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兒急性髓樣白血病的檢查項目有哪些
急性髓樣白血病(acute myeloid leukemia,AML)在分子生物學改變及化療反應方面,兒童AML與成人(<50歲)相似。嬰幼兒的AML比成人易發生髓外白血病,在過去20年AML的治愈率約40%,遠不及兒童ALL。AML第1次緩解后同胞間異基因BMT結果稍好于化療,兒童AML可發生于任何年齡,各年齡組發病率基本一致,在青少年略高些,不像ALL在3~4歲為高峰。男女之間無差異。AML發病與某些遺傳性疾病有關,如在21-三體、范可尼貧血等病中,AML發病率較高。一些惡性腫瘤治療后發生繼發性AML可能性約5%。AML發生與某些藥物治療(如環磷酰胺,鬼臼類藥物)及放射治療有關。那么,小兒急性髓樣白血病的檢查項目有哪些?
小兒急性髓樣白血病需做的檢查項目:
染色體、骨髓象分析、血常規、血紅蛋白、血涂片、血液生化六項檢查、細胞組織化學染色、骨髓各系細胞形態學檢查、CT檢查。
血象
貧血和血小板減少極其常見(占75%~90%) 半數AML患者白細胞數增高,多在10×109 /L~100×109 /L之間,20%的病例甚至>100×109 /L。部分患者白細胞數可正常,少數病人(常為M3型或老年病例)白細胞數< 4.0×109 /L。80%患者血紅蛋白低于正常值,甚至出現嚴重貧血,網織紅細胞常減少。血小板數多數患者減少,少數正常或輕度增高。
骨髓象
多數患者高度增生,正常造血細胞被白血病細胞取代;少數患者骨髓增生低下,但原始細胞仍在30%以上。如胞漿內發現Auer小體,更有助于排除ALL而確診為AML。
白血病精確的診斷分型是正確選用化療方案的前提。目前國際上通用的是細胞形態學(Morphology)、免疫學(Immunology)、細胞遺傳學(Cytogenetics)和分子遺傳學(Molecular)分型,即我們常說的MICM分型所以,如果考慮是白血病,需要做上述檢查,一是確診白血病,二是確定白血病類型,選擇治療方案和判斷預后。
1。細胞組織化學染色
AML的不同亞型其細胞化學染色特點不盡相同,因此AML的細胞化學染色對該病的診斷十分重要。
2。染色體
79%~85%的兒童AML伴有染色體異常。其中約半數AML病例只以單獨核型異常出現,其余伴有附加異常。采用高分辨技術,核型異常發現率高達90%以上。AML的染色體異常以結構畸變為主,高達39種之多,某些特殊的結構異常,如t(8;21)(q22;q22)、t(15;17)(q22;q11-12)和inv(16)(p13;q22)或t(16;16)(p13;q11),與良好預后相關。由于染色體核型異常在AML的診斷和預后意義判定上的價值遠較免疫分型重要。
(1)特異性染色體結構重排:
t(8;21)(q22;q22)是AML中最常見的特征性染色體異常之一,兒童患者療效差,預后不良。
t(15;17)(q22;q21)與PML-RARA:可見于70%的APL患者,分子檢測顯示100%APL具有t(15;17),由于它從未見于其他白細胞亞型和腫瘤,因此成為APL高度特異性細胞遺傳學標志。本組患者總的療效好,生存期長。
t(9;11)(p22;q23):是11q23異常中最常見的易位形式。75%為AML-M5型,尤以M5α常見。總的預后良好。但患者的年齡,白細胞計數,有無中樞神經系統累及也決定了患者的預后差異。
t(10;11)(p11-15;q23):主要見于AML-M5型患者,兒童多見,80%患者<3歲。預后不良,2年無病生存率50%。易位導致MLL-ELL融合基因形成。
t(11;19)(q23;p13.3):可見于ALL、AML-M4、M5、M1、M2,以小于1歲的嬰兒多見。中位生存期17.6個月。
t(6;9)(p23;q34):AML中占2%,主要為M2型,其次為M4。最初描述是以骨髓中正常嗜堿粒細胞增多為特征。20%患者有既往MDS病史。年輕患者(20~30歲),預后差。
inv(3)(q21q26):包括inv(3)(q21q26),t(3;3)(q21;q11q26),t(3;3)(q21;q26),inv(3)(q21;q26),del(3)(q12q21),t(1;3)(p36;q21)等多種形式。此型約占1%AML,年輕患者,既往有MDS病史,可見于M1、M4、M6、M7等。
t(3;5)(q21;q31):1/4患者為M6,與inv(3)不同的是患者血小板無增多,但有高風險發生Sweet綜合征傾向。累及5q34 NPM基因。
t(9;22)(q34;q11):少見類型,發生率少于1%,主要見于AML-M1,少數為M2。預后惡劣。
H.t(7;11)(p14;p15):少見類型,絕大多數病例形態學上診斷為AML-M2,少數為M4型。臨床上突出特征為三系病態造血并出現巨大的成熟粒細胞,伴有pseudo-pelger-huüt核異常。
t(8;16)(p11;p13):少見,以原始細胞吞噬紅細胞為特征,但不伴嗜酸粒細胞增多。年輕患者居多,常有髓外浸潤。預后差。
t(1;22)(p13;q13):僅見于小兒M7,其中28%兒童M7和67%的嬰兒M7。
t(16;21)(p11;q22):年輕患者(MA 22歲),FAB各亞型均見,預后差(MS 16個月)。
t(16;21)(q24;q22):其融合基因AML1-MTG16產物功能與t(8;21)(q22;q22)的AML1/MTG8相似,可能為t(8;21)的變異。
del(20)(q11,2q13.3)可見于2%~3%的AML患者,預后差。
t(1;7)(p10;p10)通常有白前病史。
(2)染色體數目異常:
A。三體8:三體8是AML中最常見的數目異常,可見于20%的病例,作為一個孤立異常, 8經常出現于AML-M5、M4、M1,少見于M3。作為一個附加異常可見于各種類型。 8異常AML預后中等。
B。三體4:少見類型,多見于AML-M4,部分報道認為該易位的發生與既往致畸變劑接觸史有關。多數合并額外染色體異常,如 8。病人預后差。
C。其他三體:21-三體作為一個孤立異常常見于AML-M2,預后差。 9, 22, 11, 13, 19, 6也有報道。
D。-7:檢出頻率僅次于三體8,伴單體7患者可能與接觸化學或其他毒性物質有關。家族性白血病可見單體7。兒童單體7綜合征表現為診斷時為白血病前期然后逐漸演變到AML,預后差,經常伴有感染。
E。-5/5q-:不及在MDS常見,常伴有1L-4、1L-5基因缺失。
3。免疫分型
FAB分型的主要依據為細胞形態學和組織化學,由于人為因素,診斷一致率有較大差別。免疫表型可以提示白血病細胞的分化系列及分化階段,鑒別率高達98%。因此,對某些單純以形態學難以分型的AML,如M0、ML、M7,急性未分化型白血病(acute undifferentiated leukemia,AUL)、急性雜合型白血病(acute heterozygosis leukemia,AHL)等,免疫分型檢查十分重要。但免疫分型對AML的預后價值不大。
其它輔助檢查:
⑴尿酸 高尿酸血癥常見于白細胞數增高和誘導化療期患者,且與腫瘤溶解有關但AML的高尿酸血癥發生率比ALL低;
⑵凝血異常 出現DIC時可出現血小板減少,凝血酶原和部分凝血活酶時間延長,血漿纖維蛋白原減少纖維蛋白降解產物增加和凝血因子ⅤⅦ、Ⅷ、Ⅹ等的缺乏。
⑶血清酶
①血清乳酸脫氫酶(LDH)可升高,尤其是M4、M5亞型,其增高程度一般也輕于ALL;
②血清溶菌酶(lysozyme)增高亦以M4、M5型多見。
(責任編輯:李雪 )
相關文章推薦
合作醫生
相關問答
專家答疑
感冒后未發燒但嗓子疼咳嗽流涕怎么辦
2024-10-24腦蛋白水解物片和小兒智力糖漿能同時服
2024-10-24小孩不吃飯消瘦,能喝營養粉嗎?安素營
2024-10-2447 天寶寶腹瀉能否用媽咪愛,有無副
2024-10-24小孩發燒流鼻涕,能用小兒氨酚黃那敏顆
2024-10-24小兒尿床有哪些貼劑類藥物可治療?
2024-10-24流產治療選擇哪家醫院好
2024-10-248 歲女兒近日晚上發熱鼻塞喉嚨痛,用
2024-10-24
熱門文章
12歲兒童身高正常值及影響因素和促進方法
2024-05-10什么是膽紅素腦病
2024-02-23上了熱搜的“親吻病”,到底是啥病?
2024-02-23寶寶乙腦疫苗接種時間表來了!新手爸媽建議收藏
2024-02-23為什么會有兔唇,怎么避免
2024-02-237個月的寶寶可以吃什么
2024-02-223歲寶寶發燒40度危險嗎
2024-02-2212歲孩子標準身高體重
2024-0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