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熾明 副主任醫師
擅長:泌尿系腫瘤、泌尿系結石、前列腺疾病的微創腔鏡診治....[詳情]
某公司的朱女士,剛進入不惑之年,以往很有規律的月經突然變得紊亂起來,有時量多、血流如注,有時延期半月不凈,生活和工作大受影響。為此,前來就診的朱女士對治療月經過多的各種方法特別關注,并在門診中專程向我詢問了這個問題。
其實,引起月經過多的病因不同,治療方法也各不相同,導致月經過多最常見的疾病是功能失調性子宮出血(簡稱功血)。在這些病人中,50%是40歲以上的更年期婦女,20%是未婚的青春期(19歲以前)少女,30%是19-40歲的育齡期女性。針對這種分布,其治療方法也應根據病人的年齡及生育要求而綜合考慮。
常規“武器”:藥物止血
藥物止血是目前治療月經過多的主要手段,包括如止血敏、立止血、催產素等一般止血藥及雌激素、孕激素、雄激素等激素類止血藥。激素類止血藥根據病人情況可單獨應用,也可聯合應用。如更年期功血,以孕激素止血為主,可單獨應用,也可聯合雄激素甚至加小量雌激素等一起應用。青春期功血治療一般在用雌激素止血后,逐漸減量到維持量,最后同時加用孕激素類藥物,形成周期序貫治療。生育年齡階段婦女月經過多,則應根據病人體內激素水平,決定應用以雌激素為主還是以孕激素為主的治療方案。有時,對于青春期或生育年齡期的月經過多,除了上述止血措施外,還可應用促排卵藥,以形成良性循環。
亞常規“武器”:刮宮
除青春期未婚婦女外,刮宮是治療月經過多最常用的手段,其優勢在于既可取得子宮內膜化驗檢查,又可將宮腔內出血的功能層內膜整齊地刮除(不刮除基底層,以免喪失生育能力),從而達到診斷和止血的雙重效果,有立竿見影之效。不過,應盡量避免多次反復應用,特別是半年內已有過刮宮者。最近,臺灣等地有消息說當地的一些育齡期婦女為了省事,紛紛到醫院要求做子宮內膜全層刮除。筆者也曾遇到幾例這樣的病人,我本人很反對這種“殺雞取卵”的做法,因為代價是患者永久性喪失生育能力,過早做出這樣的決定會給將來的生活帶來隱患,因此建議患者先用藥物治療后再考慮后續手段。
撒手锏:子宮切除
子宮切除是治療一切異常子宮出血的撒手锏,也是藥物治療月經過多及其他方法無效后的最后一招。子宮切除根據手術途徑有經腹部、經陰道、經腹腔鏡等多種方法。根據是否保留宮頸,又分為全子宮切除和次全子宮切除兩種。這兩種方法不可一概而論誰優誰劣,應根據病人的年齡、身體狀況、子宮大小、盆腔情況及醫院的技術條件等綜合考慮選擇。不過,由于子宮與卵巢的血供互為“交流”,切除子宮后對卵巢內分泌功能或多或少有一定影響,而功能性子宮出血過多的病人子宮本身并無明顯病理狀況,因此,現在因月經過多而切除子宮的人越來越少,大部分逐漸由子宮內膜切除術所取代。
高精尖“武器”:子宮內膜電切術
這是20世紀80年代出現的宮腔鏡技術。其治療是在宮腔鏡監護下,通過電刀或滾珠將子宮內膜全部切除,從而達到止血或閉經目的的。根據醫生的技術熟練程度,手術持續時間一般為1~2小時不等,療效確切。適用于功血、子宮內膜息肉或黏膜下肌瘤引起的月經過多。但是,由于宮腔鏡技術要通過灌注大量液體膨開宮腔,如液體灌注過多,可導致心衰,特別是在電切過深導致子宮穿孔的情況下更易發生。看來既然是“高精尖”,的確是比較難掌握的。內膜電切術是一項風險較大、技術要求較高的宮腔操作。
需要指出的是,任何治療措施都不是萬能的,許多婦科疾病如宮頸癌、子宮腫瘤、子宮內膜癌、卵巢腫瘤、宮頸炎等都可能有異常陰道出血,而一些全身性疾病如甲亢、肝、腎、血液疾病也可引起月經過多,應注意鑒別,針對性治療,以免誤診誤治。
相關文章:
(責任編輯:余莎 )
文章關鍵詞:
月經,是每個女人每個月一次的麻煩事,總是令女性心神不定,又容易煩躁。如果月經不來的話,女性又會焦躁不安。那么你知道月經量多的原因有哪些嗎……詳細>>
平常月經周期都是很正常的,但是從某一次開始經量比以前明顯增多。經期跟著延長了兩三天,臨床上稱之為月經量多。詳細>>
如果合并有婦科疾病,譬如子宮肌瘤,尤其是粘膜下肌瘤的存在時,應該考慮進行手術切除肌瘤,一般要根據肌瘤所在位置、大小、生育要求來選擇相應的……詳細>>
女性在出現月經過多時,應仔細觀察自己月經的顏色和質地。如果月經呈深紫色,質地黏稠,有光澤,其病情就很可能是由血熱引起的。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