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熾明 副主任醫師
擅長:泌尿系腫瘤、泌尿系結石、前列腺疾病的微創腔鏡診治....[詳情]
子宮肌瘤又稱子宮平滑肌瘤,是女性生殖器最常見的一種良性腫瘤。多無癥狀,少數表現為陰道出血,腹部觸及腫物以及壓迫癥狀等。如發生蒂扭轉或其他情況時可引起疼痛。以多發性子宮肌瘤常見。 中醫認為,子宮肌瘤因七情內傷、臟腑功能失調、氣滯血瘀而成?,F代醫學研究發現:肌瘤組織中的雌激素受體量較正常子宮肌組織多。提示子宮肌瘤的發生與長期的雌激素含量過高導致內分泌失調有關。同時激素代謝受高級神經中樞調控,故神經中樞活動對促進本病也可能起很重要的作用。另外,細胞遺傳學研究顯示,部分肌瘤存在細胞遺傳學的異常所以建議采用可取得不錯的效果。子宮肌瘤確切病因不明,可能與體內雌激素水平過高,長期受雌激素刺激有關。
八個表現暗示子宮肌瘤
多數患者無明顯癥狀,僅于盆腔檢查時偶被發現。若出現癥狀,與肌瘤的部位、生長速度及肌瘤有無變性等關系密切。
1、月經改變:為最常見的癥狀,表現為月經周期縮短、經量增多、經期延長、不規則陰道流血等。
2、腹塊:腹部脹大,下腹捫及腫物,伴有下墜感。
3、白帶增多:白帶增多,有時產生大量膿血性排液及腐肉樣組織排出伴臭味。
4、疼痛:一般患者無腹痛,常有下腹墜脹、腰背酸痛等,子宮肌瘤當漿膜下肌瘤蒂扭轉時,可出現急性腹痛肌瘤紅色變時,腹痛劇烈且伴發熱。
5、壓迫癥狀:肌瘤向前或向后生長,可壓迫膀胱、尿道或直腸,引起尿頻、排尿困難、尿潴留或便秘。當肌瘤向兩側生長,則形成闊韌帶肌瘤,其壓迫輸尿管時,可引起輸尿管或腎盂積水;如壓迫盆腔血管及淋巴管,可引起下肢水腫。
6、不孕:肌瘤壓迫輸卵管使之扭曲,或使宮腔變形以致妨礙受精卵著床,導致不孕。
7、繼發性貧血:若患者長期月經過多可導致繼生貧血,出現全身乏力、面色蒼白、氣短、心慌等癥狀。
8、低糖血癥:子宮肌瘤伴發低糖血癥(hypoglycemia)亦屬罕見。主要表現為空腹血糖低,意識喪失以致休克,經葡萄糖注射后癥狀可以完全消失。腫瘤切除后低血糖癥狀即完全消失。
子宮肌瘤幾種治療方法解讀
1、定期隨訪:對于肌瘤較小,無癥狀,無并發癥及無變性,對健康無影響的者;圍絕經期病人,無臨床癥狀者,只需要定期隨訪觀察(3~6個月1次),根據復查情況再決定其處理。
2、藥物治療:子宮肌瘤治療方法中的藥物治療的根據在于子宮肌瘤為性激素依賴性腫瘤,故采用拮抗性激素的藥物以治療,其他雄激素、孕激素及維生素類藥物也使用。專家提醒:這兩種方法主要適用于年輕要求保留生育功能者;絕經前婦女,肌瘤不大大,癥狀輕者;合并內科、外科疾病不能勝任手術或不愿手術者等。
3、手術治療:子宮肌瘤治療方法中的手術治療子宮肌瘤包括子宮切除和肌瘤剔除兩種。
(1)子宮切除:在期待療法藥物療法尚不能改善病人癥狀需手術者又不符合肌瘤切除者宜行子宮切除術,子宮切除可選用全子宮切除或yindao上子宮切除術。切除一般主張做全子宮切除,尤其伴有宮頸肥大裂傷或糜爛嚴重者,但如患者一般情況差,技術條件受限,也可只行次全子宮切除,殘端癌發生率只不過占1~4%左右,但術后仍宜定期檢查。
(2)肌瘤切除術:即將子宮上的肌瘤摘除,保留子宮的手術主要用于45歲以下,尤40歲以下者,這不僅僅是為了不孕癥婦女因無子女而作的手術,即使已有子女肌瘤,較大直徑大于6cm,月經過多藥物保守無效,或有壓迫癥狀,粘膜下肌瘤;肌瘤生長較快者為了身心健康也應采取剜除術。
4、微創射頻消融術治療子宮肌瘤,不開刀保護子宮射頻消融術徹底不用開腹,手術是在jianshi屏幕全程jiankong下進行,通過B超動態引導,超導針介入病灶,控溫準確、不傷及正常組織,準確介入病變部位。通過生物高熱,使病變組織脫水、凝固、壞死,被正常組織吸收、自動排出。從而達到熱凝消除子宮肌瘤,不影響子宮正常功能。
(責任編輯:張洪菁 )
文章關鍵詞:
子宮肌瘤是女性生殖系統最常見的一種良性腫瘤,年齡在30~50歲之間的婦女,約20%患有子宮肌瘤,近年來子宮肌瘤患者有增多趨勢。詳細>>
子宮肌瘤是比較高發的婦科疾病,但妊娠合并子宮肌瘤發生率僅為0.3%~2.6%,由于關乎胎兒問題,因此應對妊娠期出現子宮肌瘤可對患者和胎兒……詳細>>
子宮是女性特有的器官,是孕育生命的搖籃。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各科婦科病逐年增多。子宮息肉是女性常見的一種婦科病,各種年齡段增多可發病……詳細>>
通常來說,子宮肌瘤是沒有癥狀的,并不需要特別擔憂和關注,但這并不意味著它不會“作奸犯科”,子宮肌瘤是否引起癥狀,主要取決于生長的部位和體……詳細>>
早期子宮肌瘤屬于良性腫瘤,由子宮平滑肌組織所組成,多發于育齡女性,是婦科高發病,對女性的健康危害很大。下面我們看看早期子宮肌瘤有哪些癥狀……詳細>>