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熾明 副主任醫師
擅長:泌尿系腫瘤、泌尿系結石、前列腺疾病的微創腔鏡診治....[詳情]
絕經是婦女的一個生理階段。絕經綜合征是伴隨卵巢功能下降乃至衰竭而出現的影響相關健康的一組癥候群:起初為月經改變、潮熱、盜汗、失眠以及泌尿生殖道癥狀;遠期可發生骨質疏松和心血管疾患。治療最有效的是激素替代療法,輔以鈣劑、維生素D以及降鈣素或植物藥、中醫藥等。需要保護子宮內膜患者須采用雌孕激素聯合治療,子宮缺失者則使用單純雌激素治療。激素替代療法應用最低有效劑量。HRT的規范應用是使其“利”大于“弊”的關鍵。
絕經前后最明顯變化是卵巢功能衰退,隨后表現為下丘腦-垂體功能退化。
1、雌激素 卵巢功能衰退的最早征象是卵泡對FSH敏感性降低,FSH水平升高。絕經過渡早期雌激素水平波動很大,甚至高于正常卵泡期水平。系因FSH升高對卵泡過度刺激引起雌二醇過多分泌所致。整個絕經過渡期雌激素水平并非逐漸下降,只是在卵泡停止生長發育時,雌激素水平才急速下降。絕經后卵巢不再分泌雌激素,婦女循環中仍有低水平雌激素,主要來自腎上腺皮質和來自卵巢的雄烯二酮經周圍組織中芳香化酶轉化的雌酮。絕經期婦女循環中雌酮(E1)高于雌二醇(E2)。
2、孕酮 絕經過渡期卵巢尚有排卵功能,仍有孕酮分泌。但因卵泡期延長,黃體功能不良,導致孕酮分泌減少。絕經后無孕酮分泌。
3、雄激素 絕經后雄激素來源于卵巢間質細胞及腎上腺,總體雄激素水平下降。其中雄烯二酮主要來源于腎上腺,量約為絕經前的一半。卵巢主要產生睪酮,由于升高的LH對卵巢間質細胞的刺激增加,使睪酮水平較絕經前增高。
4、促性腺激素 絕經過渡期FSH水平升高,呈波動型,LH仍在正常范圍,FSH/LH仍LH>1。卵泡閉鎖導致雌激素和抑制素水平降低以及FSH水平升高,是絕經的主要信號。
5、促性腺激素釋放激素 絕經后GnRH分泌增加,并與LH相平衡。
6、抑制素 絕經后婦女血抑制素水平下降,較雌二醇下降早且明顯,可能成為反映卵巢功能衰退更敏感的指標。
(責任編輯:楊曉芳 )
文章關鍵詞:
絕經綜合征是指婦女絕經前后出現性激素波動或減少所致的一系列軀體及精神心理癥狀。絕經(menopause)分為自然絕經和人工絕經。自然絕經……詳細>>
絕經可分為自然絕經和人工絕經兩種。前者指卵巢內卵泡用盡或剩余的卵泡對促性腺激素喪失了反應,卵泡不再發育和分泌雌激素,不能刺激子宮內膜生長……詳細>>
主要表現為潮熱、出汗,是血管舒縮功能不穩定的表現,是絕經期綜合征最突出的特征性癥狀。約四分之三的自然絕經或人工絕經婦女可能出現該癥狀。潮……詳細>>
卵巢殘余綜合征(ORS)多發生于有過困難盆腔手術史的患者,若第1次手術時因盆腔血管多,止血困難,或由于盆腔組織粘連,使解剖關系不清和不易……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