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曉麗:公眾如何應對傳染病帶來的心理壓力?
受訪專家:武警廣東省總隊醫院心理科副主任 王曉麗博士
從前幾年的“非典”、“禽流感”、“瘋牛病”,到今年的“登革熱”、“ 埃博拉病毒”人類面對著傳染性疾病的威脅。突發性傳染性疾病不但給感染者的身體帶來傷害, 也對感染者以及周邊人群的心理產生了巨大的影響, 甚至在很大程度上, 對心理的傷害遠較身體傷害更大, 持續的時間更長。
以最近廣州爆發的“登革熱”為例,在登革熱的初期,公眾并不了解登革熱的疾病表現,陸續的發現身邊有一些朋友“高熱住院了”,甚至有的一家人幾個人都“傳染”了,開始對“重感冒”產生疑惑,心理緊張。由于不了解事件真相、缺乏相關的科學知識, 看到了政府的新聞,病例持續增高,甚至出現了死亡病例,公眾更加的恐慌。在突發傳染性疾病公共事件中公眾常常會出現一系列非理性的情緒, 以焦慮、疑病和抑郁較為普遍。表現緊張不安、煩躁,經常擔心、害怕自己及家人得?。簧踔敛讹L捉影,內心充斥懷疑和困惑, 對自身健康狀況或身體某一部分功能過分關注,沒有根據地擔心、懷疑自己患上某種疾病或出現了中毒癥狀。在突發傳染性疾病出現時,有個別公眾還可能通過應激機制增加抑郁癥發生的危險,持久的情緒低落、抑郁、失去愉快感;對突發事件的形勢悲觀、失望,對政府和權威機構所采取的措施不信任。
其實從心理學來解讀這種現象,傳染性疾病帶來社會公眾的恐慌,主要來源于人對不可預料不可確定的因素而導致的無所適從的一種強烈的心理反應,更深沉次是人類面對疾病換起了對死亡的恐懼。心理學認為,人類與生俱來就會有生的渴望和死的恐懼,死亡的恐懼是人類生命中感到最大的恐懼。正是這種恐懼的感受,喚起了人類的焦慮、疑病或者抑郁,因此在突發傳染性疾病時期,公眾心理自助就非常的重要。
首先政府在處理危機事件的過程中, 處于社會支持系統的核心地位, 采取及時有效的措施,并利用電視、網絡、手機平臺進行健康宣教,及時播報事件的進展,提供援助和安全保障的方案,可以讓公眾了解預防和自我保護、求助的具體知識,在面對突發公共衛生事件引發的社會危機時不會產生心理恐慌,從而避免出現一系列由此而引發的非理性行為。
其次在突發傳染性疾病過程中,家庭是每個人的“安全之所”,家人的互相支持和陪伴,對已感染者的不棄不離,安慰,鼓勵,是每個人緩解恐慌的最有力的幫助。同時家庭也是實施預防措施的關鍵環節,如果每個家庭都參與到積極的防護中,將推動社會安全體系的建立,給公眾更多的安全感。
最后我們自己要為自己負責。一方面學習相關知識,做好自我防護,積極從事體育鍛煉,注意合理膳食,保持充足的睡眠,保護周圍的衛生環境。抱有做好自己能做的事情,順其自然共度難關的心態。另一方面發現自己心理狀況的失控,應及時和家人求助,尋求正規心理醫生的幫助及時到醫院咨詢診治。
家庭醫生在線(www.zpeb.net)原創內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違者必究,內容合作請聯系:020-37617238
(責任編輯:陸偉祥 通訊員:田乃偉)
相關文章推薦
合作醫生
相關問答
專家答疑
懷孕 35 天能否使用復方酮康唑發用
2024-10-24重組人干擾素α-2b軟膏有何作用?
2024-10-24諾氟沙星膠囊有何作用?
2024-10-24諾氟沙星膠囊有何功效?
2024-10-24誤吃過期硫酸慶大霉素和諾氟沙星膠囊有
2024-10-24鹽酸嗎啉胍能和清開靈膠囊同服嗎?藥效
2024-10-24皰疹治療兩天沒變化,多久能好?
2024-10-24空腹服用是否等同于飯前服用?
2024-10-24
熱門文章
艾滋病窗口期多久:定義、影響因素與科學度過策略
2024-10-10什么叫氣溶膠傳播?一文帶你全面了解
2024-10-10乙類傳染病知識全面普及
2024-09-29艾滋病有哪些癥狀?一文帶你全面了解
2024-09-23兩歲嬰兒患艾滋病怎么辦?
2024-09-09艾滋病早期預警信號,深度解析皮疹癥狀
2024-09-02專家:HIV感染者可實現每兩月給藥一次
2024-08-30隱匿性感染是否具有傳染性?
2024-08-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