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熾明 副主任醫師
擅長:泌尿系腫瘤、泌尿系結石、前列腺疾病的微創腔鏡診治....[詳情]
子宮內膜癌是起源于子宮內膜腺體的惡性腫瘤,又稱子宮體癌,是常見婦科惡性腫瘤之一,好發于更年期和絕經期,多見于未婚、少產、肥胖伴高血壓病、糖尿病的婦女。子宮內膜癌發病一般認為與雌激素有關。最常見的病理類型是腺癌,本病一般直接發展緩慢,主要表現為不規則陰道流血及排液增多。各種途徑是直接拒蔓延或經淋巴及血行等。
治療半年以手術為主輔,以放射治療、化學治療、孕酮抗雌激素等藥物為輔,若能早期發現、早期診斷、早期正確治療效果較好。復發多在3~5年內也,有遠期復發,所以需要長期隨訪。
向您詳細介紹宮頸癌應該如何預防,宮頸癌應該如何護理,宮頸癌常見的預防措施和護理辦法有哪些。
一、預防
預防: 子宮頸癌高居癌癥發病率之首,但它是惟一可以預防的癌癥,只要平時注意檢查,就能遠離風險。
子宮頸癌的ldquo;罪魁禍首rdquo;是人類乳突病毒,它也同時是許多性傳染病的根源。這種病毒可以透過身體中任何輕微磨損或浸泡、軟化的組織上皮而傳遞,如:女性的陰道、男性的包 皮內側以及口腔、肛門等。所以,性關系愈復雜(或另一半的性關系復雜),感染子宮頸癌 的幾率就愈高。另外,在身體免疫力還不健全時太早有性生活,感染的風險也較高。患子宮頸癌的高危險群還包括母女、姊妹有家族病史、而與她們所處的環境因素基本相同的人。雖然此病毒感染非遺傳性,但是在同一居住環境下,透過媒介物的傳染,即增高了其感染幾率。 另外,抽煙或因其他疾病、服用類固醇、愛滋病者都會因為免疫力較差,而比一般人容易患 子宮頸癌。
盡管子宮頸癌的發生率不低,但只要平時注意檢查,還是可以有效預防癌癥的發生的。
一、婦科普查不容忽視:
宮頸癌雖然危險,但是也有它自己的ldquo;軟肋rdquo;,最易早期發現早期治療。從早期的炎癥發展到惡性的癌變需要6到8年的時間,如果好好把握住這段時間,現代醫學手段是完全可以把癌變檢查出來,及時采取相應的措施,保證女性重新過上健康生活的。根據研究顯示,宮頸癌最開始的一期狀態,治愈率可以達到80%到90%,二期時是60%到70%,進入三期還能有40%到50%,但發展到四期只有10%了,所以,定期檢查,及時治療是非常重要的。
很多女性總覺得ldquo;我吃得多,睡得香,能有什么大毛病。rdquo;其實不然,宮頸癌在早期幾乎沒有身體上不適的感覺,但到有不規則出血的情況出現時一般已到宮頸癌的二期了,危險性增大了很多。所以,女性朋友需要每年做一次婦科體檢,盡早發現癌變的產生,為治療爭取時間。
按照美國的標準,有性生活的女性接受婦科體檢的規律是:18歲以后每年做一次宮頸防癌細胞學涂片檢查,如果連續三年沒有問題,可以每兩年檢查一次。目前,宮頸癌的早期發現技術已經成熟,成年婦女每年做一次檢查,有沒有病變就可以ldquo;一目了然rdquo;。如果發現病變,在這時采用手術及放療等手段,不僅可以防止癌癥的擴散,同時,減少癌變嚴重時需要切除子宮和卵巢對病人生活質量造成的影響,愈后的效果也很不錯。
有性生活的婦女,每年應到婦產科醫療院所,做抹片檢查,及早發現前期病變,及早治療。 抹片檢查的方法比較簡便,只要從子宮頸輕取少量細胞組織,就能得出檢查結果。
二、遠離宮頸癌的危險因素,開展潔身自愛教育:
子宮頸癌發病率僅次于乳腺癌,在婦科惡性腫瘤中排名第二位。目前此病在發展中國家發病率高于發達國家,原因就在于前者婦女的保健意識較差,往往等到發病了才去檢查,而這時腫瘤往往已經到了晚期。子宮頸癌多發于35歲以后的婦女,高峰期則為45~59歲,但目前發病年齡已經大大提前,很多得病的女孩只有20幾歲。研究發現,不少性傳播疾病都會引起子宮頸癌,尤其是尖銳濕疣,更是與此病有密切聯系,因此多性伴的女性是子宮頸癌的高危人群。此外,性生活過早、營養不良、長期口服避孕藥、家族遺傳、婦科檢查器械造成的傷害也會增加子宮頸癌發病的風險。有過以上經歷的女性應特別重視子宮頸癌的篩查工作。
三、懷孕對宮頸癌來說是最危險的:
對宮頸癌來說最危險的是懷孕,因為宮頸癌早期不會影響懷孕,如果在懷孕之前沒有檢查出來媽媽已經有宮頸癌,那么隨著懷孕,子宮大量充血,媽媽輸送來的營養不僅養了寶寶,同時會使癌變部位以極其迅速的速度增長。再加上身體因懷孕分泌的一些激素對癌癥有促進作用,懷孕時身體免疫力下降,對抗癌細胞的作用起不到,而宮頸癌的一些征兆如出血等又會被認為是先兆流產的現象而被忽略,等到生完寶寶再發現時就晚了,預后的效果很不好。所以孕婦在懷孕前,一定要做好各種檢查,尤其是涂片,否則,經過孕期的時間,有些疾病會被漏掉,引起嚴重的后果。
更嚴重的是有的媽媽在分娩之后仍然沒有檢查出自己已經患宮頸癌,相反把出血當成了正常的產后出血,還給孩子喂奶,癌變就更沒法抑制,只能發展到醫生束手無策的地步。
四、提倡計劃生育和晚婚晚育。
五、普及衛生知識,加強婦女衛生保健。
六、重視宮頸慢性病的防治,積極治療宮頸癌前病變如宮頸糜爛、宮頸濕疣、宮頸不典型增生等疾病。
健康是一種儲蓄,只有年輕的時候多積累,保持有規律的生活,年紀大了以后才能從中受益。婦科疾病和肝炎、頭痛一樣都是身體上的疾病,如果認為婦科是隱私而逃避檢查,只會讓自己的身體受害。年輕的女孩并不能認為可以高枕無憂,專家們發現,卵巢和子宮的惡性腫瘤發病年齡正在不斷年輕化,所以,婦科體檢對各年齡階段的女性都是必不可少的健康護身符。
1、專家建議:
1、宮頸癌病人的年齡大約在50歲,不過從十幾歲到九十歲都有病例分布。因此,未滿20歲,已經有性行為的女性,也有接受篩檢的必要。
2、一般子宮切除術后是不需要篩檢的,除非原先是針對子宮頸癌或癌前期病變做治療。若仍保有子宮頸的話,則應篩檢到70歲。
3、月經期間或是產后的3~4個月不適合做抹片檢查,最好在月經結束7天之后進行。如果已經進入更年期,可挑個自己最容易記得的日子。
方法:
(1) 提倡晚婚和少生、優生。推遲性生活的開始年齡 , 減少生育次數 , 均可降低宮頸癌的發病機會。
(2) 積極預防并治療宮頸康爛和慢性子宮頸炎等癥。分娩時注意避免宮頸裂傷如有裂傷 , 應及時修補。
(3) 注意性衛生和經期衛生。適當節制性生活 , 月經期和產 褥期不宜性交 , 注意雙方生殖器官的清潔衛生 , 性交時最好配戴 安全套 , 減少并杜絕多個性伴侶。
(4) 男方有包莖或包皮過長者 , 應注意局部清洗 , 最好做包 皮環切術 c 這樣不僅能減少妻子患子宮頸癌的危險 , 也能預防自 身陰莖癌的發生。
(5) 對宮頸癌高危人群 , 包括性生活過早、過多 , 及生育過早、過多、過密的婦女 , 有亂交、濫交 , 多個 性伴侶和不潔性生 活史的婦女 , 衛生條件落后 , 性保健知識缺乏地區的婦女 , 有宮 頸康爛、撕裂、慢性炎癥及陰道感染等癥的婦女 , 配偶有包皮過 長或包莖的婦女應特別重視定期普查。有條件者可試用宮頸癌栓 進行預防性治療。
二、護理
危害:宮頸癌是最常見的惡性腫瘤之一,發病率位于女性腫瘤的第二位。全世界每年大約有20萬婦女死于這種疾病。
全球發病率最高的是南非,其次在亞洲,我國發病率每年新增發病數超過13萬,占女性生殖系統惡性腫瘤發病率的73-93%。在發達國家,其發生率明顯下降,在很大程度上歸因于對宮頸癌前病變的早期診斷和治療。在發展中國家,由于宮頸篩查工作不完善,女性對宮頸疾病的忽視,致使我國宮頸癌的發生率是發達國家的6倍。
全世界每年有50萬新發病例,中國就占了1/4。特別值得注意的是,由于環境污染加上生活中的不良衛生習慣,使原本多發于50歲左右的女性宮頸癌,如今也盯上了年輕女性
(責任編輯:吳潔媚 )
文章關鍵詞:
子宮頸癌在世界各地都有發生,是人體最常見的癌瘤之一,不但在女性生殖器官癌瘤中占首位,而且是女性各種惡性腫瘤中最多見的癌瘤,但其發病率有明……詳細>>
當癌腫侵及間質內血管時開始出現流血,最早表現為性交后或雙合診檢查后少量出血,稱接觸性出血。以后則可能有經間期或絕經后少量不規則出血。晚期……詳細>>
宮頸癌是是最常見的女性生殖道惡性腫瘤,與高危型人乳頭瘤病毒(human papillomaviruses, HPV)的持續感染相關。宮頸……詳細>>
宮頸癌比較突出的表現就是接觸性出血,很多人都是因為這一個表現才會發現的病情。那么宮頸癌的癥狀還有什么呢?下面就有權威專家為您詳細解答,希……詳細>>
宮頸癌早期沒有任何癥狀,隨著病情進展,患者可出現異常陰道流血。由于年輕婦女處于性活躍期,雌激素水平和性交頻率均較高,故更易以性交出血為首……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