鼻咽大出血的治療方法有哪些
鼻咽大出血表現為鼻腔、鼻咽大量涌血或活動性出血。鼻咽大出血的治療方法有哪些?
鼻咽大出血的治療方法有哪些
1、鼻出血的治療原則
(1)鼻出血治療的基本原則是“急者治其標,緩者治其本”。對活動性鼻出血者,先對癥治療,即緊急止血、補充血容量,待病情穩定后,再針對病因治療以達到標本兼治、預防復發的目的。
(2)對手鼻腔大出血的患者,醫護人員要高度重視。接診后要爭分奪秒,精心救治,做到及時、準確地選擇適宜的止血方法,積極治療原發病;同時進行鎮靜及心理護理,以消除患者恐懼、焦慮的情緒等。
2、一般治療
(1)保持呼吸道通暢:患者可取坐位、半坐位或患側臥位。
(2)迅速判斷患者的狀態和出血量:如果患者很虛弱,意識恍惚,而色、眼瞼及指甲蒼白,或者不能獨立行走,則考慮已經有重度貧血跡象或休克先兆。這時,應立即使患者側臥,下肢抬高,注意保溫。監測血壓、脈搏,開通一路靜脈通道備用。如果患者存在意識障礙。需迅速清除咽喉部分泌物、血塊、骨折片及異物;對舌根后墜者,需用舌鉗拉出。出現呼吸道阻塞或肺阻塞時,必須即刻行氣管插管或氣管切開術,快速建立呼吸通道,恢復呼吸功能。
(3)完善實驗室檢查:對嚴重鼻出血患者,需要常規檢查血型、血常規及凝血功能等。必要時,根據檢查結果輸血、補液抗休克。
3、合理選擇治療方案,盡快止血常用的局部止血方法有以下幾種。
(1)指壓止血:是最常用的臨時急救措施。方法:以手指緊捏雙側鼻翼,壓迫鼻中隔前下區數分鐘(此時,患者用口呼吸)。重點是應將患者的頭保持直立位,因低頭使頭部充血,后仰則使鼻血易流入咽部。
(2)局部應用止血藥物:適用于較輕的鼻腔前部出血。可用浸有1%麻黃素、1‰腎上腺素及立止血等藥物的棉片或紗條壓迫止血。對反復發作的鼻中隔前段出血者。可使用50%葡萄糖或70%乙醇等硬化劑行黏膜內點狀注射,使該處血管封閉而止血。
(3)燒灼法:僅適用于輕微的鼻中隔前下區域出血。最簡單的操作方法是:鼻腔黏膜表面麻醉后。將30%~50%的硝酸銀、三氯醋酸等常用化學藥物涂于鼻黏膜出血點周圍。利用蛋白凝固作用封閉出血血管,從而達到止血目的。此外,還可利用激光,電凝、微波等方法止血。應用燒灼法時,應避免同時燒灼鼻中隔兩側相對應處黏膜或燒灼時間過長,以防止發生鼻中隔穿孔。
(4)冷凍止血:利用液氮汽化時的低溫,使出血部位的毛細血管很快形成血掛,修復后形成瘢痕而止血。
(5)鼻腔填塞:對所有鼻出血的患者均可采用,是目前在治療鼻出血時應用最為廣泛、效果最為顯著的方法。這種方法是利用填塞物壓迫出血部位,使破裂血管閉合,從而達到止血目的。一般用凡士林紗條等填塞物填塞,48~72小時內取出。如填塞時間過長,可致鼻腔或鼻竇感染、化膿性中耳炎,甚至引起化膿性骨髓炎、腦膜炎等嚴重并發癥。對需要長期填塞止血者,可使用碘仿紗條,取出時間可適當延長至5~10 日。
鼻腔填塞方法可分為前鼻孔填塞法和后鼻孔填塞法兩種。臨床實踐體會填塞法的操作要點如下。
1)前鼻孔填塞時,要將與鼻腔前后徑約相等長度的紗條像疊瓦一樣,從前到后平整鋪人,用槍狀鑷壓實,再按同樣方法鋪入下一條,一直到整個鼻腔充實、填滿。出血點在中鼻甲游離緣以下平面者。紗條向下壓,后面的紗條鋪在前一條的上面;反之,紗條向上方出血處壓緊,后面的紗條墊在前一條的下方。切忌將紗條胡亂堆成一團。
2)后鼻孔填塞時,紗包一定做成錐形,大小要正好中間卡在后鼻孔、前端在鼻腔、后端在鼻咽部。后鼻孔大小的估計可參照患者本人的大拇指,一般與該指甲大小相仿。紗包過小。會從前鼻孔拽出;過大,則無法進入后鼻孔,壓不到出血點,且易在鼻咽部松動,甚至因過度壓迫致軟腭下垂,引起患者呼吸困難。后孔壓實后,必須輔以前鼻孔填塞,使紗包的牽拉線得到足夠支撐。
掌握好鼻腔填塞技術,可使絕大多數鼻出血得到有救控制。如果未掌握好這些技術,建議采用氣囊。只需順著鼻腔置入氣囊,再適量充氣即可,雖然需要一定的材料費用,但填塞簡單、快速,易于掌握,且對很多鼻腔后端出血的治療效果顯著,與后鼻孔填塞相比,能明顯減少患者的痛苦。但對于嗅裂區的出血或鼻甲與中隔有粘連者,氣囊難以壓迫到出血點,效果不好,建議采用其他方法,如全麻下鼻內鏡手術等。膨脹止血海綿對鼻腔黏膜的滲血有良好的凝血和止血作用,如鼻中隔矯正或鼻竇開放術后,可酌情采用。但應注意,對于小血管破裂引起的出血,不推薦使用海綿材料。
(6)鼻內鏡下止血:鼻內鏡手術技術的臨床廣泛應用為鼻出血的檢查、診斷和治療提供了一個先進、準確的技術手段。借助鼻內鏡的照明、放大和觀察作用,可準確地判斷鼻內出血的部位和局部情況,同時可在直視下,通過填塞、激光、微波、高頻電凝器等手段完成止血治療。鼻內鏡技術止鼻出血的優勢:①易于明確鼻腔各部位活動出血點,尤其是鼻腔后部嗅裂區出血;②簡便易行,止血準確、迅速,止血教果好;③損傷和痛苦小。缺點:通常需要全麻下操作,費用和全麻風險相應增加。
(7)血管結扎:應根據鼻出血的部位選擇結扎血管。倒如:中鼻甲平面以上的鼻出血屬于頸內動脈的篩前、后動脈;中鼻甲平面以下的鼻出血屬于頸外動脈的上頜動脈;鼻中隔前下區出血,壓迫上唇動脈緩解者,常為上唇動脈分支破裂出血。這類手術因損傷大,且有時效果不確切,目前應用逐漸減少。
(8)選擇性血管栓塞:目前采用數字減影血管造影同時栓塞,適用于經鼻腔填塞治療后仍不能止血的嚴熏鼻出血和外傷性鼻出血。尤其對動脈畸形或動脈瘤等造成的鼻出血,通過血管造影明確病變部位后,即可同時采用栓塞的方法有效終止出血。其比血管結扎手術損傷小,可以在更細的分支動脈阻斷血流,達到止血的目的,且并發癥少。
(9)其他方法:因鼻中隔偏曲、嵴或骨棘而反復發生鼻出血者,可行鼻中隔矯正術。對鼻中隔無偏曲,但鼻中隔黏膜黎氏區反復發生出血者,可行鼻中隔黏膜劃痕術或鼻中隔黏膜下分離術。對鼻腔或鼻竇腫瘤引起的鼻出血,視具體情況,或先止血,或直接手術切除腫物,或采用放療止血治療。
4、全身治療 除上述治療以外,還要輔助以全身治療,如鎮靜、降壓、使用止血劑、糾正貧血等。對出現失血性休克癥狀者,應及時給予輸血、補液等抗休克治療等。
(1)應用鎮靜劑:可使患者安靜,配合治療,并有利于血壓下降。一般應用巴比妥類藥物,但對老年患者以苯海拉明或異丙嗪為宜。
(2)有效降壓:老年人鼻出血危險性高,常因高血壓、動脈硬化引起,多為后部鼻腔出血,出血洶涌,局部止血困難,可能并發心,腦血管意外。治療時,應給予降壓藥物以保持血壓穩定,有條件者應行心電監護,慎用止血藥和麻黃素收縮鼻黏膜,防止并發心、腦血管意外。
(3)全身應用止血藥物:對鼻出血的治療僅有輔助作用。不能因之而忽視局部止血療法。例如:卡巴克絡(安絡血)10 mg肌內注射,僅對毛細血管出血有效;氨基己酸一般對凝血障礙者有效;維生素K注射僅對凝血酶原降低者有效。應有針對性地合理使用全身止血藥物。
對于復雜鼻出血患者,要根據病因、病情采取相應的綜合治療。在初步止血后。要配合全身治療,并查明出血原因,進一步治療原發病。以達到真正有效的止血。
(責任編輯:寧果容 )
相關文章推薦
合作醫生
相關問答
專家答疑
慢性咽炎半年有異物感能用金嗓利咽丸嗎
2024-10-24阿奇霉素分散片的治療作用有哪些
2024-10-24服用咽炎片(迪康)的注意事項及咽癢咳
2024-10-24咽喉炎患者服用薄荷桉油含片應注意什么
2024-10-24近期耳鳴能否服用耳聾左慈丸及效果如何
2024-10-24孟魯司特鈉咀嚼片順爾寧一次吃 2 片
2024-10-24服用該藥半月效果不明顯,該咋辦?
2024-10-245 歲半小孩常患扁桃體炎,能常喝小柴
2024-10-24
熱門文章
扁桃體發炎是什么樣子的——專業解析與應對指南
2024-10-10小兒中耳炎的治療方法是什么?
2024-10-08頸淋巴結炎的癥狀有哪些
2024-09-26如何保護“金嗓子”?收好這份教師嗓音保健秘籍
2024-09-10耳朵再造是指什么
2024-08-22鼻炎鼻子不通氣吃什么藥
2024-08-21治療過敏性鼻炎的藥有這些
2024-08-20長期耳鳴的治療:全面解析與科學應對
2024-08-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