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熾明 副主任醫師
擅長:泌尿系腫瘤、泌尿系結石、前列腺疾病的微創腔鏡診治....[詳情]
惡性葡萄胎亦稱水泡狀胎塊是指妊娠后胎盤絨毛滋養細胞異常增生,終末絨毛轉變成水泡,水泡間相連成串,形如葡萄得名。葡萄胎分為完全性和部分性兩類,其中大多數為完全性葡萄胎,且具較高的惡變率少數為部分性葡萄胎,惡變罕見。但是專家說現在的預防惡性葡萄胎是完全可以做到的,下面就告訴大家應該怎樣預防惡性葡萄胎。
由于葡萄胎是一種因妊娠引起的疾病,只要做好計劃生育,落實避孕措施,減少妊娠次數就可免患葡萄胎,尤其是40歲以上婦女盡可能不再妊娠,因為高齡妊娠不僅葡萄胎的發生率高,而且容易發生惡性變。
發生葡萄胎后要提防術后惡變。葡萄胎刮宮術后嚴密觀察HCG的變化是提防惡變的最主要的措施。刮宮術后12周以上,HCG持續高于正常水平,或曾一度降至正常水平后又迅速升高,在排除殘余葡萄胎與再妊娠后,提示患者已處于惡性葡萄胎的早期階段,應及時給予化療。
預防葡萄胎術后惡性變,迄今尚無理想的辦法,但對有惡變傾向的高危患者預防性化療有可能減少惡變的發生。年齡大于40歲、子宮明顯大于經月份達到或超過5 個月大小、HCG值異常升高大于105IU/L及家庭偏遠難以隨訪者,可采取預防性化療。預防性化療應于刮宮前2~3天開始。對刮宮術中發現葡萄胎以小水泡為主,或病理檢查發現滋養細胞高度增生,或伴有不典型增生者,或刮宮術后HCG下降到一定高值后,不再繼續下降者,可采取選擇性化療,也有減少惡變的作用。
惡性葡萄胎的癌變預防
如何盡早知道葡萄胎發生癌變呢?葡萄胎癌變有兩大主要癥狀:
一、咯血 咯血即咳嗽出血。惡性病變的葡萄胎細胞能侵入血管,通過血液循環,很容易達到肺部,并定居生長繁殖,破壞周圍正常的肺組織,當癌變后的細胞破壞肺部血管時便可引起咯血。
二、陰道出血 這是較多見的一種癥狀。如果葡萄胎排出后經過3—4周以上,陰道仍有不規則出血,時停時流,時多時少,淋漓不盡,就要考慮癌變的可能。此外,惡性病變的葡萄胎細胞還可隨血液轉移到子宮體、陰道及外陰,并向周圍組織浸潤生長或自行潰破,或不慎壓迫碰破等,均可使陰道出血。個別者可因惡性細胞穿破子宮壁造成子宮穿孔,血液流入腹腔內而致昏迷、休克甚至死亡。
除上述兩點外,還有其他一些癥狀:如惡性細胞轉移到腦,患者有頭痛、頭昏、嘔吐等癥狀;如惡性細胞轉移到胃腸道,會出現嘔血、便血、排柏油樣大便等癥狀。葡萄胎癌變為惡性葡萄胎的后果是嚴重的,但早期診治的話效果較好。病人一旦發現上述癥狀應及早求醫診斷,特別是對于有葡萄胎病史者,知曉上述的常識對我們尤其重要。
(責任編輯:吳敏 )
文章關鍵詞:
醫學界對于葡萄胎的發病原因并沒有很清楚的解釋,因此要阻止葡萄胎發生在自己身上,就要做好預防,怎樣預防葡萄胎?正常妊娠子宮腔內應是胎兒與胎……詳細>>
惡性葡萄胎是一種我們要重視的情況,它的出現對女性的危害也比較嚴重,我們也要注意在它出現后,一定要及時的檢查和治療。詳細>>
在孕期不僅要注意嬰兒的早教,還要注重女性自身的孕期多發癥。惡性葡萄胎是孕期較為嚴重的病癥。近年來發病率逐年升高,應該引起女性的高度重視。……詳細>>
主要是防止葡萄胎的惡變。所以,凡年齡大于40歲,或定期隨訪有困難者,或臨床估計惡變可能性較大者,均應進行預防性化療。詳細>>
葡萄胎的水泡樣組織已超過子宮腔范圍,侵入子宮肌層深部或在其他部位發生轉移者,稱為惡性葡萄胎。發生的機會為5%~20%的葡萄胎惡變成惡性葡……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