趴著午休會睡出高度近視 近視誘因要深知
天氣漸漸地熱起來,很多上班族中午會小憩一會,不過,因為現在的辦公室都是格子間,很多人用胳膊當枕頭。不過,近日,一條“午休時千萬不要用胳膊當枕頭”的微博網上轉發達1萬多次。科專家認為,這種說法有一定道理,但壓迫和近視沒有直接的關系。
趴著午休會睡出高度近視
趴著睡覺對眼睛有害。枕在胳膊上眼球受到壓迫,如長時間這樣,會造成眼壓過高,視力受損,久而久之會使眼球脹大、眼軸增長,形成高度近視,同時易增加青光眼發病率。
眼球若受外界長時間的壓迫,的確會眼壓升高,對眼球內的血流形成障礙,對視力有一定影響。現實生活中,很多人趴著睡,起來后確實感覺眼花、視線模糊等。專家解釋說,這是由于眼球受壓迫后帶來的不適,短時間內即可恢復。這說明,“用胳膊當枕頭”的午休方式,不值得提倡。
眼球受外界壓迫會出現切實危害,不過,趴著睡很難引發高度近視。事實上,一般人午休時間較短,也不會始終一個姿勢不變,該微博有夸大之嫌。專家建議,最理想的午休方式是在安靜避光的地方側臥,時間不宜超過20分鐘。如不方便攜帶躺椅,不妨帶個U形枕,午休時墊在脖子上,靠著椅背睡覺,不僅讓眼睛,還能讓頸椎等其他部位真正松弛休整。
近視眼原因有哪些
(1)用眼距離過近。據 有關資料報道,青少年近視眼以長期用眼距離過近引起者為多見。青少年眼睛的調節力很強,當書本與眼睛的距離達7-10厘米時仍能看清物體,但如果經常以此 距離看書,寫字就會使眼睛的調節異常緊張,從而可形成屈折性(調節性)近視,所謂的假性近視。如果長期調節過度,使睫狀肌不能靈活伸縮,由于調節過度而引 起輻輳作用加強,使眼外肌對眼球施加壓力,眼內壓增高,眼內組織充血,加上青少年眼球組織嬌嫩,眼球壁受壓漸漸延伸,眼球前后軸變長,超過了正常值就形成 了軸性近視眼,所謂真性近視。正常閱讀距離應是30-35厘米。
(2)用眼時間過長。有 的青少年看書寫字做作業,看電視等連續3-4小進不休息,甚至到深夜才睡覺休息,這樣不僅影響身體健康,而且使眼睛負擔過重,眼內外肌肉長時間處于緊張狀 態而得不到休息,久而久之,當看遠處時,眼睛的肌肉不能放松而呈痙攣狀態,這樣看遠處就感到模糊而形成近視。有的學生過了一個暑假視力就明顯下降就是這個 原因。一般主張連續看書寫字或看電視40-50分鐘就應休息片刻或向遠處眺望一會。
(3)照明光線過強或過弱。如果光線太強,如陽光照射書面等,會引起強烈反射,刺激眼睛,使眼睛不適,難以看清字體,相反,光線過弱,書面照明不足,眼睛不能清晰地看清字體,頭部就會向前,湊近書本,以上兩種情況均能眼睛容易疲勞,眼睛的調節過度或痙攣而形成近視。
(4)躺著看書。許 多青少年喜歡躺在床上看書,這是一種壞習貫。因為人的眼睛應保持水平狀態看書,使調節與集合(輻輳)取得一致,減少眼睛的疲勞。如果躺著看書,兩眼不在水 平狀態,眼與書本距離遠近不一致,兩眼視線上下左右均不一致,書本上的照度不均勻,都會使眼的調節緊張而且容易把書本移近眼睛,這樣可加重眼睛負擔2-3 倍,日久就形成近視。
近視眼預防保健
1、培養良好的視力衛生習慣,包括三個“一”:就是握筆的手離筆尖一寸、胸部離桌子一拳,書本離眼一尺,保持端正的讀寫坐姿,不要在行走、坐車或躺臥時閱讀,以減輕視力疲勞。
2、增加教室的采光,保證充足的、來自左前方的照明。讀寫的適宜照度為100~200Lux,相當于40瓦的白熾燈或8瓦熒光燈的臺燈,過強或過弱的照明均可引起眼睛調節的過度增強。
3、課本及讀物的紙張和印刷要高質量,紙張要白,字墨要黑,增大黑白的對比度,不宜閱讀紙質發黃、印刷不清的書刊。
4、連續讀寫的持續時間不宜過長,每讀寫1小時應遠眺或休息10分鐘,提倡堅持做眼保健操,多參加戶外的文體活動。
5、定期檢查視力,以便及早發現視力減退,及時治療。
(責任編輯:吳燕 )
相關文章推薦
合作醫生
相關問答
專家答疑
哪些甲狀腺疾病可能會有遺傳性
2024-10-25十幾年前火飛進眼現內眼角緊脹十多天咋
2024-10-24青光眼患者用酒石酸溴莫尼定滴眼液有無
2024-10-2429 歲身高 1.75 米體重 15
2024-10-24失明多年且角膜渾濁如何治療
2024-10-24拉肚子一天多,每天兩次,吃黃藤素片需
2024-10-24藥店眼角發紅藥賣光,只剩復方牛磺酸滴
2024-10-24胃酸過多致胃痛、食欲不振,服神曲胃痛
2024-10-24
熱門文章
做完近視手術還會再近視嗎
2024-10-22近視眼手術能安全嗎
2024-10-22近視手術多大年齡能做?專業解析與適宜年齡段探討
2024-10-21近視手術怎么樣?專業解析手術效果、安全性與生活改變
2024-10-21全飛秒近視手術詳解:一步了解透
2024-10-17治療近視的儀器有哪些
2024-10-16近視350度嚴重嗎?專業解讀與應對策略
2024-10-15近視手術費多少錢?專業詳解助你明智選擇
2024-1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