?
2024-10-25漸凍人是什么病?一篇帶你全面了解
2024-10-17老年人癡呆如何治療?要注意以下這幾點
2024-10-17三叉神經痛無法吃飯、洗臉,3D可視化技術快速驅痛
2024-10-15中風嚴重嗎?中風發作前的征兆
2024-10-14偏執型精神分裂癥要注意鑒別和檢查
2024-10-12理解與關愛:腦性癱瘓兒童的癥狀與早期識別
2024-10-11失眠危害大 吃什么有助緩解失眠
2024-1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