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來天旋地轉,躺下“如墜深淵”……專家提醒:可能是耳朵里的“小石頭”在“作怪”
“今天早上起床時天旋地轉,好不容易躺下了,又‘如墜深淵’,惡心、嘔吐……”28歲的小林(化名)多次被這種突如其來的眩暈感折磨。經過檢查,中山大學孫逸仙紀念醫院耳鼻喉科眩暈專科主任區永康教授確診她患上了“良性陣發性位置性眩暈”,即俗稱的“耳石癥”。經過復位,小林的癥狀有了明顯的改善,專家提醒,使用電子產品、壓力、熬夜、頭部的劇烈運動都有可能是“耳石癥”的誘因,有發作史的人群應當格外留心。
夜起突發“掉深淵”,耳中“石頭”在作祟
在眩暈專科門診,小林向區永康教授咨詢了困擾自己許久的“老毛病”——原來,小林從這一兩年開始,便有偶然性的眩暈發作,每次暈起來猶如“天旋地轉”,在體位改變時,暈眩和不適感便明顯襲來。
因為正值發病期,醫生在進行詳細的問診和查體后,果斷辨別出小林患上的是俗稱“耳石癥”的“良性陣發性位置性眩暈”。“是耳朵里的‘石頭’在作祟!”
耳朵里的“石頭”是什么?是耳朵里新長出來的“小石頭”嗎?區永康教授介紹,在我們的內耳中有一個維持人體平衡和視覺穩定的重要器官——前庭系統。它包括前庭囊(橢圓囊和球囊)和半規管。其中橢圓囊和球囊上嵌滿了碳酸鈣和磷酸鈣結晶,也就是我們俗稱的“耳石”,在維持人體平衡時發揮著主要作用。
工作壓力、生活節奏都可能是誘因
“為什么我會患上‘耳石癥’?”像小林一樣,許多患者對自己的患病誘因并不十分清楚。區永康教授介紹,耳石癥又稱良性陣發性位置性眩暈,是耳鼻喉科最常見的眩暈疾病之一。
臨床上,大多數耳石癥為特發性,沒有特定可循的原因。導致耳石脫落的誘因有很多,包括:外傷、年齡等,且更多見于女性中。另外,隨著生活節奏加快、工作壓力增大,電子產品使用時間增多、經常熬夜等不良生活習慣也有可能會引起耳石癥發作。
發病時,患者的“耳石”從橢圓囊脫落掉入半規管,當其頭位在重力方向轉動時,耳石就在半規管里移動,隨即導致一端的感受器受到了過度刺激,誘發天旋地轉的眩暈感。
一旦確診須盡早復位,調整生活習慣可預防發作
區永康教授確診了小林頭暈的“元兇”是耳石癥后,當即為她進行了復位治療,復位后,小林的頭暈癥狀當下有了明顯的改善。專家介紹,耳石癥一旦確診,須今早進行復位治療,一般情況在耳鼻喉科門診就能完成復位治療。復位治療分為兩種,一種是手工復位治療,另外一種是機械復位治療。兩種方法各有利弊:對于手法復位治療來說,患者耐受度更高一些,但是對醫生本身經驗要求較高。機械復位則更精準,但老年人或敏感人群的耐受程度較低。
“下一次發作的時候,我可以在家自己復位嗎?”癥狀改善后,小林問道。區永康教授提醒廣大耳石癥患者,不建議自行復位。因內耳解剖結構較為復雜,同為耳石癥,還需區分病變位于左、右側別和前、后或水平半規管,不同病變位置采用不同的復位方法。因此,沒有經過專業培訓,往往不能正確選擇復位方式,且復位過程中有可能出現眩暈發作或耳石危象等情況,自行復位可能導致不良后果的發生。
復位后,還有哪些問題需要注意,以后會復發嗎?專家指出,規范地診斷和復位治療可以迅速改善眩暈的癥狀,起到立竿見影的治療效果。患者在復位后一兩周之內盡量少做劇烈運動,頭部運動盡量不要過大轉動,為避免耳石癥復發。另外,患者還需要注意生活相關的調理,比如:不要長期保持一個姿勢不變,還要注意是否伴隨內分泌方面的問題,及時就醫診治,盡量少熬夜等。同時,有發作史及易感人群也需要調整生活習慣,做好相關的預防,女性患者需注意有無骨質疏松、鈣磷代謝異常等問題。
(責任編輯:家醫編輯 通訊員:黃睿、劉文琴、唐小武)
相關文章推薦
合作醫生
相關問答
專家答疑
如何選擇治療扁桃體炎的好醫院
2024-10-20皰疹性咽峽炎是由哪些因素引起的?
2024-10-20最近總是喉嚨嗆咳是什么原因導致的
2024-10-20弋陽縣治療鼻竇炎哪家醫院靠譜?
2024-10-208 歲孩子經常流鼻血是什么原因
2024-10-20阿克蘇地區治療鼻竇炎哪家醫院好
2024-10-20鼻炎患者適合使用哪些藥物治療
2024-10-20打呼嚕的原因及應對方法是什么
2024-10-20
熱門文章
扁桃體發炎是什么樣子的——專業解析與應對指南
2024-10-10小兒中耳炎的治療方法是什么?
2024-10-08頸淋巴結炎的癥狀有哪些
2024-09-26如何保護“金嗓子”?收好這份教師嗓音保健秘籍
2024-09-10耳朵再造是指什么
2024-08-22鼻炎鼻子不通氣吃什么藥
2024-08-21治療過敏性鼻炎的藥有這些
2024-08-20長期耳鳴的治療:全面解析與科學應對
2024-08-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