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泌性中耳炎怎么治療 中耳炎患兒能自愈嗎
分泌性中耳炎(secretory otitis media)是以鼓室積液及聽力下降為主要特征的中耳非化膿性炎性疾病。中耳積液可為漿液性漏出液或滲出液,亦可為粘液。本病命名尚不統一,有稱為滲出性中耳炎、卡他性中耳炎、漿液性中耳炎、漿液粘液性中耳炎、非化膿性中耳炎。中耳積涂粘稠呈膠狀者,稱膠耳(glue ear)。
分泌性中耳炎怎么治療
分泌性中耳炎是耳鼻喉科的常見病,其中反復發作、病情頑固者,單純經鼓室穿刺等治療效果差。建議在經濟狀況允許下住院做中耳置管和咽鼓管球囊擴張手術。
分泌性中耳炎的病因主要與咽鼓管功能障礙、感染和免疫反應等有關,由于本病為咽鼓管功能障礙導致,而影響其恢復的因素較多,故咽鼓管功能的改善需較長時間。鼓膜穿刺及切開只能暫時改善中耳積液。而中耳置管能長期保持氣壓平衡,減少杯狀細胞和腺體的增生,防止過多液體產生,并能間接促使纖毛運動恢復,為咽鼓管功能的改善贏得了時間。咽鼓管球囊擴張術是通過球囊擴張狹窄的咽鼓管,改善咽鼓管功能,使其能更好地調節鼓室內壓力,維持鼓室內外壓平衡。手術不會對鼓膜造成損傷,對分泌性中耳炎、中耳積液、粘連等病癥有較好療效,還能改善聽力。
寶寶得了分泌性中耳炎能自愈嗎
分泌性中耳炎為自限性疾病,有一定的自愈率,在給予有創治療前患者應該嚴密觀察3個月。分泌性中耳炎是否自愈取決于病因及積液時間的長短。由急性中耳炎遺留的分泌性中耳炎患者,約75%~90%在3個月時可以自愈,鼓室壓圖由B轉為A、C型。約55%分泌性中耳炎患者可在3個月時自愈,但是,約1/3的患兒可能加重。在起病時間不祥的2~4歲的患兒中,約25%的患兒自愈時間為3個月。嬰兒和小小兒的自愈率更高。2歲以上雙耳分泌性中耳炎、病程在3月以上患兒,在6~l2個月時其自愈者約為30%。
對于處于觀察階段的非高危分泌性中耳炎患兒,觀察等待并無害處。需要告知家人患兒聽力差,尤其是雙耳分泌性中耳炎患者。制定改善患兒聆聽和學習環境的措施和方案,定期復查,并進行氣壓耳鏡和鼓室壓圖檢查。
(責任編輯:莫克豪 )
相關文章推薦
合作醫生
相關問答
專家答疑
左耳下面神經一陣一陣疼如何快速緩解
2024-10-21患上急性篩竇炎該如何處理
2024-10-21患上慢性咽喉炎該如何應對
2024-10-21腺樣體肥大適宜服用哪些藥物
2024-10-21小孩子天氣變化致扁桃體發炎發高燒如何
2024-10-21過敏性鼻炎的發病狀況如何?
2024-10-21幼兒扁桃體炎的成因及應對方法有哪些?
2024-10-21游泳耳朵進水兩周仍有堵塞感聽力下降咋
2024-10-21
熱門文章
扁桃體發炎是什么樣子的——專業解析與應對指南
2024-10-10小兒中耳炎的治療方法是什么?
2024-10-08頸淋巴結炎的癥狀有哪些
2024-09-26如何保護“金嗓子”?收好這份教師嗓音保健秘籍
2024-09-10耳朵再造是指什么
2024-08-22鼻炎鼻子不通氣吃什么藥
2024-08-21治療過敏性鼻炎的藥有這些
2024-08-20長期耳鳴的治療:全面解析與科學應對
2024-08-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