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熾明 副主任醫師
擅長:泌尿系腫瘤、泌尿系結石、前列腺疾病的微創腔鏡診治....[詳情]
子宮內膜癌作為女性生殖道常見三大腫瘤之一,近年來發病率有上升趨勢,網上有報道稱近70%的早期子宮內膜癌患者為肥胖女性,這種說法讓很多人覺得不敢相信,那么,女性子宮內膜癌的發病目前情況如何呢?日常應該如何防治子宮內膜癌的發生呢?家庭醫生在線采訪了中山大學附屬第三醫院婦科主任李小毛教授,李小毛教授表示,有高血壓、糖尿病、不孕不育等癥狀的女性尤其要注意子宮內膜癌的發生,日常預防要注意健康飲食,少吃激素成分的補品或保健品。
肥胖增加子宮內膜癌風險 50%患者為超重或肥胖
在網上我們常常會肥胖女性患上子宮內膜癌的風險會更高,70%的早期子宮內膜癌患者為肥胖女性。那么,這種說法是否危言聳聽呢?李小毛教授介紹,此說法的確稍顯夸張,不過目前科學研究發現肥胖的確明顯地增加了子宮內膜癌的危險性。據廣東省婦幼安康工程子宮內膜癌防治項目統計了一萬多例病例數據統計,約50%患者為超重或者肥胖。絕經后卵巢功能衰退,而人體腎上腺分泌的雄烯二酮可在脂肪組織內經芳香化酶作用轉化為雌酮,脂肪組織越多,轉化能力越強,血漿中雌酮水平也越高。子宮內膜長期受到無孕激素拮抗的雌酮的影響,可導致內膜由增生到癌變。
此外,李小毛教授還特別提醒,肥胖、高血壓、糖尿病并稱為子宮內膜癌“三聯征”,因此有高血壓、糖尿病的婦女也是子宮內膜癌的高危人群。其他高危人群還有不孕不育、晚絕經、長期使用激素替代療法等婦女。
“大姨媽”來訪不定期要提高警惕
子宮內膜癌早期主要表現為不規則陰道流血、流液,當疾病發展至晚期時,癌瘤浸潤周圍組織或壓迫神經可引起下腹及腰骶部疼痛,同時常出現貧血、消瘦、惡病質、發熱及全身衰竭等全身癥狀,此時治療效果較差。
李小毛教授指出,子宮內膜癌最突出的臨床表現為不規則陰道流血,未絕經患者可表現為月經量增多或經期延長等,絕經后患者可表現為絕經后陰道流血。子宮內膜癌導致的不規則陰道流血與月經紊亂有一定相似性,難以區分。因此,對于“大姨媽”的不定期來訪,廣大婦女必須提高警惕。
中老年女性若出現不規則陰道流血、月經量增多或月經延長、陰道流液、下腹疼痛等癥狀時,必須提高警惕;絕經期女性若出現陰道少量流血、持續時間長,更要警惕子宮內膜癌,必須盡快到醫院就診。對于懷疑子宮內膜癌的婦女應盡早到醫院就診,做超聲檢查,了解子宮內膜的情況;若子宮內膜出現異常,必要時還需要行診斷性刮宮及宮腔鏡檢查進一步明確診斷。
“丁克”一族患子宮內膜癌危險性更高
隨著人們生活觀念的改變,“丁克”一族越來越多,“丁克”一族患上子宮內膜癌的概率也不低。李小毛教授解釋說,不孕不育,尤其是卵巢功能障礙不排卵所致的不孕不育,患內膜癌的危險性明顯升高。不生育婦女患病風險是已生育婦女的2~3倍。這些患者因不排卵或少排卵,導致孕酮缺乏或不足,使子宮內膜受到雌激素持續性刺激,子宮內膜癌發病風險增加。
前段時間網上報道有一位年僅18歲的年輕“宅女”因患上子宮內膜癌而被切除子宮,年輕女性治療子宮內膜癌是不是都要切?李小毛教授介紹說,雖然子宮內膜癌是惡性腫瘤,但年輕女性子宮內膜癌并非一定要手術切除子宮,必須根據患者是否有生育要求、腫瘤分期、腫瘤病理分化程度等因素綜合考慮選擇個體化的治療方案。
李小毛教授特別提醒,每位女性都應密切關注自己健康情況,尤其對于有高危因素如肥胖、高血壓、糖尿病、不育、月經紊亂的婦女,必須定期婦科檢查及超聲檢查,早期發現,早期治療!
服用雌性激素保健品患子宮內膜癌的幾率更大
愛美是女人的天性,為了追求年輕,不少婦女通過服用補品或保健品以補充激素來獲得保養效果。李小毛教授特別提到,生理上的自然規律是不可逆的,為了獲得一時的青春,人為地扭轉自然規律,其結果有可能得不償失。目前科學研究認為,子宮內膜癌的發生與無孕激素拮抗的雌激素長期作用下密切相關。絕經后長期使用雌激素替代療法的婦女,患子宮內膜癌的風險明顯升高,使用小于1年者危險性增加40%,使用時間大于10年婦女患病風險上升達10倍以上。專家建議,如果真想要青春靚麗又能保健康,含有激素的保健品或者藥物應該在專科醫生指導下正確用藥。
日常應該如何預防子宮內膜癌的發生?
說到日常應該如何預防子宮內膜癌的發生,李小毛教授說:健康飲食,避免暴飲暴食,堅持低脂肪飲食,多吃時節當季蔬菜水果、五谷雜糧等,少食阿膠、蜂王漿等富含激素成分的補品或保健品。更年期婦女使用雌激素進行替代治療,應在醫生指導下正確使用。定期體檢,出現不規則出血、陰道排液等癥狀,要提高警惕、及時就醫,早期診斷及治療。
本文指導專家:中山大學附屬第三醫院婦科主任李小毛教授
主任醫師,教授,科主任,碩士研究生導師。主研方向:妊娠合并重癥肝炎、HBV母嬰傳播阻斷、子宮肌瘤、子宮內膜癌。醫療專長:子宮肌瘤、子宮內膜癌、子宮內膜異位癥、妊娠合并病毒性肝炎等疾病的診治,婦產科急危重癥尤其是妊娠合并重癥肝炎的救治,婦產科疑難雜癥,擅長于陰式子宮切除術、腹腔鏡檢查和手術、剖宮產術、新生兒復蘇等婦產科手術與操作。承擔國家級與省市級等科研課題數十項,發表臨床科研論文兩百余篇。
家庭醫生在線(www.zpeb.net)原創內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違者必究,內容合作請聯系:020-37617238
(責任編輯:王春蘭 通訊員:江瀾)
子宮內膜癌作為女性生殖道常見三大腫瘤之一,近年來發病率有上升趨勢,網上有報道稱近70%的早期子宮內膜癌患者為肥胖女性,這種說法讓很多人覺……詳細>>
子宮內膜癌治療有誤區 誤區1、子宮出血與月經失調有關 對陰道的不規則出血,我們不能簡單地認為是月經惹的禍,尤其是年輕女性和接近絕經期的女……詳細>>
子宮內膜癌的發病相關因素主要包括肥胖、不孕、晚絕經,以及糖尿病、高血壓等相關疾病,還包括不良的生活方式和遺傳。值得指出的是,現在迫于生活……詳細>>
子宮內膜癌作為女性生殖道常見三大腫瘤之一,近年來發病率有上升趨勢,網上有報道稱近70%的早期子宮內膜癌患者為肥胖女性,這種說法讓很多人覺……詳細>>
女性大量使用雌激素會導致子宮內膜癌?醫學研究表明,這的確有關聯。子宮內膜癌的確切病因,目前還不是很清楚,但在臨床研究過程中,醫學界對子宮……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