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熾明 副主任醫師
擅長:泌尿系腫瘤、泌尿系結石、前列腺疾病的微創腔鏡診治....[詳情]
宮頸癌是迄今人類所有癌癥中唯一明確病因的癌癥,引起宮頸癌變的“元兇”是一種叫人乳頭瘤的病毒(HPV)。但感染了人乳頭瘤病毒,不一定就會得宮頸癌。
做好宮頸癌預防工作
人乳頭瘤病毒感染非常常見,特別是在性活躍年齡段的女性。多數人乳頭瘤病毒感染可以被機體免疫功能清除,并不引起宮頸病變。只有少數持續人乳頭瘤病毒感染才會引起宮頸癌變。從人乳頭瘤病毒感染到宮頸細胞的異型增生,再到侵潤性宮頸癌,需要經歷相當長的時間,一般要5到10年左右時間。只有高危型的人乳頭瘤病毒感染才會引致宮頸癌,低危型感染極少引發宮頸癌。人乳頭瘤病毒感染只是“帶毒”狀態,不能說必定發生宮頸癌。
造成人乳頭瘤病毒的持續感染和宮頸癌前期病變的危險因素包括:開始性行為的年齡早、生育早、多產。性伴侶多。男性伴侶性亂史或同時患有生殖器病毒感染等。吸煙、不注意個人衛生、慢性炎癥刺激、病毒感染等。
宮頸癌的早期癥狀
宮頸癌常見的早期癥狀包括不規則的陰道出血、白帶增多或血性白帶。
(1)陰道出血最初為性交后出血或排便、活動和婦科檢查后出血。這是因為宮頸癌的癌變組織較柔軟,猶如稍干燥的豆腐。故夫妻同房或者婦科醫生的手指或檢查器械碰到癌變組織時,就容易碰傷出血。待腫瘤發展到一定程度,可表現為類似月經不調的不規則出血,即表現為經期延長,經量增多,來來停停,總不干凈,或絕經期后的陰道出血。這種出血的顏色也與正常月經不同,呈紫紅色、紫色或深褐色。出血量由少到多。少數病人可引起貧血。
(2)白帶增多初起為漿液性或黏液性白帶,無臭味,量不多。隨著病情進展,表現為米湯樣或血性白帶。晚期癌組織壞死、感染,可出現大量膿性白帶、有惡臭。
無論具有上述任何一種癥狀,女性都應盡早去醫院婦產科做宮頸細胞學涂片、陰道鏡等有關檢查,以便早期診斷。
遺憾的是,臨床上早期浸潤癌和原位癌病人絕大多數沒有特征性癥狀,通常在普查時才能發現。因此,在中老年婦女中進行宮頸癌的普查,是早期診斷宮頸癌的重要手段。
預防宮頸癌,正確的做法是堅持進行規律的篩查。在美國,宮頸癌篩查時間是從女性開始性生活后3年左右,不晚于21歲,終止時間是70歲以后;要在10年內有3次以上滿意而正常的細胞學檢查。篩查間隔是,傳統細胞學涂片檢查每年一次;宮頸液基薄層細胞學檢查法每兩年一次。30歲后,連續3次正常者,可2到3年一次。
(責任編輯:鄧瑜琪 )
文章關鍵詞:
宮頸癌被稱為女性的“粉紅殺手”,每年全球有將近50萬女性被診斷為宮頸癌,其中有半數患者發生在亞洲國家,在我國每年大約13萬宮頸癌新發病例……詳細>>
調查表明,我國宮頸癌死亡率占癌癥總死亡率的第四位,占女性癌癥的第二位。發病年齡以40歲到50歲為最多,20歲以前則比較少見。但隨著生活習……詳細>>
所謂的陰道出血是指來自生殖道任何部位的出血,其出血表現形式可分月經過多、經期延長。不規則性出血或接觸性出血等,其流血量可多可少。詳細>>
宮頸癌早期常無明顯癥狀,偶于性交、婦檢后產生接觸性出血,與慢性宮頸炎無明顯區別,有時甚至宮頸光滑,尤其在老年婦女宮頸已萎縮者,某些頸管癌……詳細>>
宮頸癌是女性常見惡性腫瘤之一,它是迄今為止唯一找出致病原因的癌癥。宮頸癌是由人類乳頭瘤病毒(HumanPapillomavirus,簡稱……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