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家醫院用AI篩查6類常見病 居民3年半內在家就可享受此科技
白內障和青光眼是常見的致盲眼病。為了保護視力,患者需要定期到醫院去做相關來防治上述疾病。除了就診的不方便外,醫院排長龍的隊伍也令人心累不已。為提高診療的速度,合理分配醫療資源,中山大學中山眼科中心(以下簡稱中山眼科中心)率先采用人工智能,即AI篩查和診斷青光眼與白內障。除此之外,中山眼科中心近來研發的AI系統還新增了四類疾病的篩查。
2018年12月29日上午,國家重點研發計劃項目“常見致盲、致畸、致死疾病的人工智能篩查診斷系統研發和臨床試驗”啟動會在廣州中山大學中山眼科中心(珠江新城院區)成功召開。
常見致盲、致畸、致死疾病嚴重影響國民健康 但早期診治困難
常見致盲、致畸、致死疾病分別指白內障、青光眼、視網膜病、脊柱側彎、心腦血管疾病和頭面部腫瘤,這些疾病會嚴重影響國民健康。據統計,在這6種常見病中,盲和低視力度數的人數大于5000萬,脊柱畸形人數大于1000萬,心腦血管疾病和頭面部腫瘤兩類疾病致死人數超過3億。
但這6種疾病診治的主要依據是外觀(影像)形態特征,再加上我國優質醫療資源分布不均、供求矛盾巨大,這些疾病的診治存在一定的困難。而AI的出現逐漸解決了這一難題。
AI跨專科預測常見致盲、致畸、致死疾病 通過眼睛能預測疾病發生率
近年來,人工智能迅猛發展,極大推動醫學機器人的臨床應用,為解決醫療資源緊缺提供新思路。“以往的AI只針對眼科疾病進行篩查和診斷,這次研發的AI系統不止針對眼科疾病,是在眼科疾病篩查基礎上的提升。”中山眼科中心人工智能專科林浩添教授提到,眼睛是個體表器官,很多疾病有時看一眼就能發現。
此外,人體是一個整體,眼睛與其他器官的關系密切,同時眼睛是個容易獲取信息的途徑。很多常見致盲、致畸、致死疾病在發病早期,就有組織形態和器官外觀的表現。通過獲取眼底影像學信息能預測常見致盲、致畸、致死疾病的發生率,并進行早篩、早診、早防、早治,從而提升患者的生存質量和預期壽命。
“從‘眼’走向全身疾病,通過研發跨專科、多病種的醫學影像AI 診斷技術,以提供新型醫療服務模式。”據林浩添教授介紹,AI篩查診斷白內障、脊柱側彎、眼表疾病三類疾病的臨床試驗將在三年半內完成。“脊柱側彎并不能通過眼底檢查來判斷。患者用手機拍攝裸背的照片,并上傳至AI系統,才能進行脊柱側彎的相關診斷。但是為什么要將脊柱側彎也納入研發的疾病類別呢?”林浩添教授解釋道,眼底檢查是微觀的,但脊柱側彎是宏觀方面。這實際上是AI從微觀向宏觀的一大轉變,同時也是從不同疾病來完善AI技術,以便更好地預測多種疾病。
而腦血管疾病和頭面部腫瘤的推廣,為保住其數據的安全性和準確性,臨床試驗還需要一定的時間。
AI建立通用數據庫服務云平臺 未來居民在家就能“看病”
此外,AI不僅能跨專科預測6種常見致盲、致畸、致死疾病,還將建立通用數據庫服務云平臺。云平臺的建立可為醫學工作者提供了有用的數據,同時也利于三級診療更好地實施。所謂三級診療指的是個人或家庭通過使用AI的移動APP軟件和智能手機進行初步篩查、社區或基層醫院通過使用基本檢查設備和云計算平臺來完成初步疾病診斷、三級綜合及專科醫院通過用AI的專業檢查設備以輔助專家診治。因此,云平臺建立后,未來居民不用去醫院就能了解自身情況。
家庭醫生在線(www.zpeb.net)原創內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違者必究,內容合作請聯系:020-37617238
(責任編輯:莊閑婷 通訊員:林芷瑩)
相關文章推薦
合作醫生
相關問答
專家答疑
寶寶眼屎多是怎么回事?
2024-10-21南宮縣治療弱視哪家醫院比較好
2024-10-21寶寶眼睛出現異常狀況是怎么回事
2024-10-21哪里治療弱視效果較好?
2024-10-21新生兒剛出生眼睛發黃正常嗎
2024-10-21五河縣哪家醫院治療弱視效果佳?
2024-10-21哪里能治好弱視?
2024-10-21羅甸縣治療弱視哪家醫院靠譜?
2024-10-21
熱門文章
做完近視手術還會再近視嗎
2024-10-22近視眼手術能安全嗎
2024-10-22近視手術多大年齡能做?專業解析與適宜年齡段探討
2024-10-21近視手術怎么樣?專業解析手術效果、安全性與生活改變
2024-10-21全飛秒近視手術詳解:一步了解透
2024-10-17治療近視的儀器有哪些
2024-10-16近視350度嚴重嗎?專業解讀與應對策略
2024-10-15近視手術費多少錢?專業詳解助你明智選擇
2024-1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