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熾明 副主任醫師
擅長:泌尿系腫瘤、泌尿系結石、前列腺疾病的微創腔鏡診治....[詳情]
念珠菌陰道炎自古有之,近代稱為念珠菌陰道病。1849年就有首例女性生殖道念珠菌感染的報道。1931年報道第一例妊娠婦女感染念珠菌病。這是一種常見病,發生率在正常婦女為10%-20%,妊娠婦女則高達40%。
念珠菌陰道炎的病因
念珠菌陰道病的病因已經明確,90%的病原體為白色念珠菌,其余是光滑球念珠菌及其它一些少見真菌。念珠菌對熱的抵抗力不強,加熱到60攝氏度一小時即可死亡,但對干燥、日光、紫外線及化學制劑的抵抗力較強。白色念珠菌為條件致病菌,10%非孕婦女及30%孕婦陰道中有此菌存在,并不引起癥狀。
以下條件極易誘發念珠菌陰道炎:
①患有糖尿病的婦女、孕婦、口服避孕藥及接受大量雌激素治療者,由于陰道內糖原增加,酸度增高,局部細胞免疫力下降,適合念珠菌繁殖而引起炎癥;
②長期應用抗生素,改變了陰道內微生物之間的相互制約關系;
③皮質激素或免疫缺陷綜合征,使機體抵抗力下降;
④穿緊身化纖內褲,肥胖,可使外陰局部的溫度和濕度增加,也易使念珠菌得以繁殖而引起感染。
一般認為,念珠菌陰道病是一種自身傳播性疾病。因為念珠菌除寄生于陰道外,還可能寄生于人的口腔和腸道,這三個部位的念珠菌可互相傳染,當局部環境條件適合時易發病。部分可通過接觸感染者的衣物等而間接傳染。念珠菌陰道病也有可能通過性接觸傳播。
念珠菌陰道炎應該如何治療
念珠菌陰道病的癥狀為外陰瘙癢、灼痛,嚴重時坐臥不寧,異常痛苦,往往難忍瘙癢而抓破外陰皮膚。由于外陰皮膚損傷可引起性交疼痛及小便時的灼熱感,故可嚴重影響工作與生活。急性期白帶增多,其特征是白色稠厚、呈凝乳狀或豆渣樣。也有的白帶呈水樣,稀薄、無臭味。有上述表現者應到醫院就診,不要隨意用藥。在藥物治療之前,取少許陰道分泌物,置于存有一小滴加溫的10%氫氧化鉀或生理鹽水的玻片上,在顯微鏡下尋找到孢子和假菌絲,即可明確診斷。若有癥狀而多次檢查結果陰性,建議做真菌培養。
對于妊娠期念珠菌病的用藥,目前存在爭議。念珠菌不會導致胎兒畸形,也不會增加胎膜早破或早產的風險。故有人認為治療僅局限在有癥狀的病人,沒有癥狀的病人就沒有必要用藥。但是,在胎兒分娩過程中,會將陰道內的念珠菌傳染給胎兒,使新生兒在出生后受到感染。因此,新生兒的念珠菌感染基本上都是從母親產道感染的,輕者為口腔念珠菌病和肛門生殖器真菌感染,重者出現真菌性敗血癥。所以,從預防新生兒念珠菌病的角度出發,無論是有癥狀還是無癥狀的孕婦,都應該得到治療。治療宜局部用藥。
念珠菌陰道病治療后有5%~10%的病人會復發,尤其易在月經前復發。對復發病例應檢查原因,如是否有糖尿病,是否應用了抗生素、雌激素、避孕藥或類固醇激素,是否穿緊身化纖內褲等,應消除誘因。性伴侶也應進行念珠菌的檢查及治療。據報道,女方有癥狀者,其配偶有10%的機會感染,所以配偶也應到皮膚科就診,治療期間要避免性生活。由于腸道念珠菌是感染的重要來源,對反復發作者除局部用藥外,應全身同時用藥。
防重于治,預防為主。若有糖尿病應積極治療,改變食譜,減少含糖量高的食物。在疾病和念珠菌陰道病之間,權衡利弊,必要時停用廣譜抗生素、雌激素及皮質激素。長期服避孕藥者改用其它避孕方式。勤換內褲,以寬松和棉質內褲為主。病人用的毛巾、腳盆及內褲,均應隔離洗滌,用開水燙洗。
(責任編輯:余莎 )
文章關鍵詞:
念珠菌陰道炎是由白色念珠菌感染誘發的,是陰道炎的常見類型。該病易復發,臨床調查資料表明,超過3/4的女性一生中至少患過一次念珠菌陰道炎,……詳細>>
外陰陰道念珠菌病(VVC),又稱為霉菌性陰道炎。顧名思義,是真菌引起的陰道疾病。它是一種常見的婦科病,病原菌是以白色念珠菌為主的酵母菌(……詳細>>
已婚女性朋友是婦科炎癥的高發人群,在平時不注重私處的護理,經常有過度頻繁的性行為和多次人工流產都會引起婦科炎癥。念珠菌陰道炎就是很常見的……詳細>>
念珠菌陰道炎在陰道炎的復發率比較高的,給女性的生活和工作帶來不便,使得不少人自卑,沒有自信,也給身體帶來一些負荷。那么,念珠菌陰道炎如何……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