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昏迷是由什么原因引起的?
淺昏迷:意識活動與精神活動消失,但對強的疼痛刺激(如按壓框上神經)可表現出表情或運動反應,不能被喚醒;瞳孔對光反射正常,深、淺反射存在。 昏迷患者覺醒狀態喪失,臨床表現為患者的覺醒-睡眠周期消失,處于持續的“深睡”之中,不能覺醒。患者的知覺、注意、思維、情感、定向、判斷、記憶等許多心理活動全部喪失。對自身和外界環境毫不理解,對外界刺激毫無反應。對簡單的命令不能執行。
給予強烈的疼痛刺激,除有時可出現痛苦表情或呻吟外,完全無意識性反應。 淺昏迷 臨床表現睜眼反應消失或偶呈半閉合狀態,語言喪失,自發性運動罕見,對外界的各種刺激及內在的需要,完全無知覺和反應。但強烈的疼痛刺激可見患者有痛苦表情、呻吟或肢體的防御反射和呼吸加快。腦干的反射如吞咽反射、咳嗽反射、角膜反射及瞳孔對光反射仍然存在,眼腦反射亦可存在。呼吸、脈搏、血壓一般無明顯改變。大小便潴留或失禁。
淺昏迷是由什么原因引起的?
1、Adams的昏迷病因分類 本分類主要根據有無腦局灶癥狀、腦膜刺激征和腦脊液改變,將昏迷的病因分為三大類,它由Adams(1977)所提倡使用。此種分類能較客觀地對昏迷的病因做出鑒別診斷,適宜于有一定臨床經驗的醫生使用。
(1)無局灶癥狀和腦脊液改變:
①中毒:如酒精、巴比妥、鴉片等。
②代謝障礙:糖尿病酸中毒、尿毒癥、艾迪生病危象、肝性腦病、低血糖、腦缺氧、肺性腦病等。
③嚴重感染:肺炎、傷寒、瘧疾、華弗綜合征等,腦脊液血性或白細胞增多,常無局灶性癥狀。
④循環休克。
⑤癲癇。
⑥高血壓病及子癇。
⑦高溫及低溫。
⑧腦震蕩。
(2)有腦膜刺激征、腦脊液血性或白細胞增多,常無局灶性癥狀:
①蛛網膜下隙出血。
②急性腦膜炎。
③某些腦膜炎。
(3)有局灶癥狀,伴或不伴腦脊液改變:
①腦出血。
②腦梗死。
③腦膿腫。
④硬膜下或硬膜外血腫、腦挫傷。
⑤腦腫瘤。
⑥其他:顱內靜脈炎、某些病毒性腦炎、播散性或疫苗接種后腦炎。
2、Plum學派的分類 Plum學派(1979)對昏迷病因的分類,是應用最廣的一種分類方法。他們根據瞳孔改變、眼球運動、呼吸型式、運動功能等腦功能的床旁監測,從神經定位診斷的觀點出發,將昏迷的病因歸納為3類:
(1)幕上腫塊性病變:
①腦出血。
②腦梗死。
③硬膜下血腫。
④硬膜外血腫。
⑤腦腫瘤。
⑥腦膿腫。
⑦腦寄生蟲病。
(2)幕下腫塊或破壞性病變:
①小腦或腦橋出血。
②腦干梗死。
③小腦膿腫。
④小腦或腦干腫瘤。
(3)彌漫性及代謝性病因所致:
①顱內彌漫性病變:
A。顱內感染(腦炎、腦膜炎)。
B。廣泛性腦挫傷。
C。蛛網膜下隙出血。
D。高血壓腦病。
E。癲癇。
②代謝性腦病:
A。缺氧或缺血。
B。低血糖。
C。輔酶缺乏。
D。內源性臟器功能衰竭。
E。外源性中毒。
F。內分泌病。
G。體溫調節障礙。
3、國內四川醫學院于1980年提出的昏迷分類 將昏迷分為全身性疾病和顱內病變兩大類。
(1)顱內疾病:
①局限性病變:
A。腦血管病:腦出血、腦梗死、
(責任編輯:尹浩 )
相關文章推薦
合作醫生
相關問答
專家答疑
甲減患者適宜多碘還是少碘
2024-10-25甲減病會不會導致肌肉酸痛、渾身乏力?
2024-10-25亞臨床甲減會發展為甲減嗎
2024-10-25甲減病會一直發胖嗎
2024-10-25做甲狀腺檢查時需要空腹嗎
2024-10-25甲亢患者適合吃什么水果比較好
2024-10-25甲亢會不會導致腹瀉
2024-10-25臨睡前誤服一粒匹維溴銨片該如何處理
2024-10-24
熱門文章
細菌感染要做什么檢查?一文帶你全面了解
2024-08-12腋窩35.7度是低燒嗎?
2024-01-23成年人38度算發燒嗎?
2024-01-15慢性胃炎怎樣治療
2024-01-12滴水觀音中毒的癥狀
2023-12-2937.3算不算發燒
2023-12-2636.8度正常嗎
2023-12-26菌血癥的癥狀
2023-12-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