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熾明 副主任醫師
擅長:泌尿系腫瘤、泌尿系結石、前列腺疾病的微創腔鏡診治....[詳情]
25歲的劉小姐是營業員,一向準時而至的月經已1年多沒來了,并出現心悸、煩悶、脅脹、失眠、多汗等癥狀,雖做了許多相關檢查,均無異常,遂求治于中醫。
診見患者神倦目赤,舌質暗紅而干,舌尖、邊紅絳,其間可見瘀點,苔薄膩而黃,脈弦細而數。一派肝郁化火,氣血耗傷,痰瘀互阻,脈絡壅塞,氣血逆亂,血海失充之象。遂施以清肝瀉火,養血安神,活血化瘀,祛痰通絡法治之。方選龍膽瀉肝湯合清營湯加減。經過1個多月的調治,上述癥狀有所減輕。又經過3個多月的調治,終于在中斷1年半之后,月經重新得以恢復,其他兼癥也得以消除。
規律的月經周期常常隨著家庭、社會、工作、學習環境的突然變化而變化。喜、怒、憂、思、悲、恐、驚等不同情志的過激也會對其產生重要影響。中醫認為,“思則氣結”,“憂愁思慮傷心脾”。心傷,則心氣不足,不能很好地帥血前行,造成氣血瘀滯,瘀而化火。心火灼陰且擾神,則會出現心煩、失眠、心悸、多汗等癥狀。心屬火,為肝之子、脾之母。血液的正常運行,需賴心氣的推動,肝氣的疏泄,脾氣的奉養。心火亢盛,子盜母氣,則使肝失條達,肝氣郁滯,郁而化火;肝血被灼,脾受戕害,致使心氣難以帥血,肝氣難以疏血,肝臟難以藏血,脾臟難以運化,氣血化源乏竭,必致經少,甚至經閉。
在各種過激的情志當中,尤其值得注意的是“惱怒”。中醫認為,“怒則氣上”。怒為肝之志,惱怒則傷肝,致肝氣不舒,氣機阻滯,脈道壅塞,血隨氣逆,沖逆于上,則經血難下而瘀滯,瘀久則化火;火性上炎,擾動心神,則又會進入上述心火亢盛,氣血耗傷,脈絡瘀阻,心神不安的惡性循環當中。
中醫理論認為,正常月經與肝、脾、腎密切相關,與任脈、沖脈、腎經關系最為密切,沖任二脈不通、肝腎不足或肝陽上亢或脾胃虛弱均可導致閉經。針灸具有良好的平衡陰陽、通經活絡的作用,通過“補其不足,瀉其有余”達到良好的調理月經之功效。
女孩在排除生理性閉經后,最好在第一時間接受針灸和中藥治療,每周針灸2—3次,每次留針25分鐘左右,中藥每天一副,連續服用1—3月。自然排卵和月經周期都恢復正常后,還要鞏固治療1個月左右,隨時確保避免再次閉經。
此外,“悲則氣消”,“恐則氣下”、“驚則氣亂”也都會造成肺、腎及全身各臟腑的氣機逆亂。然“氣為血之帥”,“氣行則血行,氣滯則血亦滯”,“宗氣積于胸中,出于喉嚨,以貫心脈”。可見,血液的正常運行離不開氣的推動,而氣當中,又以心、肝之氣對推動血液運行最為重要。而肺、脾、腎三臟,可通過肺脾合成宗氣以“貫心脈,行氣血”、腎臟之蒸精化氣,以溫煦、生養心肝二臟,且通過腎陰制約心火之過亢,以及“肝腎同源”、“精血同源”,精血相互滋生,相互為用以強健二臟之功能來間接地支持和輔佐心肝,使之發揮最大的帥血和疏血的功效。
(責任編輯:嚴毓芳 )
文章關鍵詞:
閉經當重在調養心肝,兼顧肺脾腎。調養之法,可采用疏肝解郁,清肝瀉火,平肝潛陽,養血柔肝,清熱涼血,滋陰養血,補益心氣,振奮心陽,化瘀通絡……詳細>>
閉經是婦科的一種常見疾病,有很多疾病引起多種原因,對女性朋友的危害很大甚至導致女性不孕,女性需重視。專家介紹,所謂的閉經是指少女如果超過……詳細>>
女性在產后的月經恢復是一個自然的生理現象,有些女性在滿月的時候就開始正常了,但是也有些女性出現了產后閉經的現象,這里給大家介紹幾款中醫調……詳細>>
寒濕凝滯型閉經:閉經證見面青腹冷,胸悶脹滿,便據腹痛,白帶濕冷,舌苔白潤,脈沉遲,閉經治宜溫經散寒、操濕化淤,閉經方用溫經場合二陳湯(桂……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