孕婦為什么容易得痔瘡?痔瘡手術后大便困難怎么辦?
痔瘡是指直腸或肛管下端靜脈充血腫大所致,痔瘡患者在排便時會有出血、疼痛、肛門瘙癢和痔贅脫垂的癥狀出現,好發于45~65歲人群,同時孕婦也會經常發生痔瘡,一般經過治療,可以治愈,但少數人也會出現復發情況。針對痔瘡在什么情況下會發生、發生后有什么并發癥的相關問題,就有請惠州市中心人民醫院副主任醫師鄧俊暉為大家解答。
孕婦為什么容易得痔瘡?
孕婦容易得痔瘡的原因是孕婦是個特殊的群體,由于宮內妊娠,子宮隨著胎兒的增長而逐漸增大,直接壓迫直腸及影響其血液的回流,使痔靜脈叢擴張屈曲形成痔瘡。另外孕婦的活動減少、胃酸分泌減少,胃腸蠕動減慢,易導致痔瘡的發生。建議孕婦生活中注意多吃青菜、水果等高纖維素性食物,避免久坐多喝水,適當的活動增加腸道的流動。
痔瘡手術后大便困難怎么辦?
痔瘡手術后出現排便困難要及時進行止痛,溫水坐浴等方法治療。排便困難是臨床常見的現象,其原因主要是痔瘡術后傷口的炎癥刺激疼痛,病人既怕排便導致排便間隔時間延長,病人思想緊張,排便困難也會越發嚴重,因此可以消除病人的顧慮。
痔瘡便血和結腸癌便血的區別是什么?
痔瘡便血和結腸癌便血的區別如下:痔瘡便血即血液從肛門排出,血液顏色呈鮮紅色暗紅或者柏油樣,并且只是一個癥狀,并不是一種疾病。結腸出血是機體發出了預警,便血的顏色取決消化道出血部位。單憑便血不能完全區分,還要結合病史,直腸指檢及相關的檢查。
肛裂出血嚴重嗎?
肛裂出血嚴重程度視情況而定。肛裂指的是齒狀線下肛管皮膚層裂傷后形成的小潰瘍,可引起肛周的激烈疼痛,長期便秘,糞便干結引起排便是機械性創傷是其直接原因,絕大多數為肛管后前后正中線,側方的極少肛裂出血不多,有時是手指后有血跡,有時糞便表面帶血有的會便后滴血。
痔瘡患者在日常生活中要調整飲食結構,糾正排便習慣,并保持良好生活習慣,這些有助于患者進一步減輕癥狀,促進身體恢復。在進行痔瘡手術后,保持肛門會陰清潔,每日沖洗1~2次,禁止食用辛辣刺激食物,同時要戒煙禁酒,幫助術后恢復。
(責任編輯:湯秀媚 )
相關文章推薦
合作醫生
相關問答
專家答疑
中度宮頸糜爛應采取哪些治療措施
2024-10-20月經不調且小腹隱發酸是怎么回事?
2024-10-20子宮小影響懷孕怎么辦
2024-10-20產后輕度宮頸糜爛應如何處理
2024-10-20在棗莊如何選擇看婦科病較好的醫院?
2024-10-20陰道有時會癢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2024-10-20月經不調且行經時間長是怎么回事?
2024-10-20大陰唇長硬疙瘩是什么原因,如何處理?
2024-10-20
熱門文章
處女膜破裂應對策略及日常注意事項
2024-05-08陰毛修剪指南
2024-05-08這4個按摩豐胸手法,讓你的胸部健康豐滿!
2024-02-23節育環的種類有哪些
2024-02-20白帶太少正常嗎? 白帶太少預示疾病發生
2024-02-19月經不調會影響懷孕嗎?備孕的女性,不妨看一看
2024-02-06懷孕了生氣會有什么影響
2024-02-04懷孕最佳時間是什么時候?
2024-0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