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醫生在線首頁 > 疾病頻道 > 呼吸科 > 正文

            高山病癥狀 發病表現是什么

            2014-05-31 15:42:12      家庭醫生在線

            高原病通常指人體進入高原或由高原進入更高海拔地區的當時或數天內發生的因高原低氧環境引起的疾病。可分為急性高原病和慢性高原病。又稱高山病。高原低氧環境引起機體缺氧是其病因。上呼吸道感染、疲勞、寒冷、精神緊張、饑餓、妊娠等為發病誘因 。那么,高山病癥狀有哪些?下面就讓家庭醫生在線的小編帶您去了解看看吧!

            高原病多發生于初登山時,特別在最初幾天內,稱為急性反應。凡高原反應持續3個月以上不消退者稱為慢性反應。

            國外學者劃分高原病為五類綜合征:急性高原病、高原肺水腫、高原腦水腫、高原視網膜出血和慢性高原病。

            我國學者劃分高原病為急性高原病和慢性高原病兩大類。

            一、急性高原病

            1、急性高原反應

            短時間內進入3000m以上高原,或高原地區居民在平原生活一段時間后重返高原時,均可產生反應,有頭痛、頭昏、心悸、氣短。重者有食欲減退、惡心、嘔吐、失眠、疲乏、腹脹和胸悶。檢查有口唇輕度發紺及面部浮腫等。

            急性高原反應多發生在登山后24小時內,一般在1~2周內即能適應,癥狀自行消失。癥狀重者可對癥治療,采用乙酰唑胺劑量0.25g口服,每日2~4次,上山前2天起服至登高原后3天。該藥起利尿作用,可降低急性高原病的發病率及其嚴重程度,并可減輕睡眠時的缺氧狀況。乙酰唑胺可提高動脈氧濃度及改善動脈血的氧合作用,防止進一步損傷肺部氣體交換;還可減少蛋白尿和周圍水腫等。潑尼松5~10mg,每日2次口服,上山后用3天有利于減輕癥狀。此外尚可用適量鎮靜劑、各種維生素以及氨茶堿等。

            2、高原肺水腫

            發病率約為3%。在急性高原反應的基礎上,當海拔達4000m以上則發病,但也可在2500m快速登山者中發病。所以有在登山后3~48小時急速發病,也有遲至3~10天才發病者。癥狀如頭痛、胸悶、咳嗽、呼吸困難、不能平臥等,個別嚴重者可有少尿、咯多量血性泡沫痰、甚至神志不清。體征有紫紺及雙肺呼吸音降低,滿布濕羅音。X線顯示雙肺野有密度較淡、片狀云絮狀模糊陰影,在肺門旁最明顯,右側常較左側為重。

            據研究,缺氧可引起肺小靜脈血管收縮,阻力增加,導致肺動脈高壓;又可使肺毛細血管通透性增高,加上缺氧引起的淋巴循環障礙,最終促發肺水腫。病理檢查雙肺有散在片狀出血區,肺泡內有纖維蛋白滲出和透明膜形成,毛細血管極度擴張、充血,并在其內有微血栓形成。寒冷與呼吸道感染可加重缺氧,咳嗽或勞累也為重要誘因。綜合治療效果較好。早期充分吸氧,氧的流量約每分鐘6~8L。有肺水腫者,絕對臥床休息,保暖。防止上呼吸道感染。嚴禁大量飲水。呋塞米(速尿)可用20~40mg立刻靜脈注射或40~80mg口服,每日2次,為期2~3日。利尿期間宜補鉀并觀察脫水情況。有煩躁不安時,可用少量鎮靜劑。也可采用0.25g氨茶堿溶于50%葡萄糖液40ml緩慢靜注,以降低肺動脈壓。口服潑尼松或靜脈緩慢滴入氫化可的松可減少毛細血管滲出及解除支氣管痙攣。有呼吸和心力衰竭時,應立即采用相應治療。病情穩定后,轉至海拔較低處。

            3、高原腦水腫

            又稱高原昏迷或高原腦病。發病率低,但較易引起死亡。見于快速進入4000m以上高原者,發病急,多在夜間。主要病因為急性缺氧,引起腦部小血管痙攣和通透性增加,產生腦水腫。患者除有早期的急性高原反應的癥狀外,伴有顱壓增高現象,如劇烈頭痛、嘔吐等。還可出現神志恍惚、抑郁或興奮、譫妄等精神癥狀。個別患者抽搐,以后嗜睡、昏睡以至昏迷。患者脈率增快,呼吸極不規則,瞳孔對光反應遲鈍,有時出現病理反射及視神經乳頭水腫和出血等。腦脊液正常,壓力可稍偏高。

            二、慢性高原病

            按臨床表現又分為五種類型,但各類型間表現互有交叉,大多數病例是以肺動脈高壓和心臟改變為主的混合型。

            1、慢性高原反應

            有些患者雖在高原居住一定時間,但高原反應癥狀始終遷延存在,常出現神經衰弱綜合征,有時可有心律失常或短暫性昏厥。應注意體質鍛煉,提高對缺氧的適應能力。對癥治療用維生素B6、溴劑等。

            智利安第斯山地病(Monge′s或Andes disease)又稱繼發性慢性高原病,發生在一些原來在高原并能夠適應的居民中。由于長期缺氧,使外周化學感受器對缺氧的敏感性降低,導致肺泡換氣過低。其病理特點是動脈血氧飽和度降低,血紅蛋白和紅細胞壓積增高,肺動脈壓也較高原健康居民為高。臨床表現與一般慢性高原病相似。氧氣吸入能增加動脈氧飽和度,并改善神經精神癥狀。轉移至低地可痊愈。

            2、高原心臟病

            以小兒為多見,由于對缺氧的代償能力較差,缺氧引起肺血管痙攣、硬化,使肺動脈壓增高。右心室因持續負荷過重而增大,導致右心衰竭。此外,血壓增高及血液粘稠度增加等對左心室也有影響,造成整個心臟肥大和全心衰竭。缺氧也可導致心肌細胞的濁腫、灶性壞死和心肌纖維斷裂等。臨床癥狀小兒有紫紺、氣急、浮腫、陣發性咳嗽、夜啼、精神萎靡等;成人有心悸、咳嗽、發紺、浮腫、體力衰退等。由于心臟擴大系以右心室為主,故X線檢查時,小兒心臟常呈彌漫性或球型擴大,成人的肺動脈明顯突出,肺動脈主干直徑常大于1.5cm。尸檢見右心心肌變性,肌纖維廣泛斷裂,間質增生水腫,肺小動脈中層肌肉增厚,肺動脈干彈力纖維消失。轉低地后,癥狀和體征減輕或消失。治療重點是控制感染和糾正心力衰竭。

            3、高原紅細胞增多癥

            久居高原,紅細胞與血紅蛋白增多是一種代償機能。海拔愈高,居留時間愈久,其紅細胞也愈多。紅細胞增多,則引起血液粘稠度增高。在銀川地區紅細胞壓積及全血比粘度均高于平原地區,且男性高于女性。由于全血比粘度增高,而致循環阻力增加,加重心臟負荷和組織缺氧,產生一系列癥狀。在移居拉薩的漢族中,患病率達13%。據研究提示在缺氧刺激后,紅細胞生成素增多;又查明β2-腎上腺素能受體參與紅細胞生成素的產生。診斷標準一般紅細胞超過700萬/mm3,血紅蛋白超過17g/dl,紅細胞壓積高達80%。靜脈放血300~400ml僅可使癥狀暫時緩解,故以轉低地治療為宜。

            4、高原高血壓癥

            初到高原血壓升高,主要由于缺氧使小血管收縮、痙攣,循環外周阻力增高,心率加速,循環時間縮短之故。移居高原一年內為適應不穩定期,血壓波動明顯,而以升高者居多。久居和世居高原者的醛固酮分泌量顯著減少,從而導致血壓偏低。腎素分泌增加,血液粘稠度增高等,均可能對高血壓形成有影響。臨床表現與慢性高原反應相似,主要為神經衰弱綜合征,很少引起心、腎損害。返回低地后,血壓很快恢復正常。

            5、高原低血壓癥

            我國患病率為10%左右。臨床表現為神經衰弱綜合征。發病原因與長期低氧所致組胺含量增多以及腎上腺皮質功能減退有關。多數不需特殊治療,對癥狀明顯者可酌情對癥處理。

            (責任編輯:李雪 )

            相關文章推薦

              科大夫掛號引導

              合作醫生

              相關問答

                主站蜘蛛池模板: 四虎精品亚洲一区二区三区| 精品亚洲av无码一区二区柚蜜| 奇米精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eeuss鲁片一区二区三区| chinese国产一区二区| 一区二区三区无码被窝影院| 日韩欧国产精品一区综合无码| 国产成人一区二区三区电影网站 | 国产精品一区二区久久不卡| 精品无人乱码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一区二区三区首页| 激情内射日本一区二区三区| 无码喷水一区二区浪潮AV| 99久久综合狠狠综合久久一区| 日韩精品人妻一区二区中文八零| 视频一区二区在线播放| 日本一区二区三区不卡在线视频 | 美女福利视频一区二区| 成人免费一区二区无码视频| 亚洲高清毛片一区二区| 无码人妻一区二区三区一| 美女毛片一区二区三区四区| 亚洲av午夜福利精品一区| 亚洲av无码一区二区乱子伦as| 少妇特黄A一区二区三区| 波多野结衣AV一区二区三区中文 | 韩国精品福利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综合一区无码精品| 成人毛片无码一区二区| 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l | 中文字幕AV一区二区三区 | 亚洲精品日韩一区二区小说| 3d动漫精品啪啪一区二区免费| 日韩电影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国产国产综合一区首页| 麻豆一区二区在我观看| 久久毛片一区二区| 日韩高清一区二区三区不卡| 日韩精品一区二区三区不卡 | 精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 免费视频精品一区二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