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熾明 副主任醫師
擅長:泌尿系腫瘤、泌尿系結石、前列腺疾病的微創腔鏡診治....[詳情]
也許很多人會覺得婦科癌癥離我們很遙遠,但事實并非如此。“子宮內膜癌的發病率很高,從臨床上來看,僅我們醫院每周就要做2~3例這類手術”,這類疾病與人們的日常生活方式、生活習慣等密切相關,所以,只要多加注意,認真做好相關檢查和預防,遠離子宮內膜癌是可以做到的。
發病原因及病因學分類
子宮內膜癌的真正發病原因迄今不明,但其發病的危險因素卻長期被人們注意。專家說:“肥胖、糖尿病、高血壓與子宮內膜癌都有一定的關系,尤其是這三種情況同時存在時,其患子宮內膜癌的危險比正常人要高,因此,傳統上將肥胖、糖尿病、高血壓稱為子宮內膜癌的三聯征。從臨床上看,也是胖人患者較多,瘦人相對較少,而這與日常的高脂飲食是密切相關的。不孕癥患者、多囊卵巢綜合征患者、某些卵巢腫瘤患者、家族遺傳傾向都是子宮內膜癌的高危人群。”
從病理學上看,子宮內膜癌分為兩種類型。Ⅰ型為激素依賴型子宮內膜腺癌,就是通常所稱的子宮內膜癌,這種是子宮內膜具有從簡單型增生到復雜性增生,再到癌變的過程。如果早發現并經過徹底的手術,這種類型一般預后良好。Ⅱ型是特殊的類型,這種類型不是普通的子宮內膜腺癌,主要包括子宮內膜的漿液性乳頭狀腺癌、透明細胞癌、腺鱗癌及其他類型。Ⅱ型子宮內膜癌惡性程度高,癌變部分往往會靜悄悄地轉移,預后不良。
“子宮內膜癌”的三聯癥
子宮內膜癌又稱子宮體癌,其發病率僅次于乳腺癌和宮頸癌,居女性惡性腫瘤發病的第3位,好發年齡為58~61歲。主要癥狀為陰道流血和排液等,可表現為各種形式的陰道流血,最常見的是圍絕經期的不規則陰道流血和絕經后的陰道流血;晚期可因癌瘤侵潤而引起腹部、腰骶部甚至下肢疼痛;合并感染時可出現陰道排出膿性分泌物,也可伴有貧血、惡病質等全身癥狀。
子宮內膜癌 早期癥狀可察覺
盡管子宮內膜癌發病率如此之高,且在世界范圍內呈逐年上升的趨勢,但其發病過程較長,早期癥狀即可察覺,有影像技術、腫瘤標記物、宮腔鏡、特別是診斷性刮宮術等有效的檢查手段,只要堅持定期體檢,即能早期發現。一旦確診為子宮內膜癌,應以手術為主,輔以放療、化療、激素用藥等手段,早期病人經過規范的治療,5年生存率可達90%以上,中晚期病人也可獲得良好的療效。
許多中老年女性朋友有濫用雌激素的習慣,這是一個非常錯誤的做法。長期大量服用雌激素,很容易導致女性身體出現慢性疾病,想要提高身體素質,還應通過運動鍛煉以及生活飲食改善。
提醒中老年女性朋友:切莫泛用、濫用雌激素;各種慢性疾病須積極進行治療;要保持良好的生活習慣,飲食要注意低膽固醇,要保持正常體重;重視圍絕經期的月經改變,絕經后陰道出血、排液立刻就醫莫遲疑;有高危因素者定期去專科醫院檢查。
(責任編輯:成艷 )
文章關鍵詞:
子宮內膜癌屬于皮性惡性腫瘤,嚴重影響到患者的健康生活,但在生活中良好的生活習慣有助預防子宮內膜癌的發生,那么子宮內膜癌癥狀有哪些呢?具體……詳細>>
子宮內膜癌是發生于子宮內膜的一組上皮性惡性腫瘤,好發于圍絕經期和絕經后女性。子宮內膜癌是最常見的女性生殖系統腫瘤之一,每年有接近20萬的……詳細>>
子宮內膜癌屬于婦科常見惡性腫瘤,嚴重有損女性身心健康,在生活中以下五類人群應特別的引起重視,因為她們屬于子宮內膜癌的易發人群。子宮內膜癌……詳細>>
月經被稱為女性最為親密的朋友,她們每個月都會來一次,有時候她們來了我們煩,她們不按時來我們也煩,但是如果在更年期的時候月經經常改變,就要……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