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顱內占位性病變?顱內占位是什么引起的?
顱內占位性病變是在顱腔內占據一定空間位置的一組疾病的總稱,臨床上以顱內壓增高和局灶性神經損害為特征,其中以顱內腫瘤、顱內血腫和腦膿腫等為常見。成年人的顱內壓增高是指顱壓>200mmH2O。引發顱內壓增高的原因有以下幾種:顱腦損傷引起的各類顱內血腫、各種自發性顱內出血及血腫、顱內各種原發和轉移性腫瘤、顱內膿腫、顱內各種肉芽腫、顱內各種寄生蟲病和其他顱內占位性病變。針對顱內占位性病變的相關問題,下面請惠州市第三人民醫院主任醫師李雪松為大家解答。
什么是顱內占位性病變?
顱內占位性病變俗稱腦腫瘤,或交占位病變,指患者顱內發生腫瘤性病變,至于腫瘤是良性或惡性需通過檢查和手術的病理來進一步確診。腦梗塞分期可分為:1。超早期,即發病72小時內內;2。早期,即發病二周內;3。亞急性期,即發病兩周至兩個月內;4。慢性期、恢復期,即兩個月后。
顱內占位是什么引起的?
顱內占位即腦腫瘤的引起因素目前臨床上尚無明確的醫學結論,是醫師研究關注的難題和熱點之一。部分學說認為患者產生顱內占位與細胞突變有關,細胞突變與患者個人的遺傳因素、個人體質以及環境因素有關,是多因素疾病,尤其是惡性腫瘤。
患有顱內占位性病變的患者,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生活習慣,避免較大動作,以防受到刺激加劇顱內壓增高。及時就醫,進行針對原發病的治療,控制原發病,從而達到降低顱內壓,抗癲癇以及控制精神癥狀等效果。在發生顱內壓增高晚期并發癥腦疝時,手術是唯一可靠的選擇手段,通過手術去除病變,緩解顱壓高,改善癥狀,恢復腦功能。個別病變不能手術切除者可以進行顱內或顱外減壓術,以達到緩解癥狀,延長壽命的效果。
(責任編輯:羅敏效 )
相關文章推薦
合作醫生
相關問答
專家答疑
脊柱骨折和脊柱椎體骨折有何差異?
2024-10-20嬰兒高速震蕩厲害會否患腦部震蕩癥?
2024-10-20小腦延髓池寬 0.89CM 意味著什
2024-10-20服用谷維素后月經復來是何原因
2024-10-20如何有效治療腦血栓后遺癥
2024-10-20腦梗塞患者適宜服用哪些藥物
2024-10-20小兒腦震蕩有哪些顯著特點?
2024-10-20腦血栓能否被治愈?
2024-10-20
熱門文章
漸凍人是什么病?一篇帶你全面了解
2024-10-17老年人癡呆如何治療?要注意以下這幾點
2024-10-17三叉神經痛無法吃飯、洗臉,3D可視化技術快速驅痛
2024-10-15中風嚴重嗎?中風發作前的征兆
2024-10-14偏執型精神分裂癥要注意鑒別和檢查
2024-10-12理解與關愛:腦性癱瘓兒童的癥狀與早期識別
2024-10-11失眠危害大 吃什么有助緩解失眠
2024-10-08秋季更易中風發作 如何預防中風
2024-1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