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發抖是什么原因導致的?
手發抖可能由生理性因素、特發性震顫、帕金森病、甲狀腺功能亢進、藥物副作用等引起。
1. 生理性因素:在情緒激動、緊張、恐懼、過度疲勞、劇烈運動后,身體會分泌腎上腺素等激素,使交感神經興奮,導致手部肌肉收縮,出現手抖。這種手抖通常是暫時的,當誘因消除后,手抖會自然緩解。例如,在重要考試前,很多人會因為緊張而手抖。
2. 特發性震顫:這是一種常見的運動障礙性疾病,主要表現為姿勢性或動作性震顫,常見于手部,也可累及頭部、頸部、聲音等。其病因尚不明確,可能與遺傳因素有關。特發性震顫在注意力集中、精神緊張、疲勞、饑餓時加重,多數病例在飲酒后暫時消失,次日加重。
3. 帕金森病:是一種常見的神經系統退行性疾病,多見于老年人。主要病理改變是腦內黑質多巴胺能神經元變性死亡,導致多巴胺分泌減少。除了手抖外,還伴有動作遲緩、肌強直、姿勢平衡障礙等癥狀。手抖多為靜止性震顫,即安靜時出現,活動時減輕,睡眠時消失。
4. 甲狀腺功能亢進:簡稱甲亢,是由于甲狀腺合成釋放過多的甲狀腺激素,造成機體代謝亢進和交感神經興奮。甲狀腺激素能促進新陳代謝,加速機體氧化還原反應,提高神經系統的興奮性,從而引起手抖。患者還可能出現多汗、心慌、食欲亢進、體重減輕等癥狀。
5. 藥物副作用:某些藥物在使用過程中可能會出現手抖的不良反應。例如,抗癲癇藥如苯妥英鈉、卡馬西平;抗精神病藥如氯氮平、奧氮平;支氣管擴張劑如沙丁胺醇等。如果正在服用這些藥物且出現手抖,應及時告知醫生,評估是否需要調整藥物劑量或更換藥物。
手發抖的原因較為復雜,可能是生理性的,也可能是由疾病引起的。如果手抖頻繁出現、持續不緩解或伴有其他不適癥狀,應及時到正規醫院就診,進行相關檢查,如甲狀腺功能檢查、神經系統檢查等,以明確病因,并采取相應的治療措施。同時,在治療過程中,患者應嚴格遵醫囑用藥,定期復查。
(責任編輯:家醫在線 )
相關文章推薦
合作醫生
相關問答
專家答疑
得過病毒性腦膜炎是否會有后遺癥?
2024-12-10膽紅素腦損傷能否得到有效治療
2024-12-10大腦運動神經受損能否實現有效恢復
2024-12-10大腦炎是怎樣的一種病,病情嚴重嗎
2024-12-10大腦炎是如何引發的
2024-12-10大腦萎縮怎樣才能有效恢復
2024-12-10大腦萎縮有哪些具體癥狀表現
2024-12-10大腦萎縮是否會損傷運動神經元?
2024-12-10
熱門文章
頭部受傷后遺癥的潛伏期是怎樣的?
2025-02-21帕金森病早期的三大癥狀是什么
2025-02-21小孩中風會有哪些癥狀表現
2025-02-21正常成年人的腦容量一般是多少?
2025-02-21腦溢血患者能否實現完全康復?
2025-02-21女性頭痛的常見原因有哪些
2025-02-21手麻的常見原因及治療方法有哪些
2025-02-21美尼爾綜合征有哪些典型癥狀
2025-02-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