濕寒體質的表現癥狀是什么?濕氣和濕熱有什么區別?
濕寒在臨床上又被稱作寒潮,根據濕寒的發病原因可以分為外感寒濕和內生寒濕,外感寒濕的主要癥狀表現在關節以及身體的四肢內,生寒濕的癥狀主要表現在消化道系統和呼吸系統。針對濕寒體質的表現癥狀以及濕氣和濕熱的區別等相關問題,我們特邀請廣州醫科大學附屬中醫醫院副主任醫師高三德為我們一一解讀。
濕寒體質的表現癥狀是什么?
濕寒體質又稱寒濕體質,主要表現為寒證和濕證,寒證表現為周身畏寒、怕吹空調、面色較白,甚至發青發黑;濕證表現為肢體沉重、胃脘脹悶、舌苔膩、大便爛。寒濕證的患者平時要注意防寒保暖,勿食生冷,晚上可以用艾葉生姜水泡腳祛寒。
濕氣和濕熱有什么區別?
濕氣跟濕熱的區別在于濕熱更加復雜,除濕證表現外,還因濕久化熱出現熱象。濕氣重指濕邪侵犯機體,導致患者出現頭重如裹、四肢沉重、舌苔厚膩、大便爛等癥狀;濕熱表現為煩躁、口渴、大便黃臭、小便偏黃,且舌苔不僅厚膩,而且偏黃。
看舌苔怎么分辨是濕熱還是濕寒?
舌苔由舌面上的食物殘渣和唾液、細菌、白細胞組成,生理狀態下很薄,病理狀態就會出現變化。中醫認為舌苔由胃氣產生,胃氣對五臟六腑很重要,所以通過舌苔就可以辨別寒熱虛實、臟腑功能、病位淺深和邪氣輕重,濕熱或寒濕之邪作用于人體,反映到舌苔上的主要區別為:苔白厚膩者屬于寒濕,苔黃厚膩者屬于濕熱。
濕寒體質的患者在生活中的癥狀表現是非常明顯的,特別是在秋冬季季節,濕寒體質的患者比一般的群體更加的怕冷,嚴重時會出現面色發白食欲不振等癥狀表現。濕寒體質的患者需要及時的進行治療,如果治療不及時,會對身體的消化系統,神經系統以及呼吸系統造成一定的影響,長此以往會導致呼吸系統和消化系統的慢性疾病,給工作和生活帶來嚴重的影響。
(責任編輯:陳海金 )
相關文章推薦
合作醫生
相關問答
專家答疑
甲減病吃藥后多久能緩解癥狀
2024-10-21得了甲亢會導致皮膚變黑嗎
2024-10-21甲亢病治療期間越來越胖是咋回事
2024-10-21甲亢病會不會引起腹瀉的出現
2024-10-21甲減病是什么原因導致的
2024-10-21甲減會不會導致面部浮腫
2024-10-21甲減患者適合吃牛肉嗎
2024-10-21反復發燒頭痛是什么原因引起的?
2024-10-20
熱門文章
細菌感染要做什么檢查?一文帶你全面了解
2024-08-12腋窩35.7度是低燒嗎?
2024-01-23成年人38度算發燒嗎?
2024-01-15慢性胃炎怎樣治療
2024-01-12滴水觀音中毒的癥狀
2023-12-2937.3算不算發燒
2023-12-2636.8度正常嗎
2023-12-26菌血癥的癥狀
2023-12-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