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起寶寶斜視的原因 斜視的治療要"抓早抓小"
兒童是斜視的高發人群,一般兒童斜視是先天造成的。家長應及時發現兒童斜視的癥狀,早治療,因為斜視會影響到兒童生理和心理的發展,不可忽視。
兒童斜視的原因
1、發育不完善:兒童尤其是嬰幼兒雙眼單視功能發育不完善,不能很好地協調眼外肌,任何不穩定的因素都能促使斜視的發生。人的單視功能是后天逐漸發育的,這種功能建立與視覺功能一樣是反復接受外界清晰物像的刺激,逐漸地發育和成熟起來的。嬰兒出生后2個月只有大體融像,精確融像功能的建立要持續到5歲以后,立體視建立最遲,6~7歲才能接近成人。所以說5歲前雙眼單視功能未完善期間,是兒童斜視的高發期。
2、眼球發育特點使兒童易患斜視:由于兒童眼球小,眼軸短,多為遠視眼,又因兒童角膜及晶體屈折力大,睫狀肌收縮力強,即調節力強。這樣的兒童想看清物體就需要更多的調節力,同時雙眼也用力向內轉產生了過量輻輳,容易引起內斜視,這種內斜視稱調節性內斜。
3、眼球運動中樞控制能力不足:如果集合過強或外展不足或兩者同時存在就產生了內斜;相反外展過強,集合不足或者兩者同時存在,就產生了外斜。
斜弱視的治療原則是“抓早抓小”
即在10歲前越早得到正規治療,則矯正眼位、建立雙眼單視功能等療效越好。專家說,兩歲前是人視覺發育的關鍵期,3至7歲是視覺發育的可塑型期,初治以7歲前為最佳,年齡越小療效越好。當10歲視覺發育完成期后,雙眼視功能很難再提高、治療效果較差,只能靠美容手術改善斜視者外觀了。
專家建議,對于3歲以內的嬰幼兒,家長可觀察其是否出現眼球震顫,對周圍有色、光亮物等視刺激反應淡漠,或擋一眼時出現煩躁、躲避、試圖去除遮蓋物等現象。
有斜視家族史的兒童,即使從外觀上看沒有斜視,也要在兩周歲時請眼科醫生進行驗光檢查。對于3歲以上的兒童,家長應督促孩子日常做好科學合理用眼,7歲前最好每年帶孩子到醫院做一次較全面的眼科檢查。
(責任編輯:鄧瑩瑩 )
相關文章推薦
合作醫生
相關問答
專家答疑
靜脈周圍炎反復復發,有何良策能治愈?
2024-10-22青光眼術后十年結膜瘺且前房淺怎樣處置
2024-10-22復方血栓通膠囊為何不宜長期服用?
2024-10-22剛做完白內障手術大量喝水小便多正常嗎
2024-10-22眼睛腫痛眨眼也痛且眼皮紅腫是何因
2024-10-22怎樣準確判斷是否為真性高眼壓?
2024-10-22裂孔性視網膜脫離手術中的麻醉意外包括
2024-10-22均康香豆素的效果是否真的顯著?
2024-10-22
熱門文章
做完近視手術還會再近視嗎
2024-10-22近視眼手術能安全嗎
2024-10-22近視手術多大年齡能做?專業解析與適宜年齡段探討
2024-10-21近視手術怎么樣?專業解析手術效果、安全性與生活改變
2024-10-21全飛秒近視手術詳解:一步了解透
2024-10-17治療近視的儀器有哪些
2024-10-16近視350度嚴重嗎?專業解讀與應對策略
2024-10-15近視手術費多少錢?專業詳解助你明智選擇
2024-1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