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兒容易患中耳炎有四個因素 家長不得不防
寶寶聆聽這個世界的一切美好,是媽媽們的心愿。但是,您在生活中的一些“小動作”,卻極有可能傷害寶寶耳朵健康,讓寶寶患上中耳炎,下面我們看看小兒中耳炎的原因有哪些?
小兒容易患中耳炎的原因
1、呼吸道及鼻咽部感染:當兒童患有感冒、鼻炎、咽炎等呼吸道及鼻咽部等疾病時,而某些傳染病如麻疹、猩紅熱、流感等細菌病毒就會通過呼吸道等進入體內,常常會引起鼻咽部的分泌物增多,當鼻咽部存在大量細菌的時候,這些病原體就很容易進入耳部。
在耳朵與咽部之間有一條斜行的管道,醫學上稱咽鼓管,兒童的咽鼓管與成人是不同的,它具有短、平、寬的特點,并且咽鼓管的方向幾乎呈水平位,這樣鼻咽部的液狀物更容易經咽鼓管進入中耳,同樣地,當兒童患有感冒后,因為細菌感染,加上用力擤鼻,刺激到咽鼓管,病原體容易經咽鼓管進入中耳引起中耳炎,尤其注意春冬季節對兒童中耳炎的預防。
當3-6歲的兒童上幼兒園后,生活在集體環境,或者兒童處于吸煙、通風不好、骯臟、游泳池等不潔環境的公共場所時,家長們也要多加注意,因為這些公共場所讓孩子接觸感冒病菌或病毒的機會大大增加,病菌等容易通過鼻、咽、喉部等途徑進入兒童呼吸道,使兒童患感冒的可能性也會增加,從而引起中耳咽鼓管的感染,誘發中耳炎。
2、嬰兒喂奶不當:如嬰兒平躺著喝水、喝奶,水或奶會向鼻咽方向流入,從而進入咽鼓管,導致咽鼓管受感染,有導致中耳炎的危險。所以,寶寶喝奶或其他飲料時,要將他的頭抬高一些,并隨時給他擦掉流出來的水或奶。
3、外耳蔓延:有一些媽媽在給兒童掏挖耳朵,雖然十分謹慎小心,但是可能兒童的不安分等不小心損傷了外耳道黏膜或鼓膜,從而導致耳朵里的分泌物進入中耳,這些分泌物含有不少的細菌,使中耳受到感染,也有可能蔓延到中耳發生炎癥。實際上,耳朵里的分泌物如耳屎等對耳朵有一定的保護功能,如果實在太多了,媽媽們給兒童掏耳朵的時候注意力度,在兒童安靜的時候,用棉簽在耳道邊上輕輕地拭去即可。
4、治療中斷:通常急性中耳炎在吃了幾天藥后癥狀就會得到緩解甚至消失,這時不要根據自己的判斷就認為兒童已經好了,停止吃藥和治療。中途停止治療是急性中耳炎長期不愈甚至轉為慢性的原因之一。
中耳炎不治療有什么危害
1、中耳炎反反復復發作會使鼓膜穿孔增大、中耳粘連硬化,使聽力下降。假設療不當的話,還可能會引起內耳神經功能下降,在無形之中給醫治難度加大。
2、中耳反反復復發作還可能會導致骨瘍型或者是膽脂瘤型中耳炎,骨頭受侵蝕的時候有可能導致面神經癱、腦膜炎、腦膿腫等顱內外并發癥的出現,甚至有的時候會有生命危險。
3、中耳炎還會感染臨近的器官和組織,進而造成更多的并發癥的出現,比方說像是咽喉炎,鼓膜穿孔,還會影響大腦的健康,威脅人的生命。
治療中耳炎的偏方有哪些呢
偏方一、
鮮蒲公英全草。上藥洗凈涼干搗成糊狀取汁。將耳道污物清洗干凈滴入藥汁,每天3次。3~5歲每天用蒲公英3株,6~10歲每天用5株,10歲以上每天用7株。主治各中耳炎。
偏方二、
麻黃6克,杏仁10克,苡仁10克,桔梗10克,遠志10克,木通10克,防風7克,防己7克,蟬衣5克,制南星4克,木香4克。水煎服,每日1劑。同時閉目捏鼻鼓氣10余次。又以兩手掌磨擦至發熱時分掩兩耳門,一按一松20次左右。每日2次。 主治滲出性中耳炎。
偏方三、
升麻3克,青皮6克,黃芪10克,木香3克,蘇葉10克,烏藥6克,柴胡3克,大腹皮10克,川芎3克,蔓荊子6克,菖蒲3克。水煎服,每日1劑,日服2次。主治航空性中耳炎。
(責任編輯:林鎮武 )
相關文章推薦
合作醫生
相關問答
專家答疑
鼓膜外傷治療選哪家醫院好
2024-10-21被魚刺卡住后應如何正確處理
2024-10-21魚刺卡住喉嚨的正確處理方法是什么
2024-10-21突然喉嚨疼舌頭也疼是什么原因?
2024-10-21如何選擇治療耳聾的好醫院?
2024-10-21慢性鼻咽炎治療醫院如何選擇?
2024-10-21嬰兒總是干嘔是何原因
2024-10-21寶寶對聲音沒反應是怎么回事
2024-10-21
熱門文章
扁桃體發炎是什么樣子的——專業解析與應對指南
2024-10-10小兒中耳炎的治療方法是什么?
2024-10-08頸淋巴結炎的癥狀有哪些
2024-09-26如何保護“金嗓子”?收好這份教師嗓音保健秘籍
2024-09-10耳朵再造是指什么
2024-08-22鼻炎鼻子不通氣吃什么藥
2024-08-21治療過敏性鼻炎的藥有這些
2024-08-20長期耳鳴的治療:全面解析與科學應對
2024-08-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